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9日 | 第【583】篇原創
作者 | 張大寬
來源 | 餐謀張大寬(ID:dkxy029)
轉載授權請聯系(ID:BG9FBG)
社會責任獎
前兩天某藥酒企業,被某協會頒發了“2018年度履行社會責任明星企業”的獎項。吃瓜群眾們都驚呆了,竟然還有這樣的操作,跨省的事情才過去了多久?以為大家都忘了?咱不知道,咱也不敢問,所以咱也不敢瞎說,不造謠,不傳謠,這是在互聯網上表達觀點最基本的底線。大家都關心協會和企業之間的關系,而我對這個沒什么興趣,我感興趣的重點是這個“社會責任”是如何體現的,發獎的理由是什么,協會的評價標準是什么。但查閱了主要的信息之后,我找到了四個字“不便公開”。好吧,人家有自己的標準,不便公開,那就算了,別深挖了,看看致歉信就好了。雖然看不到協會的評選標準,但對他們的“具有社會責任企業”的認定標準,從從紅框里的文字,可見一斑。也許這是不少人的共識,只要做到這樣,尤其是多從事公益事業,一直被認為是很重要的承擔社會責任的標準。
企業社會責任
企業,是因社會分工而存在的。不同的企業,在社會上的職責不同。比如說制藥企業,他們的職責就是為社會研發生產藥品,讓人們遠離疾病。比如說快遞企業,他們的職責,就是為社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運輸服務,讓人們生活便捷。再比如餐飲企業,他們的職責,就是為社會提供放心可口的飯菜,讓人們吃好喝好。說白了,企業的本質,就是為社會決某一方面的問題,提供某個特殊的服務。而一家企業在某一方面解決問題越擅長,在某些方面創造的價值越大,就越被需要,也就有機會越做越大。說到這里,你應該也清楚了,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為社會解決問題,創造價值。“那為什么,那些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報道,更多的都是捐款搞慈善?”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和員工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還要承擔對消費者、社區和環境的責任,企業的社會責任要求企業必須超越把利潤作為唯一目標的傳統理念,強調要在生產過程中對人的價值的關注,強調對環境、消費者、對社會的貢獻。
不就是說,你搞企業的,都是純粹為了利潤而來的,你們以前都沒有關注過人,關注過顧客,關注過社會,都沒有為這些方面負責。哪個不關注顧客的企業能做強,哪個不關注員工的企業能持續盈利,哪個不關注社會的企業,能越做越大?他們做大了,做強了,有了利潤,不都是因為他們為社會做出了貢獻,為人們解決了某一方面的問題,為社會創造了價值嗎?就好比說我家門口的放心早餐,他們每天早上5點就出攤了,他們解決了附近居民吃早餐的問題,讓顧客們快速填飽了肚子,節省了寶貴的時間,這難道不是社會責任的體現嗎?企業把自己的主業經營好,創造價值,獲取利潤,這就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而那些喜聞樂見的捐款搞慈善,只是在履行責任且有余力時捎帶的事情。比如說開飯店的,四處捐款搞慈善,結果自己店里出了食安問題,把顧客吃出問題來了,你說這是有社會責任的企業干的事嗎?餐飲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讓顧客放心吃好
經濟學家任玉嶺教授提出,應從以下八個方面來確立我國企業的明禮誠信、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保護環境、文化建設、發展慈善事業、保護職工健康、發展科技。你看,這慈善事業,僅僅是八項中的一項。而第一項“明禮誠信”,則是企業經營的基礎,也是社會責任的基礎。明禮誠信,把自己的主業做好,并按照相應的法律法規做好其他的幾個方面即可。而對于餐飲企業來說,社會責任的體現,就是讓顧客放心吃好,解決顧客用餐的問題。尤其是對中小餐飲企業來說,把飯菜做好,讓更多的顧客來,提高盈利能力,多賺錢,多納稅,多消費,在有余力的情況下再去捐款做慈善,別本末倒置。讓顧客放心吃好,說起來挺簡單,但做起來可不容易,這也正是顧客最根本的需求。能把這個做好,就已經是明星企業了。把你的社會責任負好,讓顧客知道,讓顧客多來,多賺錢。協會發不發獎的,不重要,能讓你的顧客認可你,支持你,讓你成為能夠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擔負更多責任的餐飲企業,更重要。
深度學習| 充分支持 |深度鏈接
加入2020年付費讀者群 點擊閱讀原文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別做閱讀者,要做行動者
●分享這篇文章,與對的人共享價值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