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傳資金鏈斷裂、賣店關門,廣州“餐飲航母”東江集團究竟怎么了?

    作為廣州海鮮餐飲航母的東江餐飲集團,6月28日被爆出其老板賭博欠債、公司資金鏈出現問題等傳聞。引發業內外議論紛紛。

    盡管東江集團做了報警、發辟謠公告等應急處理,但此事件對這家在廣州發展26年的餐飲巨頭,造成的負面影響并不小。

    一場詭異的傳播事件就這樣發生了。

    近日,一則有關“東江海鮮因資金鏈斷裂,準備賣店關門”的消息在餐飲圈瘋傳,雖然涉事的東江餐飲集團(下稱東江集團)立即否認。但是,在餐飲行業,尤其中高端餐飲消費疲弱的背景下,作為廣州最大的海鮮餐飲集團,出現不利傳聞對行業震動還是不可小覷。

    就在6月27日,東江集團旗下鴻星海鮮剛剛獲得廣東餐飲50強的稱號。

    昨日傍晚,同在廣州的大型海鮮餐飲集團南海漁村集團董事長徐峰通過公司微信號,發布《致全體員工的信》,認為此次傳播事件會影響到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并要求下屬店面如遇東江集團員工前來應聘,一律拒收并勸回。

    △南海漁村董事長徐峰致全體員工的公開信

    事實上,自控制公款消費的條例出臺后,中高端餐飲市場雖然失去往日光輝,在一片關店潮和轉型潮中,主打生猛海鮮的東江集團(包含鴻星海鮮、漁民新村等品牌),卻在這最艱難4年間新開了5家分店,包括即將開業的漁民新村楊箕店,另四家是漁民新村興盛店、漁民新村臨江店、龍苑店、長堤店。

    一切看起來都是那么自然,究竟此次傳播事件是空穴來風還是確有此事,紅餐網(微信號:ygcywzz )記者獨家直面東江集團高層,了解謠言事件和東江海鮮的那些事。

    獨家回應
    老板家姐怒斥對手造謠

    流傳在朋友圈和網絡的傳聞,是一個自稱有朋友在酒店做財務總監的人透露出來的,其聽說“東江海鮮(含漁民新村、東江鴻星)資金鏈斷準備關門”,還提醒買了充值卡的人趕緊去店內把余額用完。

    沒過多久,另一條“升級版”的傳聞再次充斥網絡。有人在微博上發出微信聊天記錄截圖,稱“鴻星東江海鮮酒家集團貌似不行了,開始急忙放售物業”,還貼出了多處漁民新村和鴻星其他物業的地址和售價,內容寫的有板有眼、真假難辨。

    6月30日,紅餐網記者就此獨家采訪了東江集團高層、廣州漁民新村飲食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黎歡蓮女士。對此傳聞,黎女士表示,公司經營狀況良好,資金鏈也不可能存在斷裂的情況,她懷疑是競爭對手惡意抹黑,企圖對公司業績造成不好的影響。“我們是做了20多年的一個大品牌,怎么可能說倒就倒呢?就算我想關門,我的員工還不愿意呢。”

    鴻星餐飲的聲明信

    然而,關注此次事件的不僅是餐飲圈,還包括了廣州地區的銀行圈。

    6月30日,多位資深銀行人士對紅餐網(微信號:ygcywzz )記者表示,不少銀行微信群均轉發了此事。目前,東江集團在部分銀行有貸款,且近期各地陸續出現餐飲企業倒閉轉讓的事件,出于對貸款客戶的資金安全的擔憂,東江的事件也自然引發銀行圈的高度關注。

    就在6月27日中午,以海鮮起家、主打高端餐飲的凈雅大酒店鄭州曼哈頓店,被酒店的幾名前員工堵了門。堵門的原因,是酒店自今年1月份以來,一直拖欠員工工資。據鄭州媒體報道,次日這些員工又集體去勞動部門填了表格,希望通過政府部門,早日拿到工資。而與此同時,多名高管陸續辭職。

    凈雅集團1988年創立于威海,以海鮮起家,一度成為高端餐飲的代表企業,曾經的中國餐飲百強企業。但在2013年之后,靜雅大酒店便陷入了連續的關店風波。

    鼎盛時期的26家門店,目前官方網站可以查到的為12家。但其中養生苑餐廳、青島靜雅、錦繡凈雅和黃寺靜雅均已關閉,營業的僅剩8家。然而這8家也不太平,鄭州區域爆發欠薪風波只是該品牌衰落的一個縮影。

    做減法
    轉型多元化經營?

    回看東江集團的經營,其實有些逆襲的感覺。

    自2012年,控制公款消費金額和行為的“國八條”公布,中高端餐飲市場面臨最直接打擊,不少專做此類餐飲的企業和餐廳面臨轉型,一些企業甚至難以支撐以致關店。主打中高端海鮮的東江集團,卻逆勢新開了5家店,讓人大跌眼鏡。

    對此,黎歡蓮認為,品牌店應該受餐飲業疲軟的影響不大,但企業想要生存,一定要學會多種經營。“我們中端‘低端和高端都做,多種經營才能正常發展。”此外,她還認為,集團是20多年的老字號,有足夠的品牌效應支撐。

    她說,幾年前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目前高端餐飲市場肯定沒以前那么好做,但這個問題大家都要面對。既然高端市場行不通,那就拓展別的市場。她說,現在集團不僅繼續投入分店的發展,還于今年年初開始在門店做白領的套餐簡餐,5月份又和一些公司合作做外賣,目前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外賣做了一個月,營業額有1000萬左右。”

    在餐飲市場整體偏向疲軟的情況下,新開店都是面積在1.8萬平方米左右的大型門店,租金成本和人員成本怎么控制?黎歡蓮說,控制租金成本的最好方法就是直接買下要開分店的所在物業,而不是租賃。這種“財大氣粗”的方式,不僅減少了租金成本,而且在店面裝修時也不必束縛手腳,也不會存在租期到期被業主要求撤場的情況。

    對于人員成本,她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只能盡量承受,在發展套餐和外賣時不再招入新員工,把現有員工的能力充分發揮。對于集團未來的發展,黎歡蓮說要重點發展外賣業務,門店也會向快餐小門店發展,也會考慮組建自己的外賣系統。

    資深餐飲策劃專家李睦明則認為,像東江集團這種“航空母艦”級別的大型餐企,想要轉型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成功的,這需要整體的布局和菜品的轉變,比如轉成宴會和主題經營的導入,還可以分拆成店中店,設置副品牌去經營。他還認為,大型店的人力成本太高,想轉型應該輕裝上陣,如果沒有“做減法”,那么壓力還是挺大的。

    疑問
    預付卡制度是否存在風險?

    對于“東江海鮮資金鏈斷裂”的傳聞,引起了餐飲業內人士的注意,有業內人士認為,此傳聞可能是由該集團大力發展的會員預付卡制度上。通過網絡搜索,可以查詢到東江集團旗下的海鮮酒樓有很多類似的預存優惠,比如預存現金成為會員或購買預存卡,可以獲得一定金額的返現。

    該模式在餐飲、美容美發和教育等服務行業內較為常見,被認為能夠給消費者提供優惠,但近年來也遭到不少業內人士詬病。如果遇上企業突然關門或倒閉,那么預存卡內剩余的資金將無法使用或取出,這個弊端讓顧客在辦理預存卡時變得謹慎。


    △預付卡模式在消費者中廣泛應用

    就在幾天前,四川省成都市的天天漁港飯店就發生了類似糾紛。22日清晨,該餐廳突然貼出一紙告示宣布關店。不少在該餐廳充值了會員卡的消費者很難相信,一家20年的老店就以這樣的方式謝幕。上百位在現場討要說法的消費者中,有卡里還剩一萬多元的顧客,他不知該找誰處理,餐廳負責人也一直未現身。

    但是,一資深餐飲業內人士認為,這幾年鴻星餐飲的業務經營情況與其擴展速度不匹配,“其經營手法很簡單,多是靠優惠吸引顧客,有時甚至是充100元送40元錢,餐飲行業是非常微利,如此大的折扣更難獲利,如單純靠餐飲賺的錢來擴展是不可能快,除非有風投資金,目前并未有風投資金入駐鴻星的消息,所以出現資金問題也不是沒可能”。

    對此,黎歡蓮明確表示,集團的運轉很正常,不存在資金鏈斷裂的情況。

    的確,主攻高端的大型餐飲企業,在經濟環境尚未回升的情況下,如何轉型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有人順應時勢,走大眾化路線,也有人逆襲成功,從高端走向高端。

    東江集團發展歷史:

    1990年,黎永輝、黎永星兩兄弟在廣州創辦了東江海鮮酒家,首創量販式經營,一時間火爆全城。隨后的10多年間里,東江海鮮酒家在廣州、上海、南京等地開設了20多家分店,迅速發展成了集餐飲、娛樂、貿易和物流于一體的東江飲食集團。

    2002年后,東江集團分為東江海鮮飲食集團和鴻星海鮮飲食集團,由黎氏兩兄弟分開負責。3年后,鴻星海鮮飲食集團發展出另一新品牌漁民新村,首家店選在了廣州市番禺區,于2005年2月3日開業。自此,東江集團完成了東江海鮮酒家、鴻星海鮮酒家和漁民新村的內部“三足鼎立”形勢。

    撰稿:紅餐網記者_張若然 | 孟北

    編輯:紅餐網_李曉

    往期精彩內容回顧
    • 廣州泮溪酒家改超市,餐飲老字號命運堪憂

    • 廣州酒家過八十大壽,短命餐飲差在哪兒?

    • 花了700萬,百年餐飲老字號轉型賣火鍋!

    • 百年陶陶居嫁白富美,餐飲老字號變時尚!

    • 正牌打膩了,餐飲業開始流行打“副牌”!

    • 凈雅大酒店轉型困境:多店關閉,拖欠工資

    ?內容交流、原創投稿,請加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yummy_ivy

    ↓↓↓點擊“閱讀原文”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8245.html

    (0)
    上一篇 2016年7月1日 21:31
    下一篇 2016年7月1日 22: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