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美食金融服務平臺筷來財日前宣布,針對連鎖餐飲的供應鏈金融服務額累計突破10億元,服務餐飲企業超過30個城市的60余品牌(年營業收入規模超過55億元)、1200家門店,服務供應商則覆蓋16省42個城市的近500家。供應鏈交易品類囊括了餐廚用品、酒水飲料、米面糧油、禽蛋肉類、水產凍貨、新鮮果蔬、調味料品等餐廳日常經營所需的全品類。
筷來財部分合作餐飲企業
業內專家分析,無論是平臺服務額、服務客戶數、覆蓋區域、以及行業影響力,抑或是帶來的產業價值和創新價值,筷來財平臺都穩坐行業領頭羊地位,已經成為國內餐飲食材名副其實的“最大金融買手”。
據統計,提供給餐飲供應鏈的10億資金中,用于購買水產凍貨的達3.5億,禽蛋肉類2.9億,蔬菜1.1億,酒水、調料、米面糧油及其他用品2.5億。其中購買金額最高的單品是小龍蝦,超過1.3億元。
筷來財平臺供應鏈資金服務品類占比
“真正的供應鏈金融必須真正深入供應鏈,給供應鏈上中下游的所有參與者創造新的價值,從而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 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助理、金融創新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顧煒宇稱:“筷來財的核心價值在于,一是創新的解決了餐飲企業資產金融化的難題,二是通過連接與共享的方式,為供應鏈上的各方創造了價值。”
一直以來,由于餐飲企業缺少金融機構認可的抵押物、財務管理不規范、經營者自身缺少征信數據等原因,造成了餐飲企業金融信用缺失,融資少、慢、難、貴。2015年,筷來財平臺因需而生,提出以餐飲提供的美食為著眼點的美食金融和餐飲供應鏈金融概念,成為國內第一家避開傳統貸款思路、從餐飲企業實際需求和業務特征切入的餐飲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
事實上,資產標準化和大數據征信是餐飲企業融資面臨的最大難題,筷來財平臺的核心價值是圍繞大數據,通過連接、共享,重構價值鏈和商業信用體系,讓供應鏈上的相關參與者獲得新價值!
對餐飲企業來說,通過實現資產標準化,幫助其迅速對接金融機構和資金方,從而解決資金獲得和企業發展難題。在帶來資金的同時,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利潤;通過改變采購形式、結算方式,幫助餐飲企業改善供應商關系,實現對供應商的在線化、科學化管理,提升了企業的管理效率。而對于供應商來說,則加速了資金周轉,提高了運營效率,增加了利潤。對消費者來說,獲得了消費升級下的品質和品牌保證。
筷來財供應鏈金融服務C2S模式圖
筷來財從產業需求角度出發,支持潮汕鮮牛肉火鍋品牌汕錦記,在6個月內將5家門店迅速擴展到38家,創始人吉衛東將筷來財的供應鏈金融服務稱作企業奔跑的助推器。“除了提供了擴張需要的資金之外,更給了我一個支點,成為我迅速發展連鎖的后盾,真正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早在公司成立之初,筷來財聯合創始人兼CEO李宏文就提出:“如果沒有技術、模式、產品上的創新,只是把貸款搬到線上,是不可能服務于實體經濟的!唯有不斷感知行業、產業、企業需求,才能從云端落地,產融結合,助力餐飲轉型升級”。
筷來財CEO李宏文(左)與汕錦記創始人吉衛東
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會長湯慶順此前到筷來財考察時評價,筷來財是專業的、高效的、安全的餐飲企業金融服務平臺,其互聯網化的供應鏈金融服務是創造性的,有著廣闊前景。
改變餐飲生態,讓吃更美好,創建一個專屬于餐飲人的互聯互通、互信互助、互利互惠的共享金融美食生態圈,是筷來財團隊始終未變的創業初心。一位業內專家評價說,平臺正是通過連接和共享的方式,讓參與的采購方、供應方、資金方和服務方都受益,且都創造了新價值,從這點上看,作為共享經濟的一份子,假以時日,筷來財所倡導的餐飲領域共享金融,也許會像當下大熱的共享單車一樣成為另外一個互聯網熱點!
廣告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8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