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飲之港“新拳法”:13年老品牌三年爆發近400店

    2015年~2018年,茶飲品牌港飲之港以“高性價比”的定位在湖北及周邊范圍內開出了363家店面,店面分布以高校為主,僅武漢88家高校就已進駐60所。

    而港飲之港在三、四線城市門店相比去年,平均銷售額每個月相應增長5500元。

    這個創始于13年前的飲品品牌,其實早已在華中茶飲市場內揚名立萬。而在近3年的高歌猛進前,卻有著很長一段時間的沉默期,直至重新變革才迎來涅槃……

    用香港元素堆積而成的奶茶品牌

    2005年,以香港風情為主題的“港飲之港”在武漢快速崛起,據業內人士回憶當時能與之一敵的只有主打芒果產品、臺式奶茶的“找茶”。

    與臺式奶茶品牌相比,港飲之港在店面風格與產品上,無不突顯其香港情懷。

    ▲ 2005年 港飲之港樣式

    ▲2016年 港飲之港重新包裝

    ▲2017年 港飲之港2.0版本店面

    ▲2018年 港飲之港3.0版本店面

    店面招牌上的尖沙咀站、九龍塘站、太子站等店名均借用香港地下鐵站站名,而店內所陳列的茶包、墻上掛著的香港人文地理圖片,不無時刻的傳遞著香港文化。

    產品上則以袋泡茶、檸檬茶、絲襪奶茶、龜苓膏等具有濃濃港式風味的飲品、甜品為主打。

    有人說,港飲之港的成功其實是文化創作的成功。那時,臺灣珍珠奶茶正處于珍珠塑化劑、無糖無奶的尷尬輿論之境。

    而以茶包示人,又有代表匠心的絲襪奶茶,以及當時許多人心曠神怡的香港元素做背景,港飲之港以及當時在全國各地逐漸風生水起的港式飲品、甜品品牌均受益于這一潮流。

    就在港式飲品店風起云涌之時,臺式奶茶重新復出,而歐式奶茶也伺機而行。

    臺式奶茶方面,早期的A咖,后來居上的Coco等品牌在武漢搶盡風頭。而一個名為泡沫劇的奶茶店也以鮮奶、鮮茶的產品概念、具有歐美劇院式風格的裝修,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官,成功上位。

    此時再看港飲之港,已顯得不再潮流,光芒被與日俱增的競爭對手逐漸掩蓋。

    重新尋找與消費者的共同話題

    漸漸淡出消費者視線的港飲之港卻在2015年重新回歸,這一次,他們有了新的定位。以高校市場為突破口,用高性價比產品吸引目標消費人群。

    港飲之港現任市場總監肖亮表示,在市場中沉寂多年,重新回歸難度不小。

    過去,港飲之港的店面形象雖然機具個性,但主力消費者已經從曾經的花季、雨季步入而立之年,TVB劇情、香港電影、地鐵站這些元素在新一輪的年輕人中早已成為過去,并不再新鮮。想要重新在他們心中占據一時之地,必須尋求新的元素。

    這些元素具體體現在:

    1. 店面形象的不斷升級

    2. 爆款打造

    3. 性價比打造

    從文藝到個性的店面改造

    2015年,港飲之港重新定位,以高校為主要突破口。肖亮表示,大學一直是飲品品牌的必爭之地,高密度的人群聚集和對新鮮事物的高接受度造就了良好的商業氛圍。

    以前,校園店以清新、文藝風格為主,與曾經的港臺偶像劇不無關系,曾經最流行的便利貼就是一個鮮明的元素。

    而現在的大學生所追求的風格更加多元化,日韓的動漫,好萊塢的大片,街頭的嘻哈、街舞、滑板等等都有著各自的受眾。

    所以,港飲之港的店面形象也在這些元素中尋求靈感。

    重新改造的港飲之港的第一代店,沿襲了過去的黑色酷炫色調,但在吧臺處點綴集裝箱風格,以體現街頭文化

    同時,一句“敢言敢做”的slogan也對張揚不羈的青春做了最好的詮釋。

    而后,港飲之港以黃白這樣的個性顏色為主調,進行不斷升級。肖亮表示,這兩種色調既有純潔、美好之意,又代表著躍動,將青春的動與靜,知性與感性相結合。

    而更重要的,兩個顏色極具辨識度,放眼望去易于展現,這也是方便品牌記憶的小心機。

    消費者零成本體驗背后

    商家利益如何獲利

    過去,菜單的更替可能就是春夏兩季,而后衍生至春夏秋冬,甚至每個月都要有新品推出。但真正熱銷的僅有10%-20%。

    而港飲之港要做的就是讓這10%-20%的熱銷產品成為爆款,每一次推出,都是消費者重新認識品牌的機會。

    在自媒體不發達的過去,新品信息主要以店外海報傳遞。

    而現在通過微信、微博平臺,可以實現更多功能。以港飲之港微信公眾號為例,每一次推出新品,其公眾號都會在一定時間段內,以不同內容連續發布新品相關信息。

    同時,在推新中,會以新品體驗券的方式代替買一送一、半價等傳統促銷手段,讓消費者用于嘗試。

    ▲微信宣傳活動

    ▲領券頁面

    肖亮認為,雖然體驗免費,對于商家看似不劃算。但卻可以實現門店曝光度、產品體驗度、品牌信息等多方面的傳遞,消費者與品牌實則雙贏。

    讓消費者零成本體驗僅僅是產品被認可的第一步,要想深入人心,港飲之港還有其他打算。

    價格與品質之間隔著一個文化輸出

    三者結合才能產生高性價比

    據肖亮介紹,港飲之港的價格均在10元以下。他說,0-9元,10-15元,15-25元以上,是目前飲品價格的三個區間,分別代表平價、中段價以及高端價格的飲品。

    而他們目前所攻的平價市場在研發上難度很大,既要與瓶裝飲料做差異,又要達到至少不低于中段價位飲品的口感。

    為此,他們特意尋找在業內有高知名度的飲品研發機構做其產品顧問,尋找那些有特色且便于操作且易于引爆的產品原料進行研發。

    比如,金橘、檸檬、西柚、烤奶、燒仙草等產品,港飲之港都有嘗試。

    據港飲之港研發顧問介紹,這些產品已經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接受度,他們所需要突破的就是將其口感調至最佳,同時簡化操作方法,讓加盟客戶通過簡單的操作減少物料損耗、人工,以便于成本的控制。

    而肖亮則透露,研發上的手段僅僅是讓產品達到較高品質的一環。而現在,港飲之港已經從早期的高校店開至了三、四線城市的商場。

    雖然,這些地方對于價格與學校一樣敏感,但他們對于品質的要求也更高,簡單的說就是對高性價比產品更易接受。

    在港飲之港升級前期,其團隊就已經對這一課題有了深度研究。

    比如以好喝≠好貴、便宜≠難喝、張揚≠無禮等口號,去引導消費者對平價飲品的認識,并通過他們對于個性的理解去詮釋年輕人張揚、叛逆等行為,以尋找共同語言

    而后,在每一次活動與產品的介紹中,都以不同形式去展現產品的亮點。

    比如做金橘茶時,先是用武漢話配合金橘夸張的展現出茶飲的制作過程,然后在軍訓季以將原料人格外,編寫了一套金橘茶大閱兵的好戲。

    / 金橘茶 /

    推出烤奶時,為烤奶設計了專門的杯子,同時用烤奶不是火烤、潮流不跟隨等圖片設計,以傳遞出產品的特點。

    / 港式烤奶 /

    推燒仙草時,以老街燒仙草為概念,配合“喝老街仙草茶、逛香港石板街”這樣的具有詩情畫意的語句和可愛的卡通背身,讓傳統與潮流進行了一次結合。

    / 老街燒仙草 /

    產品同質化是飲品行業一直面臨的問題,除了用研發去修復經典飲品的裂縫外,讓其不斷升級外,用文化創作去突出每個品牌類似產品的特點,也是重要手法。

    肖亮認為,低價≠難喝這一概念要實現,首要任務就是要讓消費者認同其價值,能夠讓消費者感受價值的是產品品質,而能夠讓消費者愿意嘗試的則是價格和品牌所傳遞的概念是否與他們接近。

    所以,在價格與品質之間,隔著一個文化輸出,只有這三者結合才能產生高性價比的產品。

    如今對高性價比的需求不僅存在于學生市場,在品牌大量下沉的當下飲品時代,三、四線城市同樣有著巨大需求。

    這一理念,正是港飲之港3年間快速展店300多家的保障。而今年港飲之港在三、四線城市的門店,相比去年平均每個月增長5500元的業績,則是該理念是否適用最好的說明。

    —————END—————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快報精選 | 好原料點擊下方logo去了解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0587.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月5日 16:05
    下一篇 2019年1月5日 20:3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