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趙怎么也不會想到,僅僅因為瀘州火車站叔侄倆的幾句對話,結果讓他賺的盆滿缽滿。從最早的倒雞,后來的玉米,再倒車!機會,就是這樣,抓住了,就抓住了!
老趙總說,自己教養不好,出身也一般,但一直努力做一個體面的人。讓他賺錢最多的這個“倒車”事情,恰恰不是一個體面的事情。從此就在心里埋下了這個疙瘩。
轉眼快過元旦了,老趙離開了深圳。來到了杭州。在西湖邊坐了一下午。隔天早晨便去了靈隱寺。
沒錯,就是濟公的那個靈隱寺!
濟公,原名李修緣,法名道濟,別稱月引流光。因平生才華橫溢,樂善好施,深知民間疾苦懲處為富不仁之人,深受百姓愛戴尊為濟公。濟公一生怡然飄逸,喜好云游,出行四方,足跡遍及浙、皖、蜀等地。他常常衣衫不整,寢食不定;為人采辦藥石,治病行醫,解憂解難,常常靈驗,廣濟民間疾苦。因此,其德行廣為人們所傳頌。又叫濟顛和尚。濟公活佛破帽破扇破鞋,貌似瘋癲,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舉止似癡若狂,但確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位放蕩不羈的道濟禪師,自從看過濟公傳之后,便深深地印在了老趙的心里。
哪個大老爺們心里沒有點大丈夫,大英雄的情節啊!
來到飛來峰,踏進靈隱寺,老趙徑直來到了濟公殿。倒身下拜。老趙望著濟公的佛像,許了個愿。
下山之后,老趙打算回家去看看。這幾年一直在外面飄著,家里很少回去。錢沒少著給家里匯,可在外面干啥,家里人啥都不知道。老父親總在信里說,做人要堂堂正正,違法亂紀的事情一定不能干!想到這里,老趙輕輕的嘆口氣。
錢是人的膽,回到家里這是老趙看到,想到的第一個感觸。這幾年,每個月老趙給家里都要匯400元。這對于那個時期的農民家庭,什么概念?過來人都懂的。
家里有家底,說話聲都不一樣,老趙的父親又是個高調的人,喜歡跟鄰里攀比。
每次老趙父親取完錢,老趙的母親是全村最后一個知道的。
這就是是為啥老趙不給家里打太多錢了。
回到家里沒過幾天就元旦了。元旦這天,老趙去縣里溜達,在報亭買了一份人民日報。
頭版頭條赫然印著中央一號文件《關于進一步活躍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
(一)改革農產品統派購制度
(二)大力幫助農村調整產業結構
(三)進一步放寬山區、林區政策
(四)積極興辦交通事業
(五)對鄉鎮企業行信貸、稅收優惠。鼓勵農民發展采礦和其他開發性事業
(六)鼓勵技術轉移和人才流動
(七)放活農村金融政策,提高資金的融通效益
(八)按照自愿互利原則和商品經濟要求,積極發展和完善農村合作制
(九)進一步擴大城鄉經濟交往,加強對小城鎮建設的指導
(十)發展對外經濟、技術交流
短短的這十條,又一次讓老趙心潮澎湃!
在全國農民的一片叫好聲中,老趙已經開始行動了!
未完待續,明天繼續!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9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