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下員工管理的事情。
前幾天,一位學員很苦惱,因為疫情影響,今年生意比去年少了些,但員工工資沒有變,對員工其實已經很好了。為了激勵員工,提升業績,她提出了個方案,就是降低基本工資的比例,提高業績提成的比例,但同時縮短員工的工作時間。這個調整,也是很合理的,因為如果按照現在的業績算,收入差不多,如果后面業績上來了,會比現在更多。
但是有個別員工就不干了,一算賬,感覺不對勁,因為如果業績少了,業績提成就減少,收入就會隨之減少。
老板是準備首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如不行,她也做好了換人的準備。
說說我疫情期間店里員工的工資處理。二月三月因為都沒有開門營業,我們就是發的基本工資,沒有補貼和獎金。四月和五月,我們給員工發了特殊工資,就是特殊期間的特殊工資,收入比基本工資多,但是比去年平時少。
我們開了個會,告訴大家因為疫情影響,營業額沒有以前多,大家要共渡難關。這段時間大家更要積極主動想辦法提高業績,哪天業績恢復的差不多了,就按照以往的薪酬制度發放工資,大家的收入也就隨之恢復。大家都表示理解和支持。
6月初,我三個店的營業額都恢復到了大約八九成了,恢復得比我預期的快。我們也說到做到,開始給大家設定業績指標,回歸以往的激勵制度。不出意外,七月份店里的營業額就可以恢復以往的水平,大家也可以拿到正常收入了。
店員應該是和店鋪同呼吸共命運的,這個時候也是篩選有志向店員的好時機。
這個事,我們還可從工資角度來理解店員的激勵問題。我經常說,留住店員就兩個,一是收入要比別人高,二是要對員工好。但是收入高是有講究的,如果給一個固定的比同行高的收入,可能起不到激勵的作用,或者激勵作用就幾個月時間,時間一長就適應了了,覺得是理所當然了。原本的激烈作用不復存在,但是老板的支出還是一樣的。
高收入不是等于高工資,收入里面有一部分一定是要跟業績和表現掛鉤的,無論是叫提成,還是叫分成,還是叫獎金。。。形式不同而已。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員工和店鋪才是互利共贏的關系。
大家都知道華為員工的收入高,但如果看他們的明細就知道收入的絕大部分并不是工資,而是股權分紅,獎金,還有補貼這三項。這公司效益好,才有分紅,部門工作完成得好,才有獎金,最基層的員工如果沒有股份,也沒有問題,因為有補貼,到處奔波沒功勞也有苦勞。所以,華為里面的人就變成了一批批戰斗的狼。
開店的這些年,我深刻理解一點:攘外必先安內。就是員工一定要穩定,要有積極主動性,要能獨當一面。否則,生意真的做不好或者不長久,即使維持著,心也太累。很多老板喜歡把大部分精力花關注外部事情上,比如對競爭對手念念不忘,其實不必,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內部管理上,把握好自己能改變的事情,競爭對手該死的就會死,
。。重要公告:重要公告:重要公告。。
6月1日-18日加入社群的費用從168降為99,請點擊鏈接了解:加入開店社群,提高開店成功率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2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