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不好的消息。
投資千萬的兩個茶飲項目都要黃了。一個已經倒閉,一個即將倒閉。聯想到,最近在行業群中多見店鋪和設備轉讓的消息。似乎普遍籠罩著一種陰沉沉的感覺。
天轉涼,起寒意。
昨天,和武漢的一位業內大佬聊到此事。他很淡然,一點都不覺意外。
“每個行業,隔三五年都會有一個整理期。”好像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他說,在一個完全競爭、沒有行政調控的市場,基本上遵循的是叢林法則,優勝劣汰。
春天,森林中,雨水和陽光充足的時候,樹木都在萌芽和瘋長。
夏天,占有地利,素質基礎較好的那棵,在爭奪陽光、空氣和雨水的過程中,總得先機,爾后枝繁葉茂。
秋冬季,隨著外部環境的惡化,總要死掉一批。這是自然規律,也是進化的內在要求和結果。
“茶飲行業,也是這樣。現在到了該洗牌的時候!”他認為,生生死死是很正常的事情。對于個體,是一種悲情。但對于行業,只會是好事。他特別提及,對于外來物種,就是大家習慣稱為的野蠻人,跨界來經營的,競爭的結果也往往更慘烈。
我問:何謂野蠻人?
他說:分為兩種:一個是小本經營的行業小白;一個是有大本錢,跨界經營的小白。兩者都有強烈的賺錢沖動。前者是求生的本能,后者有強烈的嗜血本性。但他們都有一處硬傷,對行業的認識幾乎為零。
沒有產業指導的行業,看到了造富效應,大家會一哄而上。其中,一眾頭部品牌的市場神話又放大了這種效應,例如喜茶、奈雪在輿情風口上的榜樣作用。
瘋搶進場的情景之下,那種挾裹資本的小白又最為恐怖。第一,有錢,能做想做的事,并且好大喜功。第二,有成功的經歷,自信,固執地認為成功可以復制。
茶飲行業雖然門檻低,但又是個科學的系統工程,需要行業的積累;需要根據外部條件的變化,不斷地修正和總結對規律的認識;需要具備對生產、管理、營銷和傳播的科學認知。
如果想駕馭這些,通識的做法是,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你作為投資人坐地收錢。資本入局喜茶、奈雪和茶顏悅色,就是這樣。
“資本各色不等。”大佬說,有的錢通過某種特殊的管道和資源,來得太容易,這種老板容易輕慢一切,自信“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就如野牛沖進了瓷器店”,結果會碎了一地。
大佬總結,這種野蠻人往往容易犯上一些錯誤。
茶飲門檻低。
茶飲門檻被認為不高,是對比互聯網、金融等行業的說法,畢竟對于這些行業,資源和優勢已經集中在部分企業手中,而新茶飲行業才起步不久,過去多為小店,現在行業仍在洗牌期。
奈雪從準備到開店,在行業積累了5年。“未來,只有更專業,創新力與執行力都強的團隊才能贏。”
對行業的專業度重視不夠。
任何一門生意拼到最后,關鍵還是夠不夠專業。無論有多少思維和資源加持,專業是底層的東西。專業是執行力的必備技能,例如產品研發等等。這是經驗、思維方式落地的最終管道。
好大喜功。
大店模式是茶飲發展的一種趨勢,但需要品牌勢能和專業度作保障,否則一切都是空口白牙。在目前租金和人力普遍上漲的背景下,門店面積越大就意味著高投入、高成本,以及對坪效高低的考驗。沒有基礎的好大喜功,只會死得更慘更快。
聊到最后,大佬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在墻上釘釘子,人們往往只是看到了釘子進去的那一下。之前所有的動作都被無視或者忽視。忽視的結果,釘子沒有釘進去,手卻被錘子砸傷了。”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快報精選 | 好原料點擊下方logo去了解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9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