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吾老濕】如何給品牌起名字?兩條思路、三個方法!

    營銷學習社(yxxuexishe)寫作計劃第 17

    前幾天,看見小馬宋在公眾號寫了一篇關于如何給品牌起名的思路想法。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現在把握所思考的一些內容奉上,望對你們有幫助~

    說起名字對一個產品的重要性,我就想起了一部電影《颶風營救》。這是一部劇情緊湊、刺激,場面宏大、出手狠辣的精彩動作片。然而就是《颶風營救》這種看似自然災害紀錄片的名字給毀了,在我的電腦了躺了好久才無聊打開看的,沒想到居然超級好看。

    還有一電影就是《三傻大鬧寶萊塢》,一個絕好的勵志片起了一個腦殘的片名,吐血…

    言歸正傳,品牌名在我的營銷體系里是屬于品牌形象里面的,與品牌LOGO密不可分。品牌名字的差異化設計,也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品牌名設計主要是這兩個思路:

    一、降低傳播成本

    小馬宋說一個好的名字值一個億,這當然有點夸大其詞,也無法考證。但一個品牌名字起得好,確實能幫你降傳播成本、省下巨額的廣告宣傳費。

    你比如說最近瓜子二手車和優信二手車,這兩個名字,顯然是瓜子二手車更好記、也更容易傳播。但你要說瓜子比優信,差距一個億,顯然沒那么夸張。至少優信二手車這個名字不也被記住了嗎?

    但,試想一下,如果瓜子二手車和優信二手車不在電視上、互聯網上投放廣告。這兩者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那么,怎么樣為品牌起一個好名字呢?

    小馬宋和華與華的創始人認為好的品牌名就是能夠降低傳播成本,讓你的品牌名成一個自傳播者,所謂好的創意自己會跑,相應的好的品牌名也應該自帶傳播屬性。

    傳播成本包括識別成本、記憶成本、轉述成本、搜索成本四大方面。

    識別成本就是你第一眼看到這個品牌名,是不是容易能看的懂。

    記憶成本就是你看了這個名字之后,你能夠記住多久?

    轉述成本就是當你在向他人轉述這個品牌的時候,是不是一句話解釋完畢,不需要多費唇舌詳細解釋,也不會給人造成歧義。

    搜索成本就是你打字輸入的時候困難嗎,

    想象下這樣一個場景:

    A:“我今天試騎了一下OFO共享單車,體驗還不錯?”

    B:“你說什么?什么共享單車?歐什么歐?”

    對于一個沒有見過OFO的人來說,當你向他推廣OFO時,就會有阻礙,會讓你多費一個口舌,解釋OFO是什么。就連我在打OFO時,還要切換中英文,你可就知道這一名字有多不適宜傳播了。

    傳播這一塊研究很透的是華與華方法,甚至有點矯枉過正的感覺。

    ,

    二、提高品牌溢價

    不可否認的是OFO名字從傳播成本上來看,相比摩拜,更難于傳播。

    但是OFO這個名字真的不可取嗎?起名的時候創始人會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嗎?我想不盡然。OFO的創始人考慮的應該不是這個名字適不適于傳播,他們考慮的是品牌溢價。

    但我們深入想一下,共享單車本身就是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也就是說單車本身是一個產品,但同時也是移動的廣告載體。所以你基本上不會看到共享單車的硬廣,不會像瓜子二手車與優信二手車、王老吉與加多寶這種的廣告轟炸。

    既然一出門就能看到產品,看到廣告,意味著你不需要著重考慮傳播成本,就沒有那么重要了。這時候如果你的名字能夠為品牌帶來形象上的溢價,傳播成本這一塊也是可以妥協的。

    另外,如果從傳播成本是那個考慮,小鳴單車、小藍單車>摩拜>OFO,但如果從品牌溢價,給消費者或用戶帶來的形象上考慮,摩拜=OFO>小鳴單車、小藍單車的。

    喜歡取一些復雜的、不適宜傳播的產品,大多是女性產品,比如女性使用的服裝、化妝品、包、鞋子等等品牌都是英文名。為啥?因為女性使用東西不僅僅是為了實用,更多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形象。

    分析到這里,我們要思考的一個問題是:現在我要給我的品牌命名,到底是走傳播成本低的這一條道,還是走提高品牌溢價的獨木橋?取決于什么?

    取決于價格嗎?似乎不是,小米手機的價格比蘋果要低很多,但小米和蘋果從名字上看沒什么區別。

    取決于人群嗎?產品是大眾化的就要取通俗易通的名字,產品屬于小眾的取高逼格的名字?似乎也不通。因為蘋果這個名字顯然不夠高逼格,但實際上蘋果的產品確實帶給人一種逼格的感覺,使用蘋果的人就是比用小米的人多一份優越感。

    這就回到了上面“提高品牌溢價”的這一思路,到底一個名字能不能帶給品牌額外的溢價?能不能帶給消費者一種心理上的優越感或者形象上的提升。

    我的答案是:不能。這樣說可能太絕對了,或者說一個名字能給品牌帶來的溢價并不大。

    上面,我分析了共享單車的命名,我說過從品牌名字上看,摩拜=OFO>小鳴單車、小藍單車。但其實這是一種假象,或者說名字給人的心理上造成優越感、帶來逼格是假象。

    我們覺得摩拜更時尚、更有范、更有形象,是因為摩拜單車本身的設計給我們造成這樣的感覺的,是產品本身讓我們感覺很酷、很時尚、很潮流,再配上具有時尚感的品牌名才讓我們感覺形象上的提升。

    不信你試著想象一下,你把摩拜的名字刻在小鳴的單車上,你不會覺得“刻著摩拜名字的小鳴單車很酷”,因為小鳴單車的設計無法承載形象上的提升。

    所以,在品牌起名時,主要考慮的是降低傳播成本,品牌溢價不是一個名字能夠擔得起的,品牌的溢價是你的產品以及服務才能支撐的起來,名字作用不是很大。

    既然,起名字主要考慮的是要能夠降低傳播成本,起名字的技巧也有很多,網上一搜一大把。

    這里我講三個品牌命名的方法:

    1,具象化的事物/名詞+(品類)

    小米(具象化的事物)手機(品類)、小狗(具象化的事物)電器(品類)、瓜子(具象化的事物)二手車品類)、天貓(具象化的事物)商城品類)、大象(具象化的事物)安全套品類

    老板(抽象化的名詞)電器品類)、天堂抽象化的名詞)傘品類)、茅臺抽象化的名詞品類)、黑人抽象化的名詞)牙膏品類)等等

    螞蟻金服、阿里巴巴

    2,口語化的詞

    康師傅、今日頭條、一直播、得到、大眾點評,滴滴打車品類)等等

    3,數字+具象化的事物/品類

    三只松鼠、六個核桃、一個、58同城、361°、360瀏覽器等等

    通俗易通、適宜傳播的名字主要還是利用我們頭腦中已有的、熟悉的事物直接套用在品牌的命名上。當然,這只是品牌命名考慮的一個方面而已。

    文章作者微信:wzmin-

    知乎賬號:吾老濕

    不跟熱點

    不寫標題黨

    也無法寫出100000+

    用心的思考,認真的寫作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營銷學習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9146.html

    (0)
    上一篇 2017年4月23日 22:39
    下一篇 2017年4月24日 05:5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