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的火鍋店叫蜀芳珍,位于甘肅省張掖市,
是他父母23年前一手創辦的,
最開始只有10張桌子,
20年來發展到3家連鎖店。
張飛接手后,對蜀芳珍進行了一些變革,
門店生意越來越好,
趁勢又發展出胖哥火鍋和漁香生火鍋兩個品牌,
現在他主抓運營宣傳,母親管財務,
父親負責店面裝修,三人分工明確。
第一招:
搭好流量池,會員從2萬漲到6萬
蜀芳珍走的是“干鍋+湯鍋”模式,
顧客吃完干鍋,再換湯鍋涮菜,
既滿足了西北人對肉的需求,價格也便宜,
甚至影響當地90%的火鍋店都加入干鍋。
干鍋還有一個優勢:做外賣。
“每月外賣能做到1000多單,遇到陰雨天,
1天能出個300單不成問題。”
他說,外賣和堂食對產品要求是有區別的,
在做法、時長、包裝上都有講究,
目前這已經是第五代外賣包裝了。
▲團隊常用短視頻,來記錄日常工作
外賣能做好,主要也在于有粉絲流量做支撐。
張飛接手之前,蜀芳珍20多年只積累了2萬會員,
他接手后短短4年,會員就漲到了6萬。
怎么建立流量池?他有三個經驗:
第一,降低會員入會門檻,
除了傳統的儲值成會員,
比如掃碼點餐,參與某個營銷活動,都可以成為會員;
第二,完善會員權益,
比如,會員可以用積分兌換菜品酒水,
擁有生日特權,享受包廂布置等生日服務;
第三,持續會員管理、營銷,
根據消費能力,實施不同策略。
如消費能力強并積分多的,而且品質比較高,
這部分會員會做專門維護,
比如拉到微信群,不定期在微信群發一些紅包,
搶到紅包的,通常是6.66或8.88元,
會享受一個優惠特權,到店送菜品或贈送飲品。
現在光微信群已經積累1500多個高活躍度粉絲。
針對新顧客,主要做小額儲值。
顧客結賬時,
手機上會根據其消費金額彈出相應優惠頁面,
比如,顧客消費金額是100元,
就會顯示“充120元,送20元”,
大部分顧客都會選儲值,
結完賬后,卡上余額仍有40元。
這樣會員卡上會經常有少量余額,
對增加復購率很有效果。
目前蜀芳珍有三個額度讓顧客選擇,
充的越多,送的越多。
每年做兩次大型充值活動,
“儲值三倍,當餐免單”,
每次活動只有4、5天時間,
所以顧客儲值的欲望非常強烈,
比如今年五一期間做這個活動,單店儲值就突破了40萬。
除了營銷,
平時也會根據節氣和顧客生日跟會員互動,
頻次和內容都有細致的研究總結。
第二招:
清晰用戶畫像,用大數據做決策
談話中,張飛提及最多的就是數據管理,
“在推行數據化方向前,和父母分歧也比較大,
后來看到結果,感覺還是很實用的。”
而數據管理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用戶,通過數據清晰用戶畫像,
年齡分布、消費頻次、消費喜好等,
他們3個品牌共同一個收銀系統,
數據都是共享的,
可以很精準實施營銷活動,
比如針對90、95后,
會推送胖哥火鍋的優惠券,
針對70、80后顧客,
推送漁香生、蜀芳珍優惠券。
比如,在店里上奶茶產品,
根據每個店的用戶畫像,定產品和價格。
甚至比如說,會員在城市南面比較多,
下一步就會選擇在南面開新店,
試錯率也更小。
其次是產品,根據銷售數據每月出報表,
報表上,會有4個排行榜,
利潤好,賣得好的,
利潤好,賣得不好的,
利潤不好,賣得好的,
利潤不好,賣得不好的,
根據這些,每月基本都會調整菜單,
如:會把利潤高的提到前面,
淘汰利潤差賣得不好的。
進一步說,所有產品能算出凈料率,
(加工后可用原材料重量÷加工前原材料總重量×100%)
基本上,產品成本價目表一目了然。
現在門店有紙質菜單和電子菜單,
分別針對年齡大的人和年輕人點餐,
“以前產品種類非常多,大概100多項,
現在已經被精簡到不到100項。”
第三招:
用考核制度代替人情管理,按營業額拿工資
人員管理上,張飛說,父輩多是用感情管理,
而他現在更多用制度和考核激勵。
一方面,他完善了人事制度,
比如說事假、病假、婚假等等,
陸續建立了標準以及審批流程。
另一方面,調整了薪酬結構,
采用“底薪(3000元)+獎金”,
獎金跟營業額掛鉤,
比如說按照往年營業額的平均基數,
把這個店的營業目標定為60萬,
每超過1萬,
多發基本工資的兩個點,也就是60塊錢,
如果超10萬,多發600塊,以此類推。
店長和廚師長則沒有底薪,按營業額拿工資,
假如該店目標營業額是65萬,
沒有完成,他們只能拿到保底的5000元;
完成的話,按目標營業額的1.5%拿提成;
每超出目標值5萬,提成增加0.2%。
比如實際完成70萬,店長工資為70萬x1.7%…..
這種機制下,店長經常能每月拿2萬多。
第四招:
多品牌發展,覆蓋更多客群
前文提到,張飛共經營3個火鍋品牌,
主要是為了覆蓋更多客群、場景。
客單60元的蜀芳珍火鍋,是700平的大店,
有3家店,主攻家庭聚餐。
客單40元的胖哥(成都老火鍋),200平。2家店,
客群主要是90后,翻臺率最高能達到4。
漁香生,是客單80元左右的海鮮魚火鍋,
屬于中高端消費,商務宴請最多,包房經常不夠用。
“消費者今天想吃牛油火鍋,就會到胖哥,
想家庭小聚餐,會到蜀芳珍,
要是請領導吃飯,就可以去漁香生,
產品定位不一樣,消費人群也不一樣。”
張飛的經驗是,在一二線城市,
適合集中打一個品牌,多開門店,
但在四五線城市,更適合多品牌、多品類。
在當地,他們自有小型配送中心,
統一集中采購、配送。
門店下單就像在淘寶一樣便捷,
早上10點和下午4點各配送一次,
一是門店庫存小,保證產品新鮮度;
二是降低浪費損耗,保證毛利率。
▲蜀芳珍很多菜品,直接從成都發貨
第五招:
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新事物
作為“餐二代”,張飛對自身要求很高,
每年都會外出學習10多次,至少去4次成都,
也會帶著店長廚師長,去學習新產品、新營銷,
早上8點到晚上11點,他一定會在店里守著。
招不到合適的美工人才,他就自學PS,
自己做宣傳海報,做公眾號推送,
今年還專門學習了靜物攝影,
只為了拍攝更好看的菜品圖片。
▲圖片來自張飛的朋友圈
“我這個人特愛吃,當地只要新開餐飲店,
我肯定去,看產品,看服務,看盈利能力,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學習別人的長處嘛。”
看到張飛的店生意好,也有很多人談加盟,
但張飛有3個要求:
第一,必須干過餐飲,否則教育成本太高;
第二,必須能接受員工收入比你高,錢少沒人愿意給你拼命干活;
第三,必須有70%精力投入到店面上。
最后
在張掖,700平以上的火鍋店有50多家,
23年經久不衰的就這么一家,
不單單靠的是產品和口碑,
更是借助大數據的科學決策和系統管理,
以及老板與時俱進的學習力。
希望這個餐二代的做法能給老店經營一些啟示,
尤其是會員管理。
餐見君采訪過數十位低線城市的火鍋老板,
發現越是小地方,會員消費越活躍,
可能因為人口流動性較差,
受圈子經濟影響,消費者對品牌有一定忠誠度,
所以,鼓勵儲值非常奏效,
穩定會員消費是多數老板的殺手锏,
一般只要會員消費占營業額30%左右,
這個店就幾乎沒有淡季。
餐見成都
對話創始人
深度游學
報名正在進行中
秋高氣爽,掃碼約起學習吧↓
掃碼報名
往期精選
火鍋店做好這8個細節,顧客下次還要來
每天流水超4萬,這家火鍋店靠抖音爆紅!
時下全國最火的30家火鍋店,都長什么樣?
驚呆了!海底撈為什么開一家粉色火鍋店?
請岳云鵬代言上熱搜,明星代言餐飲真的香嗎?
《2020中國火鍋業趨勢洞察》:60-90元是主流……
讓顧客主動傳播,自帶流量的新品都怎么來的?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1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