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火鍋店外擺,究竟有沒有優勢? ? 火鍋餐見探訪了一些店后,來聽聽老板怎么說。“今年的外擺,比以往來得更早一些”


外擺是好事,憑空增加了營業面積,還不收費,有些地方鼓勵外擺,以便讓城市快速恢復煙火氣。
?
外擺要是生意好,羊群效應會非常明顯,人氣越旺,排隊的人就越多,換言之,外擺是個活招牌,顧客大老遠就能看到餐廳的生意情況,早早地在內心就做了判斷。
?
當然,外擺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
◎社區店外擺
?
趙老板在河南周口市開了一家海鮮火鍋店,附帶著做些地方菜,餐廳面積300多平,外擺非常生猛——門前的空地可擺50多桌,這家餐廳是在一個院子里,空地尚未開發,可隨意擺桌。
?
由于地況復雜難尋,加上門口有綠化帶遮掩,招牌又在花木掩映里若隱若現,直接勸退了大部分顧客,有些人兜了幾圈、打了幾通電話后,只得作罷。
?
所以,趙老板時常會面對空空如也的外擺發呆,“我估計撐不到夏天了,這個店,我投了有五六十萬,因為疫情,陸陸續續又追加了三十四萬,以前做銷售掙的錢,全砸里面去了。”
?
趙老板的妻子則常在魚缸前逡巡,遇到呼吸困難、翻肚的魚,她也會及時撈出,她認為,“生意再差,也不能讓顧客看到死魚”。
?
雖不能說“選址定生死”,但至少定了一半的生死。
?
◎露天夜市有點野
如果說空空如也的外擺,是實打實的賠錢,那么胡老板則稱自己的店是“虛假的繁榮”。
?
胡老板在鄭州新密經營著一家重慶火鍋店,因為當地人愛吃燒烤,他也上了燒烤,新密的餐飲業態不似鄭州,管控并不凌厲,負責燒烤的工作人員經常在露天下燒烤,香味發散,可謂“招牌未見香先聞”。
?
燒烤自然要配酒,有酒就得有下酒菜,冬天只做火鍋,后廚兩個人就能忙開(200平左右的店),如今外擺,又請燒烤師傅和又招涼菜師傅,服務員還得多占用兩個(服務外擺顧客),人工成本很高。
?
胡老板說,很多顧客都是回頭客,送菜、送酒、打折、抹零,甚至掛賬的現象都時有發生,又不是在大城市,定價還不敢高,毛利率能到55%,就謝天謝地了,“看似熱鬧,我根本沒賺幾個錢”。
?
◎因為煙火,所以人間
?
被逼做加法的情況,胡老板絕非個例,很多餐廳為了迎合顧客和市場變化,都喜歡做加法,他們的思維是“顧客喜歡什么,我就賣什么”。
?
然而,這樣造成的結果往往是,顧客漸漸模糊你的定位,到最后,完全不知道你究竟是做什么的了,虛假繁榮的下一步,通常是“品牌無亮點”,再下一步,連虛假的繁榮都沒了。
?
火鍋餐見走訪了幾個火鍋老板,有些火鍋老板認為外擺比較適合有料火鍋,如果無料,多少得增加點產品,如炒雞、炒蝦尾、燒烤之類,干巴巴一口鍋,氛圍感不足云云。
?
這個說法就有點迷信了,只要餐廳原本生意好,外擺也一定好;原本生意差,外擺也救不了店。這跟品類無關。
?
成都有個“付一八火鍋”,主打重慶火鍋,一開業就上外擺——筒子樓實在地方太少,并且生意一直很火爆;
?
還有之前火鍋餐見報道過的“胡慶一老火鍋”,也是主打重慶火鍋,一年四季外擺(冬天搭棚生爐子),人氣旺得不行。
◎一年到頭外擺的付一八
可見,生意不佳,不能把責任推到品類頭上,還得向內求因。
?
當然,外擺除了選址、定位、性價比之外,還要注意風險。
這兩天成都刮大風,很多火鍋店的外擺棚子都被吹得搖搖欲墜,服務員們拼盡全力穩住柱子,頭發被吹得散亂,衣衫也被吹得不整,越努力越失態。
?
顧客這邊也搞不清狀況,不知道是風來了,還是地震來了,又是一陣妖風后,火鍋不吃了,錢也沒付,撒丫子就跑。
?
餐廳少賺幾個錢是小事,要是因為棚倒砸著顧客,就麻煩了。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80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