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字號“同和居”工作14年,郭素紅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春節:年夜飯被大量退訂,一天只有幾桌食客。為了自救,春節期間不得不首次開賣單人盒飯,營收靠在店外擺攤賣主食。她的境遇是成百上千餐飲人的縮影。在這個被新冠肺炎疫情籠罩的春節,原本高朋滿座、推杯換盞的餐飲旺季瞬間遇冷,支撐2019年餐飲4.6萬億元收入的800萬家餐廳,無論規模大小,眼下想的都是怎么活下去。經歷過非典的青年餐廳創始人易宏進,深知非常時期的嚴峻,對目前的狀況憂心忡忡。為了自救,他決定把員工“租”給盒馬鮮生,臨時調了30多位北京門店人員去盒馬上班,把上海部分員工派去一家食品工廠。員工要養家糊口,企業要活下去,還好同行可以互相救濟扶持。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了走馬上任不到百日的全聚德總經理周延龍一個措手不及,他不得不把原本安排在4月之后的練內功計劃提前,并重新審視今年的產品調整計劃。他說,包括全聚德在內的餐飲企業,現金流的好壞和生死直接掛鉤,眼下最重要的是,渡過現金流難關,保證活著等來黎明。我們每年會提前三四個月準備年夜飯,歸攏數量、整理菜品、儲備食材,直到臘月二十三結束,但是突如其來的疫情,將這些工作全毀了。從臘月二十五六開始,就有人打電話咨詢是否可以退訂,到了臘月二十七八,退訂的人特別多,原本訂出去的年夜飯,退的所剩無幾,把我們整懵了。這個春節印象真是太深刻了,終生難忘。我在這家店工作了14年,2006年到現在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情況。雖然現在店里還有客人來吃,但很少,今天(2月5日)一下雪,出來的人更少了。昨天來了七八桌,一桌兩三個人,基本上是三四十歲的中年人,疫情發生以來,老年人還沒見來過。來吃飯的都是附近社區的居民,只要菜一上齊,立馬就吃,吃完就走,頂多也就半個小時,不多逗留。點菜也跟之前不一樣了,往常兩個人點兩個菜,夠吃就行,現在他們會點五六個菜,目的是為了打包帶走,再帶點熟食什么的。為了降低風險,客人來了后,如果大廳有一桌客人在就餐,我們會把他帶到遠一點的包間里,不會挨著特別近。客人吃完離開后,我們會立馬對他接觸過的桌椅、門把手、樓梯扶手進行消毒。整體而言,疫情的影響太大了,跟往年春節期間的營業情況比,今年我們店連十分之一都不到。為了減少損失,我們也在采取一些措施。青菜不能放太長時間,就早早放門口低價賣掉了,大蔥5元四顆,還都是擇過的凈菜,菠菜一斤五元多,一棵大蘿卜五元,遼參20元一根,基本都出清了。之前同和居從來不做單人盒飯,現在我們會把多出來的食材做成盒飯在網上賣,一葷一素加米飯售價20元。最初幾天,外賣比平時量還大一點,不過自從網上曝光有外賣騎手感染肺炎之后,訂單一下子就減少了。我們現在的自救措施是,發動員工、經理,挨個給手里的客戶打電話,問他們需要什么,然后給他們送過去。如今,店里閑置的員工都去送貨了,差不多有十多個員工在配送,一天的訂單在二十到四十之間。由于員工不像外賣騎手那樣一次可以送好多單,一人只能送一兩單,并且開車去送,成本還挺高。一般客人打電話訂餐,還會叫幫忙帶點生活必需品,我們也會順手帶過去。還有的客人說,打印店沒開門,能不能在店里幫忙打印孩子的作業。只要在北京市我們都可以配送,西五環的石景山、南四環等,我們都送過,不管點多少都送,沒有起送價。同和居月壇店包括客房在內一共有200多個員工,大部分是外地人。由于餐飲過年是旺季,我們過年前半個月就開始忙了,所以沒人返鄉,全員在崗,現在一部分人是每天上班,一部分是分A班和B班。員工的工作主要是給門店消毒和送外賣。說實話,以前門店是開業前搞衛生,晚上收尾搞衛生,現在每天不少于三次消毒,每天測員工體溫,測客人的體溫,測廚師、裝菜人員、騎手等的體溫,然后填一個安心卡放在訂單里,貼上封條,讓顧客安心。除了同和居,現在華天旗下所有老字號都在店外擺攤,這是特別申請的,為了減少客人進門摸門把手、擠到一起的幾率。以前我們熟食和主食可以零賣,顧客一個一個挑著買,現在所有東西都包裝好,成盒成袋地賣,拿起就走,主食已經成了我們現在主要的收入來源。這兩天,為了減少客人在外逗留的時間,華天又推出微信掃碼訂餐,半小時之后到店自取。我們還把二維碼小卡片放到客人的外賣里,所有員工在朋友圈宣傳,在外面擺攤也宣傳,現在外賣單量有一點點提升。我在網上看到很多餐飲店直接停工,一些有孩子有車貸有房貸的年輕人壓力會很大,覺得現在有班上很幸福。1月大家都正常上班,工資照常發,2月的工資現在還沒有最終的結論,我們員工也沒問過這個問題。如果不能正常發,我也會接受,因為這不是企業的原因,屬于不可抗力。現在我們一方面在繼續大力宣傳,提高外賣單量;另一方面做好防疫工作,剩下的只能等,希望這個疫情趕快過去。 2月1日上午,我在巡店檢查防疫情況,盒馬牟總在微信上問我,員工狀態怎么樣?我回復他,大部分都在休息。然后牟總就提出共享員工這個事情,我當即跟每個區總反應了一下。上午提議,下午溝通,次日就把員工送過去了,第一批30多人已經在盒馬就位,北京還有四百人,上海也在對接準備中。我們跟盒馬的要求比較相似,做餐飲的人都有健康證。這30多人去的是靠近青年餐廳門店的盒馬店,比如十里堡、華堂附近等。他們去盒馬都是臨時工,后期我們門店正常運營后,還是要回來的。對于這次的疫情,其實,1月20日我就隱隱感覺不對勁。1月21日,我們就開始做應急準備,提前做好消毒防范,準備好口罩、酒精、消毒液等物資,做好員工和客人的防護,萬一有意外呢?可是,實際情況比預料的還糟糕,大年三十晚上,我們60%的預訂被取消了,有1000多桌。初一晚上更可怕,70%-80%的預訂被取消了。越往后越嚴峻,初三沒人來吃飯,初四整個停業。雖然我們也在做外賣和外帶家宴,但是量只有日常營業額的5%-10%,比平時還要低一半,日常外賣在營業額中能占15%-20%多。雖然看似人都轉到線上去了,但實際情況還是很緊張。門店在商場里的,或者周邊居民比較少的,都已經閉店了,合肥和南京所有門店都關了。只剩下北京、上海還有一半的門店在做外賣。發自內心地講,過年是我們的高峰期,現在一下子垮塌了。一月收入是最大的,原本營業額能有五六千萬元,畢竟在春節期間嘛,現在收入很受影響。我覺得有餐飲老板說撐三個月不夸張,餐飲店規模越大風險更大,規模小反而靈活點,我們一個月開支兩三千萬元,房租400多萬元,1月員工工資1000多萬元,加春節紅包,差不多1400多萬元。2003年非典時,我們只有四家店,兩家在改造,兩家在營業,跟平時相比,營業額差了70%-80%。但是2003年5月中下旬運營情況就好了一點,6月份開始進入緩沖期,三季度就全面恢復了,非常快。非典雖然對門店有影響,但是不大,因為當時門店規模小,這次的影響是前所未有的。還好,商業房東大部分還挺深明大義,萬達、華潤、龍湖等商業敏感度很高,購物中心的門店都反應比較快,有租金減免政策,社區店業主方還在溝通。政府也有一定的動作,社保延遲繳納可以解燃眉之急,社保延遲到3月,有的延遲到7月交,我們人力資源部門正在研究跟蹤已出臺的政策。雖然銀行也有自身的困難,有很大的壓力,哪個企業做大了不拿銀行的錢?但已經打電話給我們詢問相關情況了,政策也在研究當中。員工層面肯定要自己解決,欣慰的是現在年輕的員工認知覺悟都很高,跟我說,“我們休息就不要發工資了”,高管也主動要求降工資,但是大家都上有老下有小,還有人背著房貸車貸。和盒馬做共享員工后,餐飲圈里的朋友比如胡大、南城香,我都轉發了,呼吁一下,關鍵是我們兩個行業很相似,整個餐飲圈、食品行業都有聯動效應。上海一家食品工廠,他們是盒馬的供應商,看到這個消息后就和我說,“趕緊給我們來一批人。”今年春節早,元旦和春節之間,有很多聚會,元旦之后沒怎么淡下來,傳統上過了臘月初八就是年,臘月二十三小年,一步一步就連上了。但是從1月21日(臘月二十七)開始,情況不太對了,一是當天的宴會在減少,另一個是年夜飯開始出現退訂,還有很多顧客咨詢是否正常營業。初一之前就累積了近千桌的退訂,最新統計,全國在春節期間退訂超過4000桌。全聚德現在全國有超過2/3直營和連鎖加盟門店是停業關閉狀態。一部分是在商業綜合體里,根據整體的要求閉店;一部分是經營確實受到的影響非常大,連續幾天沒有消費者,再堅持沒有意義;還有一些加盟店,在疫情相對集中的城市,根據當地要求,選擇閉店。現在北京、上海等少數城市還在經營。即使不閉店,上座率和客流也無法和同期相比,實話講,在1月20日之前,我們的經營情況和去年相比,還是比較好的,比較樂觀。之后,情況就急轉直下。為了降低損失,現在一方面,我們盡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外賣,為周邊百姓做一些面食、套餐之類的,但是這個覆蓋面還比較窄。現在有條件的、能堅持的門店,都在做第三方平臺外賣。但實話說,提倡歡聚宴會概念的全聚德,外賣比重和做家常菜的同行沒法比。我們主力菜品比如烤鴨,它的溫度、片制,還有小菜的搭配,都適合堂食。就目前的加工方式和封裝手段來說,不是特別適合外賣,在家吃體驗會差一些。凡是閉店的員工,讓他們回家休息,我們保證基本工資。凡是還在經營的門店,都壓縮了經營面積,調整了班次,保留基本的服務能力。今年全聚德本身就有整體的產品和服務調整計劃,現在客觀環境倒逼我們必須提前。如果按照正常節奏來,忙完春節,正月十五還有個小高峰。然后會進入淡季,直到4月,是我們抓管理抓服務練內功的時候,現在被迫提前了。即使沒有這次疫情,我們也在考慮要調整菜品,一是更便于消費者選擇,有一批特色突出的菜品,一是和餐飲同行競爭中具備優勢的,消費者認可的。調整菜品這個事情技術部門已經在一月下旬啟動了,只是現在還無法快速拿出成果。這次菜品調整事先安排還是很充分的,只是時間被動了一些。最后調整成熟,能夠讓更多的消費者感受到,最晚在五一之前。希望疫情快點過去,爭取還在這個時間推出來。這幾年很多人投身餐飲業,投資人跨行做餐飲,除了餐飲是剛需,市場足夠大,還有一個原因,餐飲現金流比較好。餐飲企業現金流的好壞和生死直接掛鉤,包括全聚德,我們面臨的也是一個生死問題。雖然全聚德是一個百年老字號,但是我們沉淀的現金流是不斷投入再生產的,比如說研發新品、新開門店、人才招聘等,所以現金流積累不是很充裕。哪個企業會攢一部分錢以備不時之需?正常情況下,沒有企業會做這個安排和打算。正常運營下,有進項之后,在合理的毛利之內承擔各項費用,最后轉化為效益,如果是無源之水,從根上就是0。一段時間不能復蘇,沒有水進來的話,會面臨現金池的干涸。現在已經啟動的,見效的措施目前還沒有,時間太短了。北京先出臺一個19條,后出臺一個16條,我們也在認真研究這個政策里能夠用的上的,比如說,晚交免交,金融的一些措施,我相信這些對于很多企業在疫情期間是有很幫助的。我還有兩點建議,第一,有些措施是多部門聯動的,希望多部門能夠用共同標準去解讀一個政策,去落地,這是救命的事情;第二,希望能夠推出更細分的措施幫助不同的行業,更具體、精確的引導政策價值更大,用起來更準確。通俗地講,希望政府用特效藥,小偏方來幫助不同的行業渡過難關。我任職全聚德總經理不到三個月,還沒到百日,一個一百多年的品牌,經歷過很多事情,能走到現在,我相信這個坎也能過去。用北京老話兒說,沒事別找事,有事兒別怕事兒。遇到這個很特殊很考驗的事情,要全力以赴。過去兩年全聚德在資本市場表現不太好,我們也很慚愧,不能總是堵窟窿去滅火去解釋,市場很著急,消費者很痛心,我們都是愛這個一百多年的老字號。遇到這樣的事情,全聚德要比別人多想一點,多做一點,等到市場復蘇時,別人做十個動作,我們能不能多做兩個動作?把消費者的心往回拉一拉,把品牌影響力往上提一提,這是對我們最大的考驗。目前我們要做的兩個事情,第一個,要渡過現金流難關,保證活著等到黎明;第二,在復蘇前的籌劃和醞釀中,最重要的是,人不光是一個數量,也包括人的狀態和士氣,這個時候要合理安排員工的調班、休假、輪崗、培訓,為下一步復蘇打基礎。
來源丨小犀財經
整編丨餐飲O2O-小貝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5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