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了解【良辰美饌】美國高端研修團
“一籠小確幸”因食安問題暫停營業;海底撈后廚老鼠開Patry…… 2017年食品安全事故頻頻發生,食安被推上風口浪尖,消費者不容許餐飲犯錯的機會。 說到底,消費者對食安包容度低了,錯了就是錯了。消費者越來越關注食材的新鮮、安全,這也使得餐飲人開始絞盡腦汁去線如何表達食材新鮮。 好食材要讓人看得見 往往人們判斷食材是否新鮮,都是找到其新鮮“柱腳”。 綠色的瓜秧是西瓜是新鮮的柱腳;菜葉上有蟲洞,無公害蔬菜的標志…… 往往賣家都會保留一點點“心機”,為了表現食材新鮮,就會絞盡腦汁去呈現它。 1、食材新鮮的奇葩表現形式 某家餐廳為表現魚是野生的,給消費者端上嵌著魚餌菜品,著實讓人捏一把冷汗,消費者要是不小心食用,這又將會引起食品安全事件的軒然大波。 要真吃到魚餌,就是食品安全事件 請問蘑菇在哪里? 吃沙拉,還是吃魚? 奇葩方式著實讓人眼前一亮,但夸張手法表達食材新鮮,消費者內心是排斥的。 他們內心會有桿秤,會通過五感體驗來衡量食材的新鮮,單純通過夸張視覺效果來呈現,其實是錯誤的表達方式。 2、表達新鮮的正確打開方式 日本有家釣魚餐廳,以“自己吃,自己釣”為特色,在餐廳設計中融入魚池,提供特殊的垂釣服務,親手垂釣才是真材實料,食材的新鮮撲面而來。 自己垂釣食材才是最新鮮 美國加州有一家專門供應沙拉和三明治的連鎖餐廳,但食客只會到這家栽培柱種著格式各樣的蔬菜的分店。 在這里,當天收獲的食材直接用于烹飪特色菜,僅供應少數顧客。 將食材種在餐廳里,讓新鮮看得見,解決食客心中對食品安全的顧慮。 因為國內存在著條件的限制,沒有國外的表現形式來的直接,但同樣為表現食材新鮮的確使出“殺手锏”。 若餐廳使用天然水烹調菜品,不說的話,顧客不會知道,但像九鍋一堂這樣,店內大量陳列農夫山泉水的“小心機”,很難讓消費者不信服。 好食材,讓顧客親眼看到 魚樂水產為表示食材新鮮,直接售賣“活體青菜”,生長在木籃內蔬菜直接上桌,需要消費者自己剪下食材放入鍋內。 雖說吃飯的步驟繁瑣一點,需要親手操作才是亮點,為食材新鮮提供了依據。 活體青菜更好的闡釋食材新鮮 真材實料看得見的意義? 餐飲大佬開始愈來愈注重食材,以前是考察采風,為體現專業性到各個餐廳試菜,現在是尋找食材原產地,相互奔走尋覓新鮮食材。 背后的邏輯其實是好食材未來將會是搶占消費者心智的法寶,換種方式來說表現食材新鮮的“小心機”其實是種營銷手段。 1、增加餐廳記憶點 為什么餐廳在演繹食材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呢?歸根結底,都是為了餐廳經營,創造記憶點。 記憶點,對于品牌來說是賣點,對于消費者來說是痛點。 因為水質污染,就會對引發對水質的關心。那么餐廳強調使用的是好食材、天然水,其實加深對餐廳的印象,增加好感度。 就好比在餐廳展架上放滿農夫山泉水, 通過視覺直觀體現,消費者將信息保存到大腦內,才會不會忘記。 2、好食材會說話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事件的頻繁發生,一旦餐廳不小心邁入大坑中,有可能不復重生。 之所以餐飲廚房明檔,表現食材的新鮮與干凈,都是在強化消費者心理。 潮汕牛肉火鍋明檔切肉,能夠直觀的看到切肉師傅在廚房里切肉吸,消費者路過都會多上看幾眼。 新鮮食材能夠讓消費者看到 好產品會說話的,借助明檔展示,現場切肉,直觀表現出餐廳食材的新鮮度,給消費者吃下顆定心丸。 餐廳表達食材新鮮的思考 餐飲競爭、同質化嚴重的當下,餐廳都在促銷上樂此不疲,但不知深挖屬于自己餐廳獨特的屬性才是最好的營銷手段。 餐廳可以從產品、品牌上都來展現食材的新鮮,餐飲人應該產生怎樣的思考呢? 1、尋找食材新鮮“柱腳” 何為柱腳? 作用是把柱固定于基礎,并把柱的內力傳給基礎。 “來自西北邊疆的番茄,每天沐浴16小時陽光”是湯島涮小火鍋的廣告語。 “每天沐浴16小時陽光”就是新鮮產品的柱腳,意義是為表現食材的新鮮與天然,產生對產品信任。 它的海報呈現的效果十分誘人,圖片中番茄絲越明顯,越能證明番茄湯是真正用番茄熬制的,而不是使用番茄醬。通過視覺效果,勾起消費者食欲。 好產品需要柱腳闡釋 “曬足180天,廚邦醬油美味鮮”的廣告語,勝過為消費者表演曬黃豆來更真實,“曬足180天”是廚邦醬油的柱腳。 一句話比表演曬黃豆來的更真實 說到底表現,柱腳是幫助產品找到支撐點,意義在于搶占顧客心智,通過廣告語來為品牌傳播。 2、讓產品自己會說話 競爭激烈的餐飲市場,產品恰好品牌最好的廣告牌,競爭最根本的是讓產品自己說話,那怎么說? 這讓不少餐廳在表現手法上絞盡腦汁,在產品主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記得周星馳主演電影《食神》中曾有一個片段,牛肉丸彈性好比乒乓球,這舉動成為鑒定一家火鍋店牛丸肉好壞的標準。 產品是品牌最好的廣告 除了食材新鮮,其實通過人為的“小心機”來體現食材新鮮,就比如阿甘鍋盔,將烤制鍋盔的爐子放到門店中,使用傳統生銹的鍋爐文火坑,純手工現做,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表現食材要有點“小心機” 歸根結底,餐廳用力的表現產品的新鮮,其實是種營銷方式。 表現食材新鮮還得花費“小心機”,深挖好食材不可估量的價值,通過包裝或是廣告語,讓消費者直觀感受到食材新鮮。 原創聲明:本文屬餐飲界(微信ID:canyinj)專欄作者胡茵煐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www.canyinj.com,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點擊下列關鍵詞 閱讀更多精彩
云味館|Kao鋪|蠔門九式|西尾抹茶達美樂|丸龜制面|撒椒|沙縣小吃
【活動/廣告投放】
孟小姐:13424391712
微信號:mengguimiao
【公關/營銷/推廣/炒作】
林小姐:13798211722
微信號:Rita-Lam
【加入餐飲界社群】
微信號:chohuobang
【原創轉載】
微信:wuya0990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