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行業里有句行話,用食材,最好是“一活三跳,一活三鮮” 。那么,好食材的標準是什么呢?又該如何挑選? 只有知道好食材的標準,才能在采購中避免被坑,下面就和紅餐君一起學習一下海鮮的挑選技巧吧。
某天,一家酒店的廚師長與供貨商在爭吵,起因是食材海參的質量問題。廚師長要的是60頭的淡干遼參,但是供應商送來的是鹽干遼參。為了這個海參的問題,廚師長和供應商吵了起來。 供應商覺得自己送的貨沒有問題,給很多品牌供應商也是這樣的。 廚師長表示,這些海參從長度上看,大小不一致,長的8厘米, 短的只有五六厘米,顏色有的還不一致,說明它們生長的海域深度不同。因為參發制的時間不同,做出來的菜品口感也不同,感觀上大的小的不符合要求,堅決不能收這樣的貨,而且這海馬也有沙。 供貨商說海馬這么小的東西發現幾個有沙是正常的。 但是,對于出品來說,“功夫海馬湯”一位就一個海馬,一桌上有16個客人,有一個客人說湯塵,其他的再好也都完了……
案例中的問題在后廚采購中經常遇到,供應商以次充好或者李代桃僵的事情常有發生。所以,各位餐飲人在采購時首先要對食材有一定的了解,懂得一定的驗收標準。
好食材的標準是什么?
有道是“知易行難”,自己對食材不馬虎尚且不易,問題的關鍵還在于開餐廳的人或采買食材的人,未必能保證做到食材的“鮮、嫩、活”。
如何判斷食材的優劣?
一般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判斷食材的品質優劣:
海鮮的食材挑選和驗收標準
活魚類在水中游動自如,反應敏捷、無傷殘、無畸形、鱗片完整無損、無皮下出血現象及紅色魚鱗。
冰鮮魚,表面有薄冰,無異物污染,氣味與色澤正常,有彈性。包裝完整、產品標示清楚,應于有效期限1/3前到貨。養殖水產品需檢附動物用藥合格證明。
海魚的種類有很多,常見的有不少,如:臘魚、鯧魚、黃花魚、帶魚、比目魚(鰈魚)、偏口魚(龍脷、多寶)、刀魚、黑魚等。
魚的種類很多,但鑒別魚是否新鮮的方法卻基本相同,關鍵是看魚的體表和魚鰓。
常見的蟹有:青蟹(蟳)、花蟹、梭子蟹、紅蟹(十字蟹)、三眼蟹等。蟹的挑選方式都基本類似,下面就以常見的梭子蟹為例。
常見的蝦有九節蝦、基圍蝦、明蝦(對蝦)、青蝦等。新鮮的蝦呈青白色(雌蝦)或蛋黃色(雄蝦),體表和腹肢不發黑,頭部和表面不發紅,頭、胸甲與蝦肉連接在一起。
除此之外還有:
毛蚶、黃蛤、花蛤、牛眼蛤、文蛤、海瓜子等貝類的挑選技巧也是相同的。一般蛤都是放在水里養,透過水可以看到蛤蜊的外形。
扇貝的種類有很多,常見的有:海灣扇貝、蝦夷扇貝、赤貝、紫孔貝、櫛孔扇貝,要如何挑選呢?
一般來說,能吸附在玻璃缸壁上的鮑魚是比較新鮮的,除此之外還有:
海里的螺種類很多,我們常見的就有不少,如:海螺、角螺、紅里螺、香螺、肚臍波螺、海薩子等,挑選方法基本相同。
選魷魚記住三大挑選原則:看體型、體表和肉質。
小貼士:魷魚、章魚和墨魚的挑選
魷魚、章魚和墨魚都屬于軟體動物門頭足綱,挑選方法中有不少類似之處。
干貨應該怎么挑選
干貨的挑選標準應為:色澤均勻,外形大小基本一致 ,無異味,無潮濕現象。
選鮑魚時要了解“頭數”的問題。所謂“頭數”,就是指一市斤有多少個鮑魚,那就是幾頭。例如一市斤有10個鮑魚,那就是10頭鮑。鮑魚越大,也就是鮑魚的頭數越小,價格越高。但這對于南非鮑來說有點不一樣,南非鮑8~10頭的最貴。除此之外,越大或者越小的鮑魚越便宜。
挑選干鮑技巧如下:
結語
對于烹飪合格的菜品來說,選對的、選好的食材很重要,食材的好壞基本上決定了菜品的質量,當然這是要有一定的廚藝功夫作保證的。
以上的海鮮挑選技巧,都是后廚師傅歷經多年實踐總結出來的,只要對食材足夠了解,那么在采購和驗收中就不怕被坑了。
編輯|紅餐_李曉
設計|紅餐_羅燕芳
往期回顧 社保丨餐飲人對五險一金了解有多少 經營丨菜品成本、售價、毛利率的計算 服務丨餐廳遇到“難纏”的顧客怎么辦?
內容交流/轉載 | 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3265099024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品牌觀察,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0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