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9】張大寬 | 生意不好的原因,只有一個

    2019年11月05日

    第【529】篇原創


    生意不好的原因,只有一個
    –張大寬


    生意不好干啊

    昨天和樓下賣水果的大哥聊了兩句,問他生意如何,他說也很一般,勉強能混,比往年差很多。

    我說,你覺得問題在哪呢。

    大哥說,人們手里錢都緊,也舍不得花了,前兩年,高檔水果這時候就開始走上坡了。今年這時候連人問都沒人問。

    這大環境也不好,家家生意都不好做,小區門口那個賣肉夾饃的,別看門頭沒變,老板都換了兩茬了。

    也趕上點背,前陣子房東過來轉,剛好趕上學生放學,店里人多,前兩天房東來談,說下一年還要漲房租。這還讓人咋干呢。

    “大環境不好,人們手里都沒錢了,生意不好做了”

    “房價漲得太高,房租也快漲上天了,生意簡直沒辦法做了”

    其實,每當環境變差的時候,我們經常會找這樣的“客觀”理由,來安慰自己。

    的確,這兩年的大環境確實不怎么好,有人說,這是餐飲十年來最差的一年。

    恩,這是個壞消息。但他們說還有一個好消息,那就是“這也是往后十年,最好的一年”。

    OMG,這到底是個好消息呢,還是個壞消息?

    但,不管往后是好是壞,咱生意總得做,店總得開,不是嗎?

    既然要干,那就得弄清楚生意不好真正的原因是啥。

    生意不好做的原因,只有一個

    生意不好的原因,就是目前的經營方法,無法滿足當下顧客的需求。

    聽起來有點虛,是吧,這么籠統的就把生意不好的原因總結了?

    別急,你仔細品品。

    咱繼續拿水果店來說。前陣子一個朋友給我分享了他樓下一家水果店的經營方法,很值得借鑒。

    別人家的例子

    這個水果店也屬于夫妻店,兩口子年紀也不大,90后。

    家里是農村的,因為開發把地征了,成了“失地農民”。兩口子拿了補貼款之后,尋思干點啥,就在他家樓下開了家水果店。

    去年新店開業的時候,朋友就去了,當天是任意消費贈送蘋果一個。愛吃蘋果的朋友應該知道,去年的蘋果有多貴,我當時買了四個蘋果就要了二十多塊錢,可以算是這些年我買貴最貴的洛川蘋果了。

    當然,這個蘋果不是白送的,首先,當天要在店里消費,不過金額沒有任何限制。其次,就是拍一張門店的門頭,發到朋友圈。

    其實,就是拿個蘋果換一條朋友圈而已。

    送蘋果的活動,做了三天,說當時拉了一車蘋果,全送完了。

    朋友說,那么多夫妻水果店,像這家店,用收款機,還給打小票的店,可不多見。

    在這請你想一下,水果店用收款機的原因是啥?

    是因為老板年紀輕,喜歡這套形式?還是有樣學樣,看超市咋弄他們咋弄?

    這些,都不是。

    朋友說,他專門問過老板,你這店不大,為啥還弄這么正式呢?

    老板說,不是非要這么正式,你看咱這水果也三四十個品種,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水果這東西,控制不好損耗,就很容易賠錢。

    有這么個收款機,每天賣啥了,賣了多少,都一目了然,晚上翻開手機一看,就知道咱這些街坊們都愛買啥,進貨就不盲目了。

    有些走得慢的東西,就不進了,換那些賣得快的。有些新品,拿來試驗,也能看出來效果。這樣周轉率高了,就算賣的便宜點,一樣能賺錢,大家還高興。

    還說去年的蘋果,蘋果貴,這哥們就進了好幾種蘋果,有價格高一點的,有價格低一點的,還有進口的蛇果,價格不同,品質自然也不同。

    對一般人來說,可能只關心蘋果貴,賣的好不好,可這哥們可不一樣,他去看蘋果這個大類下面,哪一個品種賣的最好,再針對性的去調整。

    是不是覺得,這哥們挺有辦法的?

    他的這個思維,放到零售里,就叫做“單品管理”。如果沒有單品管理的思維,沒有單品的銷售數據,就無法去做精細化的庫存管理,不但容易增加損耗,更無法保證資金的高效利用。

    都說大家手里都沒錢,消費力下降,這哥們也有辦法。

    大家愛便宜,那就來便宜貨。但這可不是純粹的便宜。

    過年前后,剛好是大棚草莓下來的時候。這哥們就組織大家來團購。

    還記得當時開業的時候,送蘋果加微信嗎?

    對,就在微信里玩的。

    群里面接龍,草莓論框賣,一筐是3斤,25元。(市價當時大概在10元以上)。

    我這么一說,你應該就能想到是怎么回事了吧。

    對的,就是預售,今天統計,交錢,明天下午下班的時候到店里來拿就行了。而且,吃完之后,把空框子拿回來,還能換一個香蕉吃。

    你看,這是不是一分錢都不用壓,少賺一點也無所謂啊,顧客得了實惠,到店還可能再買點其他的東西,不少賺。

    我朋友說,那個草莓他都沒少買,最后老板給了一把香蕉吃。

    困難歸困難,總是有方法

    不知道你看了這個小水果店的故事,有什么感想。

    其實困難一直都有,只不過在大環境不那么好的時候,更顯得困難多而已。也正是因為困難,才能體現出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生意不好的原因,就是目前的經營方法,無法滿足當下顧客的需求。

    有困難,就說明還有很多提升的空間,想辦法去探尋變化,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調整經營方式,滿足顧客變化的需求,就能做得更好。

    現在的市場,物資并不缺乏,更多的是“供大于求”,看看街上一排門臉,可能最不缺的就是餐飲店了。

    那么在這個時候,誰能做到更契合顧客的需求,誰就更有機會被顧客認可接受,被顧客優選。困難歸困難,總是有方法,你也可以做到更好。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別做閱讀者,要做行動者

    ●分享這篇文章,與對的人共享價值

    長按二維碼添加大寬私人號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574.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1月5日 21:44
    下一篇 2019年11月5日 22:5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