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28日 | 第[644]篇原創
作者 | 張大寬
來源 | 餐謀張大寬(ID:dkxy029)
轉載授權請聯系(ID:BG9FBG)
你以為是懶政,說不定是救命
–張大寬
復工難
“我準備了8份表格,結果都是廢物”
“復工證明弄了一大堆,結果陷入了證明死循環
這可能是近期的常態了。
就像2月25號,西安市已經開始實行了“一碼通”,可還有很多地方繼續使用自制的出入證,繼續要提供各種證明。
有人說,為啥上面給了政策,下面就不能直接執行,偏要等自己的直接上級給出通知,才行動呢?
其實,這個事情非常好理解。
現在,請你想象一下這個場景。
此時,你開車到了十字路口,前面已經有5輛車在等紅燈,你是第6輛車。
這時候,綠燈亮了,最前面的那輛車起步,緊接著第二輛,第三輛,第四輛。。。直到你,當你加油起步的時候,發現已經是綠燈亮過之后六七秒鐘了。
好奇怪,明明大家同時看到了路燈亮的呀,為什么不是同一時間起步呢?
是不是和“明明大家同樣看到政策,執行卻不能同步一樣?”
這種滯后性,生活中隨處可見,所以并不奇怪,各地的執行部門在執行政策上的效率不同,流程不同,也完全能夠理解。
注意,我說的是理解,而不是諒解。
對于那些明確收到政策,執行拖沓的,可以理解,不可諒解,因為這叫做懶政。
基本的對錯,咱還是分得清的。
復工真難
咱暫且撇開那些懶政和找麻煩不說,從三個角度來看看,眼下復工意味著什么
首先,我們站在員工的角度來看
其次,我們站在老板的視角來看
最后,我們站在相關領導的角度來看
我們常說,換位思考,換位思考,現在,三種位置,你分別站在這三個位置上看看,坐坐,感覺一下。
如果你是領導,你會怎么辦?
如果你是老板,你會怎么辦?
如果你是員工,你會怎么辦?
之前有報道,說這個病毒,屬于“自限性疾病”,啥意思呢?就是說,這個疾病,會自己痊愈的疾病。
“扯淡呢吧?自己能痊愈,還會鬧成現在這個樣子?”
是的,我也不解,我也不明白,為啥一個自限性的疾病,就能鬧成這個樣子。
但事實,是它就是這樣發生了。
而且,最令人惱火的,是沒有特效藥,同志們,沒有特效藥啊。
換句話來說,我知道你得的是什么病,也知道這病是怎么得的。但是,很抱歉,能不能治好你,得看運氣,輕癥好治一點,重癥就聽天由命吧。
那么,如果是這樣,敢問各位朋友們,“猛打猛沖”的復工,是不是就成了“贏得起,輸不起”的游戲?
無論是作為老板,還是員工,還是相關部門,其實都很糾結。
開不開工的利弊,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包括那些“卡著你”不給辦手續的人,一樣。
說到底,還是因為輸不起,所以才糾結拖沓。
不想擔責任
這幾天,除了湖北以外的地區,疫情基本是控制住了,除了個別城市因為各方面原因,出現了新增病例外,其他各地大多都“風平浪靜”,也在逐步恢復正常工作和生活。
有些地方,因為復工,企業和相關部門鬧的很不愉快。
有人說,這是官本位,這是懶政,這是沒有“擔當”。
怎么說呢,責任到人,這是現在的管理通行方式,沒什么毛病和問題。
輕易給你開了,萬一出了問題,咋辦嘞?這些人是要和你一起承擔責任的呀。
其次,說沒擔當的,我覺得說的有些偏頗。
對于給你放行的人來說,出了事情,最多就是烏紗帽不要了,也就如此了。
可對于感染的人來說,意味著啥?最嚴重的情況,是失去生命啊。
所以,別說什么擔當不擔當的,對別人是一個烏紗帽,對自己就是生命。哪個重要呢?我相信你心里也有數,對吧。
你以為的懶政,有些很可能是在“救命”。
怎么辦?
今天已經是2月28日了,2月份還剩最后一天,后天就進入3月份。
換句話說,2020年的2個月已經過去了。日子一天天過,不覺得,仔細算算,不心慌才怪呢。
這一個月,大家過的都很憋屈。也都期盼著趕快回復日常,但再著急,我們也得看清形勢,認清現狀。
有條件的,做好各項防護工作,按照政策要求,有序復工。
沒條件的,先想辦法儲備必要的防護設施物料,為復工做好充足準備,做到說一句“上崗”,馬上就能行動。
別一看到別人復工了,其他地區開工了,就心癢癢,硬上。
有些風險不值得冒,也千萬別覺得,提前幾天這個錢很重要,沒賺到就虧了。
把時間線拉長,試問,與未來1年,2年,甚至10年的長期相比,這幾天,甚至這一兩個月的損失,很重要嗎?
試著站到五年之后,看看今年的決策,合適嗎,重要嗎?
我知道,會有人說,我屬于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每停一天工,都是一天的損失。但請你琢磨琢磨,這并得到身上,自己害怕不,家人害怕不,就琢磨這一個問題就成了。
如果說,得病只禍禍自己,那本質上和自尋短見一樣,也不至于封城。主要是這玩意傳染,不但禍禍自己,還禍禍別人,你不得不防啊。
同時,一定要認清現狀,一切的損失,是病毒帶來的,你小區門口測體溫的那些社區、物業工作人員,他們和你是一個戰壕的。那些要求你做到這樣,做到那樣的部門管理人員,也和你是一個戰壕的,都是為了安全第一。有時候做法不對,你一定要能理解{注意,我說的是理解}
,理解別人,不是為了教育別人,而是為了讓自己有個好心態。
別慌,別急,綠燈放行了,也得一輛車一輛車有序起步,不復工又不是沒事干,先做準備工作,磨刀不誤砍柴工,不是嗎?
政策沒放開之前,沒事別亂轉悠,復工條件不具備之前,別硬來。這樣的謹慎,可能不會立刻幫你賺錢,但肯定能保證你的安全,降低你的風險。人在,錢在,機會就一直都在,你說呢?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