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地鐵,進入華貿寫字樓B1美食街,早晨上班的人行色匆匆,從美食街的這頭走到那頭,之前賣奶茶的那家門店又關門了,裝修時尚甜美的奶茶店,已經被光禿禿的裝修板遮了起來……和半年前相比,這條美食街的餐廳已經大不相同,無數個餐飲品牌一頭扎進來,又成批死去,似乎暗示著:餐飲寒冬下,即使北京CBD,想要扎根與此也著實不易。
餐飲寒冬的熱議一直都在,不止公司樓下的美食街,全國各地的餐廳換手率高得讓人發慌,平均2年的餐廳存活率觸目驚心。
房租越來越高,食材成本越來越高,明年,社會保險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
人力成本越來越高利潤一而再地壓縮……大小餐廳一批批倒下,又一批批涌現,像極了撲火的飛蛾。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餐飲企業想要突破,需要抓住新生代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他們就是又宅又喪的95后。
95后體現出驚人的消費力
抓住其錢袋,便抓住了市場
據壹流研究調查,以一二線城市為主的95后受訪者中,近三分之一月均消費金額超過2000元,接近10%的95后受訪者月均消費金額超過3000元,這也就意味著,這部分95后受訪者月均消費已遠遠超過全國人均可支配月收入,體現出驚人的消費力。
95后月均消費金額
95后的消費特點與前幾代人大相徑庭,他們將主導未來的消費格局,特別是餐飲行業。誰抓住了95后的錢袋,誰就抓住了市場。
餐飲依然是95后消費的主要支出
調查還顯示,95后每月主要消費支出依舊是飲食,吃始終是重頭戲,超過半數95后都將大頭消費用于餐飲,且超過半數的人飲食花銷在500元到1000元之間,近四成的人每月在飲食上花銷上千元。
95后每月主要消費支出
95后每月飲食支出狀況
年輕化的消費群體是傳統餐飲改革的動力,面對這批即將成熟的消費大軍,餐飲企業從其消費特征,預知自己的發展走向?
在這些95后的消費特征下
餐飲企業要做這些事
1.95后對顏值要求高
——好吃之外,產品的造型不容忽視
95后對菜品顏值和環境特色具有相當大的要求,吃飯拍照,已經成為必要流程,除了常見的“口味”、“團購促銷”以外,高大上的環境、服務特色以及情懷故事,都能吸引95后進店消費。
2.95后重娛樂愛嘗鮮
——出彩的娛樂方式,都將轉化為消費熱點
在一切皆可娛樂,一切皆可成段子的時代,娛樂消遣在95后的生活中必不可少。餐廳滿足著95后的精神消費需求,創造段子,也消費段子,利用粉絲經濟、網紅經濟讓他們為值得的東西買單。這也體現出95后在進行餐飲消費時主要關注點。
3.95后重視消費場景
——外賣是其更加青睞的就餐方式
由于便捷性的需求,新生代特別是95后對“快餐”的消費遠高于80后“中老年人”。因為95后更宅,日常打發閑余時間的主要方式是宅在家里玩游戲、玩手機、睡覺,這就決定了95后的就餐場景,更多情況下,外賣會成為95后更加青睞的就餐方式。
4.95后個性化需求強烈
——餐飲消費考量的不僅僅是味道
95后追求的餐飲消費不僅僅是產品本身,而是關注其能否體現自己所追求的品味和身份,這種對品味和身份的追求,影響著95后的消費行為。餐飲消費考量的不僅僅是味道,而是在具備一定消費能力的前提下,對自己形象風格一種塑造,也因如此個性化定制餐飲消費越來越受到重視。
5.95后熱衷圈子消費
——尤其喜歡社交屬性強的餐飲品類
吃飯體現了95后強烈的社交消費,相比前幾代外出就餐更多地以維護親人、同事間的關系為主,95后就餐以小型社交為主,對4人桌需求最高,2人桌需求次之,95后常常以三至四個人就座,在強烈的社交需求之下,比如社交屬性較強的火鍋,就備受偏愛
在95后群體中,基于社交產生的購物需求正在不斷增加,尤其是各類小眾亞文化社群,產生消費需求與細分市場迅速對應,讓商家高效鎖定目標消費群。
文:餐飲經理人 封面設計:蔡西
來源:餐飲經理人(canyinjingliren)
轉載聯絡(微信):13331083279
微信(ios系統)又改版啦~
為了便于找到我們公眾號,不讓我們失散~
快把我們設置為星標吧!
2019年雜志訂閱
2018年10月26日,中國日報英文版China Daily報道了
東方美食劉廣偉社長劃分34菜系
此舉揚名海外!
11月30日前訂閱2019年雜志
將免費獲贈《中國菜34-3體系》一書
2019年雙刊雜志訂閱
價格全年不變
禮品月月減少~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訂閱界面~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6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