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0日 No.775
1
你嘗試過用兩個月來學習和休息嗎?
我剛剛嘗試過,學習一時爽,一直學習,一直爽。
你也別說沒有,肯定有過。
那就是上學時候的寒暑假,每年都有好幾個月的時間。還有那些噩夢般的寒暑假作業。
那個時候,似乎并沒覺得寒暑假有多么快樂。
但現在回頭想想,那是真爽啊!
2
前幾天讀者問我,為啥他總是后知后覺。
雖然他沒說什么事情,從他的文字里,我似乎能看到他有點懊悔,為啥當時沒有看明白。
我說,這是好事情,這是進階的體現,當時沒看明白,現在看明白了,說明長了智慧,腦袋更聰明了。
那為啥有些許懊悔呢?
還不是因為知道的晚了,如果早一點知道,會比現在更好嘛。
3
那么問題來了,如何能夠更早的知道,如何能夠減少這種“后知后覺”,甚至能做到“先知先覺”呢?
依照我的經驗,有兩條必要條件,注意,這是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
這意味著,想要做到先知先覺,必須要有這兩點,但并不意味著,有這兩點,就一定會“先知先覺”。
第一條,是成為一個好之者;
第二條,是遇到一個好老師。
①、成為一個好之者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孔子說,懂得學習的人,比不上喜愛學習的人;喜愛學習的人,比不上以此為樂的人。
這是人對于學習的三種態度。
知之者,知道一些知識,而學習這些知識,是不得已而學,比如說,“不學沒辦法啊,要不然被淘汰了”,說這種話的人,就是知之者,是“被逼的”是無奈。
好之者呢?有追求,有目標,能主動學習,希望自己能夠更進一步。你身邊一定有這樣的人。
那為啥說,先知先覺,要先成為好之者呢?
請你注意了,這兩種人最大的區別在哪?是不是在“主動性”?
只有一個人有了主動性,愿意主動去鉆研琢磨,才有可能先了解事情的本質。
而樂之者,以學習為樂,享受知識,享受學習的過程,他愛這件事情,享受學習,享受知識,這是非常高的境界。
譬如說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吃飯連碗筷都沒有,住的極其簡陋,別人都覺得這那受得了,但顏回依舊不改學習道的樂趣。
這境界太高了,所以咱退一步,至少成為一個好之者。
②、遇到一個好老師
一個小胖孩,正要拿一塊泥巴扔向同班同學。
此時恰好校長路過,制止了這個小胖孩兒。
校長對小胖孩說,“放學后去我辦公室等我”。
小胖孩心想,這下闖禍了,要被叫家長了,晚上這一頓胖揍,可能免不了了。
放學后跌跌撞撞的走到了校長辦公室門口,等著校長。
沒多一會,校長來了,招呼小胖孩進辦公室。
坐定之后,先拿出了一顆糖,說“這是獎勵你的”。
小胖孩愣了,啥意思?
校長說,我讓你來我辦公室,你按時來了,而我遲到了,你是個守時且尊敬師長的孩子。
緊接著,校長又拿出了一顆糖,說“這個也是獎勵你的”。
小胖孩被剛才那顆糖甜的還沒反應過來,又接了一顆糖。
校長說,剛才我調查了一下,你之所以拿泥巴砸同學,是因為那個同學欺負女生,你這樣的行為叫做見義勇為,所以再獎勵你一顆糖。
孩子到這都感動的哭了,說校長我錯了,我以后不拿泥巴扔同學了。
這時候,校長又拿出了一顆糖,說“別哭別哭,你看你能認識到錯誤,并能夠改正,我再獎勵你一顆糖。我的糖發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回家去吧”
看完這個故事,啥感想?
是不是覺得“我怎么沒遇到這么好的老師”,“我家孩子咋遇不到這樣的老師”?
嗯,我看完之后,也是這么想的。
但你要知道,這個校長,是咱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師。這可不是誰想遇就遇到的。
那咋辦呢,在哪里遇好老師?
我這有現成的答案,這是一個來自兩千多年前的答案。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就這?”
就這!
你注意看,上面陶行知老師的那三顆糖,實質上是在干啥?
是不是在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是不是在“擇其善者”?
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因此,每個人都可以為師。而且,每個人都是好老師。事情樣子都做出來擺在你面前了,這不是好老師嗎?
因此,最主要的,是需要我們能夠“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當你能做到這一點的時候,你壓根不需要期待遇到陶行知老師,因為在你生活中遇到的每一個人,他們都可以是“陶老師”。
你看,這第二點,叫做“發現好老師”更為貼切
4
你看,就這么簡單,只需要做到“成為好之者”,“遇到好老師”
其實,成為好之者,似乎并不那么難,畢竟,只要我們稍微的轉變成積極心態,就很容易變為好之者。
而難的,是“發現好老師”。
發現好老師難,并不是因為好老師少,而是因為我們的眼光,很多時候并不聚焦在別人的優點上,而是在別人的缺點上。
我們更多的時間,都在“挑毛病”,畢竟,批評人是最簡單,且不用學都會的技能。
老師就在那里,一直都在,而能否看到,只取決于你愿意看到什么。
當你具備這兩項技能的時候,大概率你就已經能做到“先知先覺”,很多錯,就可以不犯了。
5
今天是教師節,在這感謝每一個人,你們都是我的好老師。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