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他便接觸鍋勺,并立志從廚。工作后,他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毅然重回學校讀書,只為把廚藝基礎打得更扎實。實習期,努力勤奮的他獲得軍區首長的賞識和引薦,一畢業便直接擔任酒店廚師長。
他是遼菜烹飪大師董偉華,現任沈陽東方銀座鉑爾曼酒店行政總廚。
董偉華
沈陽東方銀座鉑爾曼酒店行政總廚
遼菜烹飪大師
中國烹飪大師
大連美食界烹飪名師
遼寧飯店餐飲協會副秘書長
2018年遼寧商業廳認定考核高級職業經理人
7歲抓起勺子,自此立志從廚
1979年,董偉華出生在一個北方農村家庭。在他的記憶里,父母極重孝道,盡管家里貧困,缺衣少食,但每逢殺雞宰魚,父母都必先精心烹制一份菜肴來孝敬祖父祖母,剩下的才自家食用。
自幼耳濡目染下,董偉華從小就懂得孝順父母。為了減輕父母的辛苦,他7歲就抓起勺子,炒菜做飯。
“那時候家里條件不好,父母每天都很賣力干農活,非常辛苦。那時候我就在想,如果我能先做好飯菜,那么父母一回到家就能吃上熱乎飯菜,就會緩解他們的疲累吧。所以,我就嘗試著去做了。”
董偉華談到,其實一開始,自己只是想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沒想到做著做著,就做出興趣來了。
看著一道道美味從自己手中誕生,看著父母放進嘴里時臉上欣慰的笑容,小小的董偉華心里十分自豪,并暗自立下從廚的志向——這就是我想做的事情。
于是,1995年初中畢業后,董偉華便遵循心中志向,離家學廚。那年冬天,他經人介紹,進入了大連凱倫飯店當學徒,正式開始從廚生涯。
工作方恨讀書少,毅然辭職去上學
進入凱倫飯店后,董偉華便開始接觸到食材粗加工、配菜、炒菜等多個崗位的工作。在工作的過程中,他發現,從工作中能學到的東西零散又十分有限。
“酒店畢竟是盈利性場所,一般都只是單刀直入讓你照著做,不會耗費太多時間精力給你講解其中的來龍去脈。為什么要這樣做?食材為什么這樣搭配?為什么是用這樣的火候?諸如此類種種疑問,你是難以得到解答的。”
面對這種情況,怎么辦?
董偉華的解決方法是,到學校去尋求答案。
受學校邀請,擔任學校技能比賽評委
1996年4月,董偉華辭去凱倫飯店的工作,到大連旅游局屬下的烹飪專業學校進修。
在烹飪學校,董偉華對烹飪專業進行了系統學習,從刀工到涼菜,從普通食材處理到山珍海貨的漲發,全都進行了學習。
“在學校,老師會讓你知道怎么做是正確的,為什么要這么做。比如刀工,老師會告訴你現有的刀工一共有多少種,各有什么用處,什么叫切、拉、鋸,背后的力學原理是什么等等,這些都是你在餐廳工作所學不到的。”董偉華表示,通過學校的專業系統的教育,廚師的基礎會打得更扎實,而扎實的基礎,對廚師未來成長幫助極大。
為此,他建議年輕廚師們:“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去讀書,先把基礎打扎實,然后再通過工作實踐,磨練和提升手藝。”
與遼菜大師劉敬賢一同擔任評委
實習獲賞識,一畢業就當廚師長
對于董偉華“讀科班”的建議,或許不少廚師會一笑置之。在他們看來,廚藝是手藝活,越早歷練做得越好,到學校學習只是浪費時間。
讀書真的是浪費時間嗎?
并非如此,事實是最有力的回答。董偉華科班一畢業,便被舉薦當上了廚師長。
這要從他在烹飪學校就讀的第三年說起。
外出采風,尋找食材
當時,董偉華被派到遼寧省軍區實習。由于理論知識基礎扎實,董偉華在實習的第三個月,就被提到炒鍋線上,得以上爐頭做菜。而他的表現也不負所望,所做的飯菜得到了同事和軍士們的一致好評。
有一次,董偉華用蝦仁、海參等做的一道“鹽爆全家福”,更是得到了軍區首長的大加贊賞,給首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連以往做海鮮,慣用紅燒法,吃起來較為油膩,而董偉華則改用清炒的方式烹制,突出了海鮮本身的鮮味,鮮爽而不油膩,讓首長眼前一亮,特意點名表揚。
后來,董偉華從學校畢業后,得到該首長引薦,進入大連一家私人酒店“憶江南”工作,并被委以廚師長一職。
“讀書實際上就是在打地基,如果沒有在學校打下的扎實基礎,我未必能那么快上炒鍋線,也未必有能力抓住這個機會。”董偉華感慨道,萬丈高樓平地起,不要低估打地基的重要性。
獲大連市政府第十一屆技能大賽特金獎,接受媒體采訪
籌備酒店,招人最艱難
在“憶江南”之后,董偉華還曾在洲際國際酒店、萬豪酒店、鉑爾曼酒店等國際五星酒店擔任過廚師長、總廚等要職,也參與過多家酒店的籌建工作。
在業界,很多廚師認為,籌備酒店開業,是做開荒牛,辛苦又不討好,但董偉華并不這么認為。
在他看來,籌備酒店,能學習到很多日常廚房工作中學不到的東西,如用水用電等方面的工程知識等。而且,在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廚房里工作,會更加舒心方便。
沈陽鉑爾曼酒店
說到酒店籌備,董偉華表示,最難的部分是廚師團隊的組建——招聘到的廚師,水平參差不齊,要不就是基礎理論知識不行,要不就是缺乏實操工作經驗。
在董偉華看來,“這會加大籌備時的工作量,需要對他們進行上崗培訓。此外,這也會給后期的酒店出品帶來很多不穩定性因素。”
沈陽鉑爾曼酒店
而關于酒店菜品的研發,董偉華認為,每家酒店氣質和定位都不相同,廚師必須根據酒店的經營策略、氣質以及消費者的口味需求來設計菜式,不能“一招鮮吃遍天”。
“比如我們鉑爾曼酒店,定位是‘我們的世界就是您的游樂場’,整體氣質時尚而富有朝氣,這就注定了我們的菜品也需要具有這種特質。另外,鉑爾曼是沈陽的地標性酒店,而沈陽是滿族發祥地,那么我們的菜品,也應該體現一定的滿族風情。”
比如董偉華為酒店所創的招牌菜“紫蘇肉餅”,便是以滿族人喜食的蘇子葉和豬肉做成肉餅,油炸至外酥里嫩,讓不少客人拍手稱贊。此菜富有東北特色,而肉餅做成蘇子葉形狀,造型獨特且富有活力。
遼菜就是一鍋亂燉? 那是你沒見過好的
遼菜從屬于東北菜,也是魯菜的分支之一。說起遼菜,人們想到的大多是“小雞燉蘑菇”“豬肉燉粉條”等價廉物美、量大實惠的市井菜,對其印象,就是大鍋菜、一鍋亂燉。
“人們對我們遼菜的誤解太深了。”董偉華回應稱,這主要是宣傳不到位的緣故,導致人們對遼菜了解不夠全面。他告訴紅廚網記者,除了樸實的市井菜之外,遼菜還有宮廷菜、官府菜等精細講究的菜品,清宮廷菜、滿漢全席實際上是起源于遼寧。
此外,董偉華還談到,遼菜這些年受外來菜影響,在擺盤上出現了很大的變化,由量大粗獷往精致美觀轉變。
蘆筍煎焗澳帶
比如“鍋包肉”,過去一份可能會有20片,現在則減少到6~8片,并適當擺設造型,再用西式花卉加以點綴。
“創新不忘本,鍋包肉還是那個鍋包肉,口味不變,但是擺盤進行了改變,讓它更加美觀時尚,符合現在80后、90后的審美。”董偉華談到,如今消費者需求已經發生轉變,遼菜必須做精做細,在味道之外也要兼顧美觀。
與此同時,他也表示,擺盤不能濫用,涼菜、熱菜應區分對待,涼菜注重整體造型,照顧客人的眼睛;而熱菜則需做好味道,照顧客人的舌尖,那么各司其職,便兩相皆宜。
牛油果沙律
結語
入行22年,憑著不懈的努力和堅持,董偉華從一個什么都不懂的學徒,逐漸成長為一名遼菜大師,并且獲譽累累,獲得“遼菜烹飪大師”“中國烹飪大師”“ 大連美食界烹飪名師”等榮譽。
然而,在董偉華看來,一切還只是開始,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學無止境,我們必須要不斷學習,不斷超越自己,真正把遼菜做好,把遼菜推廣出去,讓更多人認識了解遼菜,為遼菜發揚光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汆鍋底
<原料>
酸菜400克、梭子蟹一只、青蝦200克、肥牛100克、海虹干50克、海蠣子干50克。
<調料>
鹽、文蛤精、胡椒粉、韭菜花醬、芝麻醬。
<做法>
1.起鍋放入色拉油、豬大油,把洗凈的酸菜炒香。
2.放入海鮮干,加二湯,燉20分鐘。
3.放入開邊處理干凈的梭子蟹、青蝦和肥牛,燉5分鐘后調味即可。
<備注>
韭菜花、醬芝麻醬配套上桌,讓客人根據自己口味蘸食。
小白菜黃磨燉青蝦
<主料>
黃蘑100克、小白菜200克、青蝦150克。
<配料>
粉條50克。
<調料>
鹽、文蛤精、胡椒粉、蔥油。
<做法>
1.起鍋,將青蝦煎熟。
2.放入黃磨,加入清水燉3分鐘。
3.放入小白菜、粉條一起燉5分鐘,待青蝦燉到發紅后調味,加入蔥油即可出鍋。
<特點>
此菜風味獨特,口味鮮咸微甜,皮酥肉嫩,營養豐富,代表性強。
紫蘇肉餅
<主料>
豬肉約100克、蘇子葉20張。
<配料>
尖椒圈50克、蒜片50克、雞蛋清3個。
<調料>
蔥姜末、鹽、一品鮮、十三香、香油。
<做法>
1.豬肉剁成蓉,加入蔥姜末、鹽、一品鮮、十三香、香油攪拌均勻,調成肉餡。
2.將蘇子葉鋪平,然后把肉餡放入蘇子葉內夾好。
3.沾上蛋清液,下五成油鍋,浸炸至金黃色,撈出瀝油,擺盤即可。
<備注>
若配上炒香的孜然辣椒面一起食用,味道更加濃郁醇香。
炭烤羊排
<主料>
整扇羊排一塊(約750克)。
<配料>
法香少量(做點綴)。
<蘸料>
黃飛鴻香辣酥末50克、孜然50克、辣椒面50克。
<做法>
1.羊排沖洗干凈,用水汆一下,備用。
2.將水燒開,放入芹菜、胡蘿卜、香菜煮約40分鐘至出味,將蔬菜撈出,再加入孜然、醬油、糖色制成東北醬湯。
3.放入羊排,鹵約1小時,再浸泡1小時。
4.將鹵好的羊排放入烤箱(上溫220℃,下溫200℃),烤20分鐘,取出撒上蘸料即可。
<東北醬湯>
20斤水、2斤糖色、1瓶醬油、50克孜然,可醬鹵10斤羊排。
卡夫真味蝦
<原料>
青蝦300克。
<配料>
地瓜絲200克、脆漿糊。
<調料>
卡夫奇妙醬100克、煉乳10克。
<做法>
1.蝦去皮洗凈,挑出蝦腸,加入少許料酒腌制2分鐘。
2.鍋入熱油燒至六成熱,放入地瓜絲炸干炸脆,撈出瀝油;再下入掛勻脆皮糊的蝦仁,炸至金黃成熟。
3.將蝦撈出,瀝干油分,擺盤,擠上已拌勻的卡夫奇妙醬汁與真味汁,面上撒上炸脆的地瓜絲即可。
<真味汁>
甜辣醬、芥末醬、卡真粉按1:1:0.5調制而成。
45萬廚師都在關注這個號
你還沒有關注嗎?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8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