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餐謀張大寬”
2019年
02月08日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每天一篇原創文章,這是第【260】篇
有你,我們更好
——張大寬
還沒啥感覺,年都過了四天,今天都初四了。
2019年的2月,都過了8天了。不知道元旦跨年的時候,你許下的愿望,還記不記得。如果忘了,趕快翻開你的朋友圈或者小本本,溫習一下。
今天也到了春節特輯的第四篇,主題是“雙贏思維”。
2
何為雙贏
先在這里介紹兩個關鍵概念。
一個是零和博弈,一個是正和博弈。
零和博弈,意味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比如說兩個國家爭奪土地,土地面積是固定的,我多一些,你就少一些。
再比如常見的猜大小的賭局,雙方都拿出來100塊錢,誰贏了,錢全部拿走,誰輸了,一分不剩。
雙方輸贏的總和是0,這就叫做零和博弈。
正和博弈不同于零和博弈,正和博弈亦稱為合作博弈,是指博弈雙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損害,因而整個社會的利益有所增加。
也就是說,雙贏思維,是建立在正和博弈之上的。
這是一種“我好,你也好”的思維,而不是“我好,你得虧”的思維。
開飯店是做生意,就要賺錢盈利,不盈利的飯店就是浪費社會資源。
那么想要盈利,就一定要創造價值,并讓交易雙方都獲益,都得到好處,才能活下去。
比如說,開店面對同行的競爭,如果你覺得,別人店里多去了一個人,你店里就得少來一個人,你就虧了。
若你有這樣的思維,那么大概率最希望的就是同行都關門,都別干了,才能保證顧客都來你這里。
這就是標準的“你死我活”的競爭思維。
雖然說,生意場上的很多套路都來自于兵法,打仗都是零和博弈,你死我亡。
但開飯店做生意可和打仗有著本質的區別,就像昨天文章說的那個冰激凌的例子,兩家合作之后,創造出了蛋卷冰激凌這個新物種,從那之后風靡全球。
所以,在面對競爭,以及服務顧客的時候,不要覺得只能是“我賺你虧”的方式。
那咋辦?還有啥辦法?
既然是雙贏,既然是正和博弈,那就可以試著找更好的方式。
比如你別把眼光只盯在對手身上,你把自己的菜品服務做到更好,你做的好了,顧客自然就來了,還可能帶來更多的顧客,興許對面那家還會因為你家人多生意也好了,甚至通過調整品類,不和你正面剛,去滿足顧客其他需求,還成了打配合的了。
你看那些商場里的小吃城,不就是這個思路嗎?每個檔口之間既有競爭,也有合作。
而對于顧客來說,能夠滿足不同的需求,還會多消費多花錢。
你看,這不就是雙贏,甚至多贏的思維嗎?
在現在這個充分競爭的市場,經營者在面對對手的時候很容易就會掉進“你死我活”的坑。一旦掉進去,就會被競爭對手鎖死。
這樣做直接帶來的問題,就是只看到對手,看不到顧客。
但真正給你錢的,不是對手,而是顧客。要時刻清楚,誰是賞飯的人,誰是搶飯碗的人。
如果你能和賞飯的人把關系處好了,搶飯碗的人就不那么重要了。甚至當你做的夠好,還可以和搶飯的人進行合作,做正和博弈,別總陷進零和博弈的坑。
最后,又回到格局上來了。
關于贏的思維,或者說賺錢的思維,大體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我要贏,但得坑你
我就是要賺錢,哪怕把你坑了也無所謂。也許你覺得這樣的想法,有點過了。但這么做的人,不罕見。
比如說最簡單的,去年爆出來的那么多食安問題,其實都屬于這種,還有那些不惜坑害顧客,通過哄騙等不法手段“割韭菜”的。
什么共享紙巾機,各種幣圈的割韭菜,還有各種加盟騙局,都屬于這種。
第二種,我要贏,但對你有沒有好處,我不管
這個最經典的例子,就是馬老師當年開除的營銷專家。
當年阿里的一場營銷培訓,馬云到場時正聽到講師在給下面的人講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
當時他就把這個講師開了,馬老師說,要把產品賣給需要的人,才是銷售,這種把產品賣給不需要的人,這是騙術,是價值觀有問題。
那回到餐飲里,這里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服務員在推薦菜的時候,不管顧客是否需要,能不能吃的完,都會推薦顧客點提成高的菜品或酒水。
這樣的操作,和把梳子賣給和尚是一個套路。
第三種,我要贏,但也要你好
這種心態,就是“有你,我們更好,沒你我也很好”。雙方的利益是相同的。
最簡單的,就是我之前文章里面常說的,做良心餐飲人,用好食材,用心做菜,讓顧客吃的放心。不為一時的利益而放棄底線。
這就意味著放棄了以損失對方利益為代價的贏,即使我們不合作,不產生交集,我不會餓死,你也不會損失。
如果能做到這樣,一定會被顧客認可,而且你的顧客還會帶給你更多的潛在顧客來,通過你的口碑來建立品牌,讓你走的更遠。
我知道,第三種很難,這需要你放棄很多潛在的機會,甚至眼看到手的錢,也要做取舍。
但,想在現在常態化競爭中活下去,活的更好,你必須具備第三種心態,并做到“知行合一”。
這其實也就是所謂的“格局”。
當你修煉到大學的水平,再去和小學生競爭,你才會感受到輕松。如果你和一群和你一樣水平的人競爭,甚至大多都比你強的人競爭,你才會覺得非常累。
你,喜歡哪種?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精明的老板懂得用最短的時間解決問題
猶豫和拖延才是一個老板最錯誤的決定
●別做閱讀者,要做行動者
●分享這篇文章,與對的人共享價值
長按掃碼,和大寬聊聊
轉載請注明:
作者:張大寬;微信號:BG9FBG ;微信公眾號:dkxy029
已委托維權騎士(rightknights.com)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下方都是機會,隨緣帶走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9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