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篇文章段老板說了他7次失敗的經歷,今天來盤點了他成功的店鋪,看看開成一家超高盈利的店鋪,是做對了什么,天時地利人和分別是什么。
我們學習就要這樣,首先知道“不要做什么”,這就是分享失敗案例的價值,然后知道“要做什么”,這就需要成功案例來啟發。只知道失敗案例,并不會讓你走上成功之路,而成功案例卻可以告訴你,此路是通的。
今天分享一下我開成功的兩個店:
財大北苑店
這個店是2017年6月去找的檔口,位置在北苑梧桐餐廳三樓6號。5號,6號常年空著,沒有人接手,稀里糊涂的我們就在這個位置開始了我們的開店生涯。
我懂營銷懂市場,但是不會干活,表弟也沒有經驗,但是他肯學肯干。那時我們都是沒有退路的人,我剛結婚已經辭職,而他媳婦馬上要生小孩,可以說開這個店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背水一戰。最后,這個店成功了,還一直活到了今天。
這個店能活下來,并且生意越來越好,我總結以下幾點:
1.兩人都沒錢,所以開店花的一分錢都是小心翼翼,能省則省,省下來的都是利潤。所以,開店需要合伙人目標一致,看重成本。
2.兩人剛開始開店的時候都是自己干活,沒有額外人工費,不存在虧錢一說,只有多掙少掙的問題。人工有時候比房租貴的多,開店要重視人工。
3.開店前期舍得花錢,原價16,第一天賣8塊錢,第二天10塊錢,第三天12塊錢,第四天14塊錢,然后一直維持在14元,做加一元送可樂的活動。那時候沒算過成本,但是活動結束后月營業額基本維持在8萬左右。我一直覺得一開始不要太在意利潤,一天賣50份,每份省2塊錢成本,不如等做到一天500份,再來每份節約1塊錢的成本。有舍才有得,酒香也怕巷子深,先要把知名度和口碑做起來。
4.合伙開店需要利益綁定,最好有一個人能拍板,避免理念不合,分道揚鑣。
5.不斷打破自己的上限,一開始覺得一天3000到頭了,后面做到5000感覺應該到頭了,沒想到最高一天能做一萬多。與其否定,不如積極思考怎么做。別人能做到,理論上我們也能做到,大家都是普通人。
6.多嘗試,不要自我設限。一開始覺得店里忙,不想做外賣,后面發現只有做了外賣才能拉高營業額上限。外賣成了我考慮一個位置能不能做的加分項。
我第二個成功的店,西林店
2020年1月簽的合同,5月才開業,7月放假。營業兩個月還是掙了一點點,于是一開就是兩年半,平均一天也要賣三百多份。
這個店對我有什么啟發?
1.這個時候出餐已經標準化,我找了個小兄弟幫我干了兩年,工資從3500一直加到了5500。一個店如果有穩定的員工更容易成功。
2.合伙人的媽媽幫我們看著店,如果老板不在需要一個信得過的人進行日常管理,一個負責任的店長可以創造很高的價值。
3.對優秀的店員要舍得給錢,不然誰給你好好干,我們這個店三個人做15萬的營業額,三個人工資加起來1.5萬,有舍有得。
4.及時解決店里的困難,生意太好了以后,我們就從外賣店備菜送進去,減輕了店里的工作量,店里就以售賣為主。所有的問題最后都是老板的問題,不要逃避。
5.最主要還是選對人群,選對位置。位置雖然是整個食堂最角落里,但是整個食堂入口處和大餐都是大排長龍的。大水池有水,小水池才不會干。
開一個成功的店,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是什么?
九月開學是學校人數最多的時候,大一的學生是最值得投資的人群,一吃就是四年。一些產品是有季節性的,比如麻辣燙什么的冬天銷量往往更高。
地利是什么?
我常說的顧客到店成本,宿舍離店的步行距離。人流動線,入口的消費欲望高于出口。利于顧客就是利于自己。
人和是什么?
能和員工協作共贏,深受顧客喜愛,得到家人朋友員工的支持都是人和。
開店很難,我有過很多失敗的經歷,以后也可能還會失敗很多次,我分享自己的經歷不是為了博取同情,這世界不會同情弱者。
我只希望我的分享能讓一些人避免走一些彎路,哪怕只有一個,那我覺得我的分享值了。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9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