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6日 | 第[772]篇原創
作者 | 張大寬
來源 | 餐謀張大寬(ID:dkxy029)
轉載授權請聯系(ID:BG9FBG)
對手不一定有你想的強
–張大寬
1
今天慕名去了一家“網紅面館”。
新店開業沒多久,上次轉的時候,看到快開業,還略微有點期待。
進店之后,直接點了他家墻上菜單的第一個面。又要了一瓶冰峰,就坐在位置上等叫號。
剛落座,聽到喊192號,我拿到的是195號。
一邊喝冰峰,一邊用學習機看書。
不知不覺,一瓶冰峰喝完了,我看了一眼表,又看了一眼票。
15分鐘過去了,面還沒上來。。。。
店里有多少人?大概做了十幾位,總共也就三十多個座位。
這十幾人,只有兩桌是等餐的,其他的都正吃,或者吃完了。
2
又過了兩分鐘,終于聽到叫號了。
過去端了面過來,犯了難。
咋呢?
面攪(拌)不開。
碗太小了。
注意,我說的是碗太小了,不是面太多了。
如果稍微不小心,碗里的辣椒就會被帶出來掉到桌子上。
我看了看旁邊的顧客,也都很“小心”。
即便這樣,也有弄到桌上的,總之攪拌面的過程,甚是狼狽。
經過一番努力,終于把面拌的差不多了。
味道,在關中這個“遍地面館”的地方,中規中矩。
不算多好,也不算差。
3
在拌面的過程中,我差一點因為不小心,把冰峰瓶子打碎。
咋回事呢?
西安餐飲店里面搭配堂食的冰峰,大部分都是玻璃瓶。
我前面不是要了一瓶冰峰嘛,面端上來的時候,我就把瓶子往邊上挪了一點。
拌面的時候,左手扶著碗,左胳膊就很自然的搭在了桌邊。
這一搭,桌子“咯噔”一下,冰峰瓶子,也跟著“咯噔一下”。
幸虧我眼疾手快,右手抓住了瓶子,才避免了“碎瓶”。
很明顯,這個桌子腿不平,很可能是底下的橡膠墊片丟了一個。
對于新店來說,出現這樣的問題,多少有點說不過去。
一來是桌椅到店之后,肯定會有查驗環節,就為之后要看看有沒有問題。
其次,每天服務員都要擦桌子打掃,他們應該也很清楚桌子平不平。
從這個細節來看,員工并沒有覺得桌子晃動是什么問題。店長(老板)也沒有檢查或觀察到這樣的細節問題。
也許你也會說,這問題不大。
但,請你想象一下這樣一個場景。
顧客倒了一碗熱面湯,正放在桌子上涼,這時候面上來了準備開吃。
胳膊剛往桌子上一擔,面湯灑了,濺到了衣服上,留到了褲子上。
衣服濕了都是小事,萬一把人燙傷了呢?
冰封瓶子掉地上打碎了,玻璃碴子扎到顧客,扎到小孩咋辦?
這種安全事故,但凡出了都是非常麻煩的。
而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只需要檢查一下桌子穩不穩就成。多簡單。
4
一碗面二十多塊錢,在西安不算便宜。撇開口味不說,用餐體驗上很一般。
用餐體驗一般,點餐體驗,同樣很一般。
沒有紙質菜單,墻上寫著各種面類,林林總總二十多樣,第一眼就是選擇困難癥。
除了順序以外,沒有推薦,沒有招牌,沒有主打。
我進店就直接點了菜單上的第一種面。
一般來說,即便沒有招牌,在設計菜單的時候,經營者也會默認第一位是招牌。
畢竟,有金子都愛往臉上貼嘛。
但,我這么想,不見得其他顧客也這么想啊?
看了滿墻的這個面,那個面,選擇太多,顧客也會“蒙圈”
作為一個與西安本土面有區別的品種,無論在發源地做的多棒,其他連鎖店做的多好,來到外地,來到新開店的這個區域,同樣也要像王婆一樣,說說自家的優勢,才更容易被接受。
還是那句話,你不說,別人就不知道,不知道,就沒法買“賣不好”,最終吃虧的,還不是花了幾十萬上百萬開店的你嗎?
5
今天文章里說的都是缺點,所以我隱去了相關的信息。
這家店到底是誰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家店展現出來的問題,很可能也是你正有的問題。
例如,作為快餐的面館,上面速度慢,這就是很大的問題。
是搟面的速度慢,還是下面的跟不上,還是澆頭做不出來,還是傳菜有障礙。
這些,都是運營的細節。
面館的客單價相對不是太高,要追求高營收,就需要上菜快,撤桌快,翻臺快。否則天花板特別明顯,很難突破。
而這家店,在店里人不多的情況下,將近20分鐘都上不了面,這是一定有問題的。尤其是這種“蓋澆面”,用這么長的時間,很難保證翻臺率。
而在點餐的環節,同樣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提前準備好招牌與推薦,新顧客來了,不用多說,直接按招牌走,在距離顧客盡量近的地方,設置方便好看的菜單,幫助顧客盡快做決策,省下彼此寶貴的時間。
這,都是提高效率,提高利潤的細節。
可即便這么簡單,還是有很多店沒有做到,做的不好。
同志們,朋友們,這些,都是錢啊。
6
從顧客進店,到顧客離店,這是一個完整的用餐體驗地圖。
把這個過程,從頭到尾捋一下,看看哪些環節可以調整到更好。
不斷的去優化,你的競爭力就會越來越強,你就比對手做的更好,你的結果,一定會比對手更好。
只要你愿意做的更好,別擔心,競爭沒有你想的那么激烈。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