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思考一點點,開店變簡單
本來想去瑞幸買杯咖啡喝,沒想到小藍杯不在了,換成了一個叫庫迪的咖啡品牌。
菜單里也有生椰拿鐵啥的,喝了一口,跟瑞幸咖啡很像。查了一下,原來這個品牌就是瑞幸的創始團隊弄的,怪不得這么像。
大家應該記得瑞幸20年的財務造假事件吧,大部創始團隊成員因此離開,包括創始人陸正耀。他是個牛人,神舟租車就是他做的。離開瑞幸后,這兩年他還搞了餐飲品牌“趣小面”和預制菜品牌“舌尖英雄”,不過,貌似都失敗了。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咖啡這個賽道。
他自稱“咖啡夢想家”,確實有點這個意思。
我特意去庫迪咖啡的官網去看了看,發現他們的加盟模式有點意思,是一種聯營模式,從毛利中抽點。因為使用的是總部的收銀系統,錢也經過總部,這一點是可以實現的。
很多人喜歡加盟,但是不知道怎么算賬。結合這兩天文章的算賬主題,我們來算算賬,看好不好做。也當作練習題吧。
先看看這個毛利抽成表格:
是階梯式的抽點,毛利越高,抽點也越高。2萬以下不抽成,2-3萬抽10%,3-4萬抽15%,4-8萬,抽20%,8萬以上,抽點25%。當然,這里有兩種模式可供選擇,都大差不差。
我們選擇居中的4-8萬這一檔來演算:
1,假設你的毛利是6萬,這就是在4-8萬這一檔。
2,算出對應的營業額。
營業額=6萬/50%=12萬。50%毛利是假設的,你自己在演算過程中可以調整。我為什么選擇50%作為毛利,因為這是一個常見的毛利水平,而且,我看他們的毛利也差不多就是50%左右:他們的客單價大約在10-14塊之間,而一杯咖啡的原材料成本大約在5-6塊之間。
3,算出凈利潤。
凈利潤=毛利-抽點-房租-人工-水電=6萬-6萬*20%-0.8萬房租-2萬人工-0.5萬水電=6-1.2-0.8-2-0.5=1.5萬。
這里的房租,人工,都是假設的數據。2萬,是4個人人工開支,在小城市,應該不用那么高,可以適當降低。
算下來不錯,每個月還有1.5萬的凈利潤。如果你對這個凈利潤滿意的話,就可以繼續第四步。如果你嫌這個低,你可以提高到8萬的毛利從頭開始算。
4,驗證成本費用的合理性,或者叫可行性。
你要思考,每天是4000的營業額,8000塊的房租,能找什么地方呢,能否實現這個營業額呢?或者說,這樣一個地方,線下和線上潛力能滿足嗎?四個人人工能做得過來4000的營業額嗎?
到了這一步,如果開過店或者開過咖啡店的老板立刻就會有感覺,知道是否容易做,什么樣的位置能做,能不能做心里就有數了。
但如果你是新手,可能對這些數據沒有感覺,那你能做的就是考察下同類店鋪的成本結構,看了幾家就心里有譜了。這就是新手要做的準備工作。
5,最后就是算投資回報率。
根據他們官方的投資預算表,開一個標準店需要34萬=29萬裝修和設備+5萬押金。但是,這34萬,不包括轉讓費,進場費,和租金押金之類的投入哦,但基本都少不了,這里10萬起步吧。
也就是說,開一個標準店,至少需要44萬=34萬+10萬。
結合前面的數據,假如你每月盈利1.5萬,一年的利潤就是18萬,投資回報周期在兩年半左右。
這個演算模型是動態的,我說的是方法,是演算過程,是我在遇到類似事情時,會進行的一個思考過程,以此幫助自己分析各種可能性和可行性。你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代入你認為更可能的數據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82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