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31日 第【433】篇原創
建立信任
是立足之本
–張大寬
家里的小電驢今年續航你能力大幅下降,之前兩天一沖,跑二三十公里沒問題,現在十幾公里就沒電了。
尋思著就換塊電池吧,畢竟車跑起來還挺好的,沒啥毛病。
那么問題來了,去誰家換呢?
家人說去專賣店換吧,能換到原廠電池,質量放心。但想起來他們上次換電池,花了將近兩倍的價格,我說算了吧。
鉛酸電瓶這種“標準件”,技術相當成熟,不存在原廠不原廠的。電動車廠家是不生產電瓶的。所謂原廠的電瓶,都是專業生產電瓶廠家給貼標生產的,就是俗稱的OEM。
你可以看看你家汽車里面的電瓶,即便是印著汽車品牌的商標,也能看到電池廠家的商標。
就像麥肯系也不生產面包,都是配套的加工廠給他們制作。組合到一起變成漢堡再賣給你。
所以我說沒必要買那個貴一倍的非原廠的“原廠件”。
那么,問題來了,那去誰家換呢?
我選了一家店,而且是一家小店。
“小店行不行啊,會不會給用的翻新電池啊,能可靠嗎?要不然還去換原廠的吧,畢竟是品牌店”
不用想,這是老人肯定要擔憂的,甚至是很多顧客都擔憂的。破不了這個擔憂,成交率就會很低。
這也是為啥之前寫過幾篇中小餐飲店做品牌的文章。
品牌,降低了顧客的選擇成本,因為品牌里面裝著信任,能讓顧客放心。
“那為啥不選品牌,選這家店呢?”
因為這家店,也有自己的品牌。
原因有三
1、我印象中,那家店至少開了四五年了。記得在15年的時候,就在那家店補過車胎。
2、基本上每次路過這家店,都能看到老板在門口忙活。活不斷(雖然也沒路過太多次)
3、老板有自己的“態度”,不為成交糊弄人,有一說一。
其實,讓我選這家店的原因,主要在第三點。
上次路過他家,沖了一會電。當時老板正給一個車補胎,來了一個哥們,問有沒有他車上的內外胎,需要一起換。
老板看了一眼,說有,80一套。
那哥們說,有沒有便宜的。
老板說就這一種,便宜的使不住,以前賣過,不行,都給人換了。現在就這一種。你要自己換,少10塊錢拿走,換好就是80。
再沒有多余話。
期間又有幾個人來問,有賣車的,也有問修理的,老板都是說清楚利弊,讓來的人自己選。
“這不是很正常的么,就憑這就做決策了?”
對,有這些信息,就夠了。
這里面的邏輯是這樣的。
不為成交低三下四,證明老板有態度。
有態度,手藝好,就能吸引更多人來。
有更多的人來,就不缺活。
不缺活,就不需要糊弄人而成交。
不糊弄人成交,口碑就越好。
口碑越好,來的人越多。
你看,生意好是一環一環推起來的。
看到了這些,所以我覺得,選這家店換電池,風險應該很小。
而且,這家店是開在社區里面,能在這里開幾年,立住腳,信譽一定是過得去的。
在社區這種地方,和顧客的關系是“重復博弈”,只有讓更多的人多來,才能賺到錢。
哪怕有一次不誠信,坑人,一傳十十傳百,信譽丟了,大家不信他了,就得關門。
到此,就是我選這家店的理由。電池換完之后,小電驢滿血復活,又和新車一樣了。
說上面這些,其實是想告訴你,一個普通顧客是如何選擇一家店的,消費的決策是怎么做的。
如果你能站到顧客的角度,撇開商家的身份,可能更容易發現你的問題,更快的和顧客建立信任。
和顧客建立信任,才是立足之本。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別做閱讀者,要做行動者
●分享這篇文章,與對的人共享價值
長按二維碼添加大寬私人號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