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餐謀張大寬”
2019年
06月22日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每天一篇原創文章,這是第【394】篇
別再這么干了
——張大寬
“你好,在嗎?”
類似這樣的消息,我收到的不少。無論是微信,還是頭條私信,還是公眾號后臺。
面對這樣的“打招呼”我基本上都不會回復。
但我知道,發出這條消息的人,在等我回復。
而我呢?
我只看他有沒有后面的話,如果能接著說正式,大概率會回復。如果沒有,那就不管了。
為啥不會呢?
借用一個段子“你問我在嗎,讓我怎么回復?要是說不在,萬一你請我吃飯呢,要是說在,萬一你是借錢的呢?”
你看到了,無論回復在還是不在,這都是個沒有任何意義的回復。
這樣的“打招呼”,在微信上,也是沒有意義的消息。
而從這樣的消息,還能看出這個人有兩個大問題,以及會給他帶來一個很重要的影響。
2
沒效率
這么做,第一個能看出來的是這個人沒效率。
微信溝通是非常低效的方式。
低效到連吵架都費勁。
不信你試試,你和別人吵架用微信,無論是用語音還是文字,很難吵起來,能看到更多的都是把手機摔了,用手機撒氣。
為啥嘞?
因為費勁啊,得不到回應啊。尤其是語音,對方得聽完才能回復你,一來二去,就急了。
你看打電話吵架,效率就高多了,因為可以同時發聲。
玩笑歸玩笑,我給你算個賬。
比如說,你有問題需要問我,你用10分鐘整理好問題,并一次性說清楚,然后發來。
那么我在看完之后,比如我也用10分鐘,針對提問進行回復。兩者相加也不過20分鐘。
如果一句一句聊呢?
你問一句,我問一句,可能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把事情都沒弄明白。
而且這個過程中,雙方都要付出對等的時間(這是手機都抱在手上的情況下,萬一中間有事呢?),時間成本太高了。
這也是為啥我不開放微信咨詢的原因,因為說不清,還浪費彼此的時間。
如果一個帶團隊當老板的人,在咨詢的時候還采用這種沒效率的方式,可想而知,他帶團隊的效率也高不到哪里去,店里生意不好,這也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第二個能看出來的,是這個人沒有同理心。
這種丟下一句“你好,在嗎”就跑了的行為,表現出來的就是沒有同理心。
他們在發出這條消息的時候,并沒有考慮到對方收到的感受。
就像那個段子說的“你問我在不在,我要說在,你問我借錢咋辦,我要說不在,萬一你是請我吃飯呢。”
雖說是個段子,但你看出來沒有,會讓這個人很糾結。
在絕大多數時候,你主動發消息給別人,是一個索取的行為。
這個索取,也許是想問一個問題,或者要一個確認等等。
那么站在索取這的位置,你要讓對方沒有壓力,才有可能獲得你想要的結果。
很明顯,這種“你好,在嗎”,很難達到這個效果。尤其對是段位比你高的,比你更注重時間效率的人。
無論是發微信,還是做其他事情,動手之前,先站在對方的位置想一下,怎么讓對方“舒服”,你們之間的配合才會更順暢。
不會被人尊重
而會給他帶來的嚴重影響,就是不被尊重。
人和人的尊重是相互的。
對于開飯店當老板的人,一定希望手底下有很得力的員工,很優秀的店長。
假如說,你沒在店里,店長給你匯報工作,都是一句一句的蹦,一條消息,幾分鐘就能說清楚的事情,非要一句一句發,當老板的你惱火不?
是不是沒有尊重你的時間?
同理,當你去找別人辦事的時候,你要是這么做,別人會怎么想?是不是和你的感覺一樣?
尤其是對方知道你是老板,你是做生意的,與人溝通的時候還是專業樣子,是不是在印象分上就吃虧了?
你不尊重別人,別人會尊重你嗎?
不這么做,最受益的是你
“就你事多,不就是個微信消息,還一套一套的,裝啥啊”
哎。。。你傻不傻,如果你和別人溝通,能夠一次性把話說完,對方在收到你的信息之后,快速的做出了回應。
這個過程中,受益最大的是誰?
是你,是提出問題的你,是你節省了拉鋸扯鋸的時間,提高了你的效率,避免了浪費你的生命!
現在的一小時,和你生命最后的一小時,性質上是一模一樣的。
試問在一個人的彌留之際,能多活一小時,是不是用啥換都愿意?
那你為啥不珍惜現在的一小時?
話又說回來,就算你不珍惜,和你溝通的對方珍惜,還要被你數落“原來你是這樣的人,發消息都不會”嗎?
你覺得呢?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精明的老板懂得用最短的時間解決問題
猶豫和拖延才是一個老板最錯誤的決定
●別做閱讀者,要做行動者
●分享這篇文章,與對的人共享價值
長按掃碼,和大寬聊聊
轉載請注明:
作者:張大寬;微信號:BG9FBG ;微信公眾號:dkxy029
已委托維權騎士(rightknights.com)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