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2日 | 第[760]篇原創
作者 | 張大寬
來源 | 餐謀張大寬(ID:dkxy029)
轉載授權請聯系(ID:BG9FBG)
多讀幾遍
–張大寬
1
即使不喜歡現實,也要接納現實
人們不喜歡聽到不好的消息,也不喜歡處在與預期不相符的環境中。
但,現實的情況,是“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
換句話來說,就是我們一生中絕大多數時候,是處在“不喜歡的現實”中的。
有不少創業者,在創業之前,懷揣著的是滿心的美好。
但真正動手之后,才發現,那些美好,只出現了兩天,一天是開業那天,另一天是轉讓完成后的那天。
在這個過程中,幾乎天天都是不喜歡的現實。
如果你也是這樣,別糾結,也別焦慮。
本·霍洛維茨,投資過Facebook、Twitter、Skype,是諸多硅谷新貴的創業導師。
只看這個頭銜,就夠厲害的吧,這不是我們普通創業者可比的。
就這么厲害的人,他在《創業維艱:如何完成比難更難的事》一書中說:在擔任CEO的8年多時間里,只有3天是順境,剩下的8年幾乎全是舉步維艱。
厲害如他,也都是如此,我們處在不喜歡的現實中,又有啥可奇怪與抱怨的呢?你說是吧。
所以,即使不喜歡顯示,也要接納現實。
2
如果餐飲不是有點難,那么每家店都會很賺錢
我們群里面,有三位群友,都身處帝都周邊二三百公里范圍內。
因為三文魚案板的問題,他們也受了不少影響。
大家都覺得,今年的餐飲是太難太難了。
的確,別說今年了,去年,在沒有病毒之前,餐飲也不輕松啊。
有多少人都說,2019是近10年最難的一年。
這些,都是現實,都是事實,我也都舉雙手贊同。
但是,反過來想想,如果餐飲不是有點難,那,每家店都應該賺到錢。
你說是吧。
世上哪有輕松的事情呢?
就算躺在床上不動,體內的元器件也沒閑著,都忙忙碌碌的在工作,都在克服各種你知道或不知道的困難呢。
昨天下午,康總的電話咨詢,我們聊了三個小時。溝通了一下近況,她最近在籌備新店,期間克服了好多困難,心態調整的也非常棒。
從18年底,到現在,我們合作的這一年半的時間。我有幸陪伴與見證了她這一路的躍遷。
從最開始在店里忙前忙后脫不開身,到后來能夠甩手做掌柜,再到現在開新店。
這其中要過多少關,斬多少將,但凡經歷過的人,都會知道有多難。
但她做到了,而且做的相當棒。
新店還在裝修,天天都有人發微信,打電話來問啥時候開業。
賺錢嗎?
還用問嘛,都網紅店了,能不賺錢嘛,這是必然的結果。
難,是現實,接受現實,接受困難,干就完了!
3
好的經營者,必須對過程感興趣,在這一點上,他們與心靈手巧的匠人沒什么大的區別
提到匠人,你會想起啥?
工匠精神?細心認真?
沒毛病,但請你仔細琢磨一下,這些形容的是啥?是不是過程?
認真細心是制作過程的用功。
在經營餐飲這件事情上,好的經營者,必須要對過程感興趣。而不是結果!
啥是過程?
菜品,服務,環境,做的夠不夠好?有沒有提升空間?如何提升?
渠道、價格、促銷,做的夠不夠強?能不能做得更好?如何更好?
這些具體的方法與步驟,就是過程。
啥是結果?
賺了多少錢,這就是結果。
試想一下,如果你家孩子的老師,只盯著學生的成績,沒考好的就批評,就給黑臉。
但從來不去分析,孩子考不好的原因是啥,如何改進,這樣的老師,你會愿意帶你家孩子嗎?
不會是吧。
那,再看看有多少餐飲的經營者,每天都是盯著結果,抱怨今天的收獲不夠多?卻很少去研究,在獲得收獲的這個過程中,有沒有什么問題呢?
所謂工匠精神,最重要的,就是把所有的經理,都投入到生產的過程中,去細化每一個環節,優化每一處細節。想盡一切辦法做好更好。
結果呢?
東西做好了,結果自然就好了。
我去過的那些生意好,且能夠持續好的店,無一不是在過程的細節上下了極大的功夫,才獲得了最終的好成績。
他們,與那些心靈手巧的匠人,沒有什么區別。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