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餐謀張大寬”
2018年
11月30日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每天一篇原創文章,這是第【199】篇
你以為的康莊大道
也許在顧客眼里荊棘密布
顧客是怎么來的?
每天都在想方設法引流,不斷地想辦法提升轉化率。
可顧客到底是怎么來的?他們在來的路上,都經歷了什么?
不知道你有沒有琢磨過。
人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會平白無故的就進你家的店。
想要知道顧客是怎么來的,就必須搞清楚,他們在來的路上都經歷了什么,是什么讓他做出進店的決定,在路上,他們又遇到過哪些問題,他們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因此,我特意采訪了我身邊的幾個朋友,從他們的經歷,讓你看清楚問題。
采訪完之后,我挑出了兩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例子,相信看完之后能對你有所幫助。
一次不錯的小聚
先交代人物情況
李雷,80后老哥哥,國企職工,月薪8K,海交哥,每年在外吃飯不低于400次,幾乎每天都要在外面吃一頓。
李雷說,前幾周,幾個挺長時間沒見的哥們,說一起聚聚,吃吃飯,喝喝酒,吹吹牛。地方讓李雷定。
作為老大哥,自然是責無旁貸了。
周五下班后,李雷就去了公司附近新開的一家商場。
停好車,乘直梯就上了頂層。
一出電梯,只見每家都安排了服務員在門口迎客。有的手里拿著傳單,有的手里拿著菜單。
走了一圈,手里也拿了一沓傳單,也大概知道都有哪些吃的了。
翻了翻手上的傳單,沒怎么猶豫,他走進了一家中餐店。
服務員迎進店之后,他要了個包間,就開始點菜。
三五分鐘,點菜就搞定了,坐在包間里,給那幾個哥們發了個消息,告訴了他們地點。
半小時之后,人到齊,吃菜喝酒吹牛,哥幾個都挺高興,相約下次繼續。
看完上面的流程,是不是覺得沒什么特別的,不就是一次正常的聚餐嘛,都是廢話。
要這么想,就toosimple了。
下面來拆解細節
1、傳單上,這家店的傳單,兼具菜單的功能,特色及主推菜品,都有圖片加價格標示,同時還在下面注明了分量。
2、迎賓上,發傳單的是個挺精干的小伙,遞傳單的時候很有禮貌,李雷接到傳單,并沒有要詢問的意思,小伙也很禮貌的微鞠一躬,說謝謝,先生慢走。
3、二次回頭過來的時候,小伙子認出了李雷,感覺他有進店的意思,再次上前說“XXX(店名)歡迎您”
4、進店之后,小伙子對店內的服務員說“X姐,您接待一下顧客”
5、店內服務員先詢問,“先生請問您幾位”,李雷說5位,服務員隨即說“我們有包廂,您幾位座包廂吧”
6、進包廂之后,服務員先倒好茶水,然后遞上菜單,這個菜單是精裝版。給李雷推薦了特色菜,對菜的品類和數量都給了建議,并囑咐不夠再加。
7、詢問了對酒的偏好,做了適當的推薦,最終李雷選擇了精釀啤酒。
8、在李雷等待的過程中,只上了涼菜,熱菜是在人到齊之后上的。
截止到這里,你可以看到一個完整的引流,轉化過程,看似很普通的流程,其間包含了很多細節。
也正因為這些細節,決定了這次“無目的找地方吃飯”的李雷的進店消費。
篇幅有限,也只能找重點提煉,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細節,可以在文末留言,人多的話,回頭考慮做一個細節講解單獨分享出來。
一次鬧心的嘗鮮
同樣先交代人物情況。
韓梅梅,90后小姐姐,事業單位職員,月薪4K,半專業吃貨一枚,每年在外面吃飯不低于400次。
一個陽光明媚的周六,韓梅梅本打算和家人一起出去玩,無奈臨時有變,考核要加班,只能服從組織安排。
下午四點多加完班,她和單位最好的閨蜜,決定要去犒勞一下自己。
去哪吃,吃什么就成了問題了。
雖說事業單位,雖說工資穩定,無奈新人起點低,竟也是月光族。所以,每一次錢都要花值了。
今天翻誰家的牌子呢?大眾點評都翻的不知道翻誰了,索性去轉轉,擇店不如撞店。
來到網紅小街,倆人四處張望,終于,一家小小的日料店被選中了。
這家店,梅梅之前看過,只是一直沒來過,今天撞到了,就這家了。
一樓的門頭顯得有些舊,也許是做舊,可緊隔壁的一個柵欄門可是真舊,不但舊還破。
不過處在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進門之后,是個半層的樓梯,這家店在這棟舊樓的二層。
在上樓梯的時候,梅梅就有種不好的預感,因為破舊的樓梯踏步兩邊,在昏暗的燈光下顯得格外臟。
上了樓梯,撩開簾子,先入眼的是一位戴橡膠手套的大姐。店里很冷清,梅梅下意識的問了一下大姐,上班了嗎?
大姐說,還有十分鐘。五點上班。
閨蜜就準備回頭下樓,剛轉頭,梅梅又說,外面挺冷的,我們座里面等一會行嗎。
這時吧臺的小姐姐才搭話,說可以,坐一會吧。
在經過吧臺的時候,小姐姐遞給了梅梅菜單,說先看下菜單吧。
兩人挑了靠墻的二人座坐下。
閨蜜剛翻開菜單,梅梅就說,咋這么味的。啥味道?好似一股霉味,又像是廚房積蓄了N久的那股特殊味道。
又看了眼桌子,那油光,反射著天花板上昏暗的燈光。
又看了一眼菜單,好似比桌上更油,菜單里菜品的照片,也因為飽經風霜,顏色都糊成了一團,依然分不清菜品的長相了。
越看越不上眼,梅梅拿起菜單,叫閨蜜走,閨蜜說來都來了,嘗嘗吧。
梅梅堅定地說,太味了,吃不了,走走走。
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最后倆人去對面,一人要了一份砂鍋,吃完回家了。
這就是韓梅梅的一次經歷,看完了,想必你也清楚了她為什么離開了。
不過我猜,作為店家,大概率是不清楚為啥這倆人都來了,都坐了一會了,還走了。
你不知道,不代表他沒發生
作為經營者,很容易出現的心態就是“我已經做的很好了”。
尤其是在賺錢的情況下,更容易出現這樣的傲嬌的心態。
當競爭不斷加劇的時候,流水也不斷下滑,開始也沒覺得怎樣,突然有一天算賬的時候發現,咋下滑這么多的時候,才開始著急。
一著急,就亂來,一亂來,就全亂了。
記得曾經有一位老板說“一旦明顯感覺到營收下滑,接下來就會非常快,再想救起來,太難了。”
而有些店可以救,有些店壓根就沒法救了,第一是沒錢了,第二是老板自己也慌了,真就走到“無心經營”的地步。也就只好關門認輸了。
那,如果在問題剛出現的時候就去解決呢,不就能避免最后關門了嗎?
重點就在于,他們看不見,他們不知道,或者假裝看不見,裝作不知道。
就像上面說的這兩個例子一樣,這其中的細節,試問有多少人去細致的扣過?
可能還沉浸在“我做的挺好的”錯覺中。實質呢?
如果好有標準,有一半的店都做到了平均線以下。你又在哪呢?
老板沒有笨人,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人,但你要清楚,你有沒有看清兔子的本事。
你沒看見兔子,就意味著兔子不存在嗎?
同樣,你沒看見這些問題,就意味著沒有問題嗎?
還有人說,我做過顧客調研,顧客都表示非常好。沒錯,你是在你店里做的,那些想來又沒來的顧客,你知道為啥不來嗎?
而顧客給你的反饋,就一定真實嗎?難道不會是因為他們懶得和你浪費時間而敷衍你的嗎?
走還是留,都在于你
一個是愉快的聚餐,一個是掃興的嘗鮮。
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而你是否了解,清楚這些故事?
對于前者,應該是故事,而對于后者,應該是你的事故。
我作為營銷顧問,我所做的就是了解這些故事,分析這些事故,了解在乎的是什么,需要什么,才能針對性的幫你找問題,提建議。幫你將顧客來的這條路,修的更平坦,走的更順暢。
同時,我是,且必須是一個挑剔的顧客,去在你覺得已經“很好了”的標準里,去找問題,找到你能提升的地方去改進,讓你更具競爭力,讓顧客喜歡你,信任你,用手里的錢去支持你。
你的店,也是開給顧客的,情懷什么的,不能當飯吃,你喜歡,顧客需要,才是你走下去的正確線路。是顧客養活了你,不是你養活了顧客。
要顧客走,還是要顧客留下,都在于你怎么想,怎么做。
張大寬
: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想解決餐飲難題 想改變經營現狀
來和大寬“一對一”的聊聊吧
封閉思考不如借助外力指導
精明的老板懂得用最短的時間解決問題
猶豫和拖延才是一個老板最錯誤的決定
每天一篇原創文章
我的目標是讓你成為一個行動者而不是一個閱讀者!
●關注公眾號(dkxy029),更多干貨獨家分享
●分享這篇文章,與對的人共享價值
●歡迎評論區留言,表達你的看法
著作權歸張大寬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轉載請注明:作者:張大寬,微信號BG9FBG ,微信公眾號:dkxy029。轉載人的轉載行為,視為同意本條,轉載須附本條!已委托維權騎士(rightknights.com)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喜歡就點一下“稀罕作者”為價值輸出CALL!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9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