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餐謀張大寬”
2019年
06月15日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每天一篇原創文章,這是第【387】篇
改變,越早越好
——張大寬
每次去商場,都能看到一些餐飲店開業。
從美食小推車到美食城,規模也是有大有小。
經常也會聽到顧客說“哎,那家店怎么沒有了,找不到了”,可見,更新速度是有多快。
一兩個月就換的店,現在壓根就不是什么新鮮事。新店開業,對于開店的老板來說,本應該是個好事情,畢竟鼓起勇氣開店創業,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更好的生活,這種精神是值得所有人尊重的。
但每次看到這些新店,剛開起來的店,其中都有一部分,基本上從開門起,基本上就預示著不愿意看到的結局。
說句不好聽的,從開門那天就“死了”。
2
開門那天就“死了”
為啥這么說呢?
舉個很恰當的例子。
讓一個小學5年級的孩子,去參加高考。還要他考上本科。
按照這種要求,是不是在他出門踏上趕考之路時,基本上就知道結果了。
當然,也可能這是個神童,雖然5年級,但已經飽讀詩書,精通古今。別說高考,就是碩士畢業論文都準備好了。
若是這樣的孩子,考試成功可不跟玩一樣。
但,實際上,現在進入餐飲的小白們,有幾個這樣的神童呢?
咱退一步來說,不要求是神童,那至少也要讀完高中,然后再參加高考吧。
至少,這樣的勝算還大一些,只要前面學的湊合,上個專科也是可以的,不至于輸得太慘。
但就這么簡單的道理,那些沖動的餐創小白,不但想不到,還聽不進去,還執意要干。
結果呢?
結果就是開門的那一刻,大概率就就知道要關門,只是時間長短而已。
太絕對了,難道中間不能有改變嗎,萬一,萬一這孩子靈光乍現,調整了思路理念,然后迅速做出改變,還成了呢?
恩,這種可能是有的,但實際的關門率,你可以看到,從結果就驗證了,他們的固執,是很難轉變的。
總說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思維上。
就像昨天去商場看到的一家新店,買甜品的。
發的傳單,還是十年前的風格,可上面還寫著是網紅店,一張傳單上,多一半是文字,描述產品這個功效,那個優點,唯獨舍不得把產品的照片放大一點。
自己弄的一個牌子,卻偏偏要表示自己是品牌,是品牌也就罷了,品牌故事里講的是自己產品的故事。
好在,還知道要讓顧客加微信,可放了一個二維碼,掃過去一看,微信的名字,不是這家店的,個性簽名也是隨性自己些的。
而且傳單上還寫了,現做現賣,提前一天預訂。
乖乖,這年頭,顧客沒吃過啥啊,你這東西是獨一份,是有多稀缺,還要提前一天預訂。
這意思不就是,你今天來了也買不到,今天定,明天再吃。
你覺得,你拿到這樣的傳單,有沒有到店的興趣?
要么改變,要么等“死”
也不知道,這些問題,老板知道不知道,如果知道,清楚不清楚怎么改。
別覺得上面說的這是個個例,類似的例子不少。
這不是咱花點錢買點水果,好吃了吃,不好吃了拉到,幾十塊錢也不那么心疼。
這是花幾萬幾十萬開店,對于大部分新手來說,是想用這這個投資賺錢,多賺錢的。
可你看看上面那個新店,你覺得,他如果繼續這么干,賺錢的幾率大嗎?
產品平平,沒什么特色,從傳單來看,基礎也挺差,你覺得,他的投資,安全嗎?賺錢的概率大嗎?
我觀察的那段時間里,沒有看到有人到店,店員在玩著手機。
對于這樣的情況,只有兩個選擇,要么改變,要么等死。
怎么選,都在自己
開店都希望賺錢,都希望盈利的。
其實很多時候,能體會到這些遇到問題的店,這些做的不好的店,老板并不是在“混日子”,他想改變,他也想做的更好。
可最大的問題,是他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往哪個方向上去努力。
就像上面說的那家店,他能去發傳單,首先說明他知道引流的重要性,也知道傳單能引流。
只是在傳單內容上做的很差,在自己的品牌定位上,有很多很多細節都做的不好而已。看的出來,他在努力。
話說,種一棵樹,最好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提高自己的能力,也是一樣。
最好是在開店之前就做好基本功。如果那時候沒做好,一時沖動把店開起來了,才發現自己缺的不少,那么現在去調整去改變就是最好的時機。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精明的老板懂得用最短的時間解決問題
猶豫和拖延才是一個老板最錯誤的決定
●別做閱讀者,要做行動者
●分享這篇文章,與對的人共享價值
長按掃碼,和大寬聊聊
轉載請注明:
作者:張大寬;微信號:BG9FBG ;微信公眾號:dkxy029
已委托維權騎士(rightknights.com)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