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疫情在全國蔓延,國內市場大概率不舉的情況下,日出茶太意在加速拓展國際市場,以期實現“堤內損失堤外補”。
1月31日,六角集團旗下茶飲品牌“日出茶太”發出公告:斥資8000多萬元,并購臺灣粉圓廠天恩九成股份。
據了解,合并案基準日為3月1日,天恩粉圓的原有經營團隊均留任,六角派駐產品研發和財務人員。至于合作規劃,六角回應,細節仍在討論,本月底會有明確方案。
疫情不明朗為何急著并購?
雖然國內的市場受疫情所累,但國際市場,特別是日本和東南亞市場仍在高速增長中。
在日本,奶茶是過去兩年所有餐飲品類里增長最快也最熱門的一個。
特別是珍珠奶茶——有個說法是,今年是日本的第三次珍珠奶茶浪潮,前兩次分別發生在泡沫經濟時代和2008年前后。
在日本2019年各大年度關鍵詞盤點和電視節目中,提及年輕一代中的時髦,“珍珠(タピオカ)”必定是其中一個;而日本的木薯珍珠進口量和進口額都達到史上最高。
東南亞更是珍珠奶茶輸出的勢力范圍。“珍珠奶茶在東南亞的火爆,絕對不輸日本。”
自歇腳亭1999年把奶茶店開到了東南亞,至今臺灣的奶茶店幾乎已經遍及了這個區域。
主要品牌有:CoCo、漾漾好貢茶、快樂檸檬、KOI、橘子工坊OrangeTea、日出茶太、歇腳亭等等。
這些奶茶品牌的首站大多選擇在新加坡,因為是華語國家,同宗同文,開拓市場相對容易。在新加坡有了根基后,然后再擴展到其他國家。
據臺灣ibuzz網絡口碑研究中心的相關數據顯示,越南、馬來西亞兩地最受歡迎的飲料店前10名中,臺灣的飲料店就各占了8個,而且分店數量還在增加中。
海外需求的劇增,珍珠粉圓供不應求,大多品牌得排隊好幾天才能拿到貨,當時不少國內粉圓廠擴增生產線,甚至是到東南亞建廠。
近兩年,珍珠粉圓供貨不穩定,許多跨國品牌開始整合上游供應鏈。因為粉圓制作不難,但維持品牌力卻難,若因供貨不穩而影響品牌,將因小失大。
擁有500家店的歇腳亭,去年為了攜手日本回轉壽司大王壽司郎,攻進日本市場,斥資近億元在屏東開設生產線,制作符合日本規格的粉圓。
一名在全球擁有上千店的茶飲品牌負責人說,“去年珍珠奶茶大缺貨,我們一直找投資和并購機會,談了兩三家珍珠廠。”他透露,近期已在臺灣中部規劃粉圓生產線,在今年第二季自制粉圓。
日出茶太并購案的背后,代表的是茶飲品牌的國際戰,已從前端的門市擴點戰,打到后端的供應鏈整合戰。
業內品牌不僅要攻城掠地,更要自建兵工廠,以掌握貨源、加速供貨、控制風險,并降低進貨成本、獲得更高毛利。
在目前的疫情背景下,海外市場的增長也能彌補國內市場的損失,從這一點來看,更有著強烈的現實意義。
”
日出茶太的算盤
在臺灣,此次并購,是島內首例垂直供應鏈整合案例,自然受到業界的高度關注。
從營運數據來看,去年日出茶太上屬集團公司——六角集團營收達11.27億元,較2018年成長28%,創歷年新高,對六角來說,此案并購價甚至比該公司去年前三季凈利6900萬元還高。
依據業內人士的匡算,珍珠粉圓的技術難度不高,自建一條生產線也不過100多萬元,六角集團高價并購粉圓廠,劃算嗎?
在中國擁有4000多家門店的CoCo,多年前就在中國與粉圓廠合資設立生產線,供應自家和同業品牌。CoCo總經理林家振認為,“粉圓技術取得容易,工廠并沒有買的價值。”
他分析,六角集團更深層次的考量應該以財務面居多,作為資本市場的成長題材,畢竟日出茶太以代理授權方式布局,以加盟店為主,既有資本支出較直營店少,有較多現金運用空間。
東南亞的市場因素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六角集團此次出手是著眼更積極的策略:搶下布局東南亞的黃金時間。
對照近年日出茶太發展軌跡,主要布局東南亞國家,尤以印尼最大。對業內企業來說,印尼擁有近3億人口,是一大商機,但因地形破碎,物流難整合,再加上得有清真認證,成為進入障礙。
早在9年前,六角集團就進軍印尼,與當地擁有完整物流的五金連鎖體系合作,如今開出300家店,成為印尼奶茶品牌龍頭,該店面數更占六角集團全球逾千家總量的近三分之一。
最近,六角喊出“跳島發展”計劃,將攻占二線城市,未來三年平均每年新開出100家店。
業界分析,六角若想快速擴大戰線,搶占市場占有率,等于是跟時間賽跑,因為前有來者后有追兵,例如,喜茶、奈雪、蜜雪冰城、50嵐海外品牌Koi、歇腳亭、鹿角巷等,都在擴大東南亞市場。
因此六角集團選在此時,攜手積極搶占清真商機、四分之一營收來自伊斯蘭國家的天恩粉圓廠,才有更多贏面。
—————END—————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8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