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09日 | 第【625】篇原創
作者 | 張大寬
來源 | 餐謀張大寬(ID:dkxy029)
轉載授權請聯系(ID:BG9FBG)
禮、忠,不可顛倒
–張大寬
一段視頻
昨天晚上,老鄉雞的公眾號發了一段視頻,老鄉雞的創始人,束從軒親自出鏡,視頻如下。
手撕“請愿書”
這段視頻中,束老板當眾手撕了員工的“請愿書”。
這份請愿書,是員工主動要求,疫情期間,不要工資,和公司共渡難關。
這樣的員工,不知道有多少老板們羨慕。在這個困難的時期,有多少企業陷入困難,有多少企業,因為資金緊張,發不出工資,難以繼續經營。
在度娘上搜索一下“疫情 不發工資”,就有幾十萬條結果。而這些,也僅僅是這次疫情帶來連鎖反應的一個小小的縮影。
有多少老板,看到這一幕,都覺得“別人的員工好”,就像很多家長總覺得“別人的孩子好”,還像很多人總覺得“別人的XX好!”
這次的疫情,對餐飲企業的影響很大,尤其是對那些現金流儲備不足的企業,打擊最大。
我們也看到了,除了老鄉雞以外,還有不少企業的員工,也表態,要和企業共渡難關,2月份的工資不要了。
很多老板都羨慕他們有這樣的員工吧。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人家的員工好”呢?為什么人家的企業,就能出這樣的員工呢?
我建議你在這里停下來,思考10秒鐘,為什么。
好,時間到。
這個答案,來自于兩千五百年前,來自于孔子,來自于論語。
what?
論語里還講企業管理?
講,真講,而且直至本質。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論語》八佾篇,有這么一段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什么意思呢?
魯定公問孔子,國君用人,與君子事君,應該怎樣做呢?
孔子說,君的本分是禮,而臣的本分是忠。
也就是說,上下級的關系中,上級要做的,是把禮數盡到,當時的禮,與現在的“依法辦事”是一個概念。而下級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當老板的,要時刻檢查自己的禮數到不到位,老板和企業要做的,是承擔應該承擔的責任,在“法理”范圍內,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也就是那些“天經地義”的事情。
而現實中,我們見到了不少企業,都在給員工洗腦,給員工講感恩,講奉獻精神,老板甚至希望員工完全忠誠于他。搞個培訓什么的,還要先簽訂幾年不能離職的合同,生怕培養好了跑了。甚至連最基本的五險一金都給員工交不上。
而員工呢,每天算計的是,加班工資給不給,給的夠不夠,每天都在找老板,找公司不合法,不合理的毛病。員工的心態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員工之間最大的樂趣就是調侃企業,調侃老板。
這樣就導致公司的氛圍很差,結果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消耗在了公司內耗之中,陷入惡性循環,就像我們常聽到的“給多少錢,干多少事”。這不就是把規則弄反了嗎?
這樣的企業,如何能做好呢?
那,試想一下,如果反過來呢?
要員工“忠”,老板得先做到“禮”
老板只管按照要求,盡到做老板的本分,錢該怎么發就怎么發,就像視頻里束總撕掉員工的請愿書,這錢該發,沒有不發之理。哪怕是賣車賣房,也要保證員工有飯吃,有班上。對員工只提最低要求,只要按照勞動合同做好工作就成了。
在視頻中,束老板不但拒絕了員工的請愿,反而將請愿書當眾撕碎,還說員工糊涂。
不但說員工糊涂,還說,哪怕是賣車賣房,也要讓一萬多名員工有飯吃,有班上,讓員工在家里,宅也要宅出精氣神。
面對疫情,防控千萬條,隔離第一條。還開玩笑說,這種躺著還能把錢轉的日子,不多了。
那么,我想問你一個問題,在疫情期間,工資照常發的操作,是不是一個很標準的操作呢?
為此,我找到了四川省政府,關于受疫情影響 工資怎么發放的問答解釋,如下圖所示。
因此,疫情期間,即便不能開工,員工工資,也是需要正常發的。
你看,在工資這件事情上,束總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承擔了應有的責任。按理說,并不是什么大事。
但老板能做到這樣,員工心里是什么感受呢?是不是覺得,這老板夠意思(雖然是天經地義,但有很多做不到“天經地義”的老板來做參照物,自然就顯得這樣做很夠意思)。
員工看到老板這么做,自然也會盡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人心都是肉長的,有多少員工都說,碰上一個好老板,就要好好干,一方面是為了企業,對得起拿人家的這份錢,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自己,努力工作的同時,自己的能力和待遇也在不斷的提高。
當老板的,能做到“君使臣以禮”,當員工的,能做到“臣事君以忠”,這時是不是就進入了良性循環,企業就有了越做越強的土壤了?
當雙方都在“向內求”,都在尋找自己身上不足,都在盡量做到更好的時候,是不是就形成了“雙贏”的局面?
往大了說,像麥肯系,招聘員工對學歷要求很低,比如寶潔,不限制員工離職,坊間戲稱寶潔是中國的高管學校,他們要求員工都是最低標準,按合同辦事,不提高要求,只提供合適的土壤,能者上,來去自由。
往小了說,我群里的幾位老板,即便很困難,員工工資照發不誤,還幫員工做職業規劃。雖然他們的體量不大,但員工工作都很認真賣力。從來不搞什么感恩洗腦。
員工來企業工作,企業給員工發工資,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干嘛非要員工對你感恩戴德啊,人家在你這也是打工,去別地方也是打工,沒什么區別。
就算感恩,也應該是員工主動提出,而不是老板給員工灌輸。
好企業不講忠誠,員工可以來,也可以走,來去自由,按合同辦事就行。
老鄉雞的員工,能夠主動提出免薪,這是“忠”的體現,而這個前提,一定是老板把禮數做到了。如果平時束總的“禮數”不到,也不會出現這種“集體情愿”的事情。也更不會看到“手撕請愿書”的視頻了。
這樣的員工,誰都可以有
像這樣令人羨慕的員工和團隊,其實每個企業都可以有。
而決定能不能有的,只有一條,那就是老板的格局和思維。
其實,作為老板,哪怕你只把這一條“君使臣以禮”做到,做好了,你就會發現,你企業里的整個氛圍都會不同。
在員工的眼里,永遠缺好老板,不要擔心沒有好員工,而要重視是否有讓好員工在你這里茁壯生長的土壤。
當你做好“禮”后,能做到“忠”的員工,自然會出現。像束總企業里這樣的好員工,你也可以有,誰都可以有。
束總這樣的老板,好老板不就是這樣嗎,做到他那樣,只要你想,你也可以。
最后,再借用束總的話“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老鄉雞人,面對困難,從來就沒有怕過。非典、多次的禽流感都挺過來了,今天更不會怕”。
“加油!奧利給!”
————————————————end————————————————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