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憂心!2050后咖啡或成為奢侈品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當我們一邊喝著拿鐵或意式咖啡,一邊閱讀著報紙頭條,我們感覺不到氣候變化是多大的威脅。但跨越幾千英里,來到咖啡的原產地,你就能真切地感受到極端天氣對咖啡種植業的威脅。全球咖啡種植業正在經歷全球變暖帶來的干旱、暴雨和病蟲害危機,并不得不面對這些問題帶來的咖啡減產和成本上升等問題。研究人員指出,隨著氣候問題日益嚴重和對熱帶雨林的保護加強,最終將導致咖啡價格上升。而在未來,曾經被全世界消費者熟悉并喜愛的咖啡,或許將變成普通人無法消費的奢侈品。

    極端天氣致咖啡產量銳減

    近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的研究員埃莉薩·弗蘭克采訪了墨西哥恰帕斯州種植咖啡的農戶。相比以往的溫和降雨,他們悉心照料的咖啡種植園現在經常遭受強暴雨后的雨水浸淹。一位咖啡種植戶告訴弗蘭克:“我們小時候降雨量沒有這么大。由于刮風下雨,咖啡葉和咖啡果都落了,咖啡的產量也減少了。”

    這里的咖啡農戶曾享受穩定而溫和的氣候。但現在的氣溫不是冷到阻礙咖啡生長,就是熱到咖啡果還沒來得及采摘就被烤干。除此之外,還經常發生颶風和泥石流,有時,泥漿能湮沒整個種植園。正如一位咖啡農所說:“現在的天氣變得很奇怪,總發生一些前所未見的事情。”

    這些問題不僅限于墨西哥一地,南美、亞洲和非洲的咖啡農也目睹了干旱、暴雨和病蟲害導致減產的事件,這是全球變暖的后果。而氣候變化帶來的后果會通過整個產業鏈,最后到達遍布世界各地的咖啡館。全球每天要消耗20億杯咖啡,但當咖啡作物受到極端天氣蹂躪、產量銳減時,如何保證充足的咖啡供應呢?

    人們品嘗咖啡的口味越來越細膩。商業咖啡豆主要有兩個品種:阿拉比卡咖啡和羅布斯塔咖啡,前者香味濃郁,后者苦味更濃。阿拉比卡咖啡豆因為其復雜多層次的口感成為全世界消費者的最愛,占到咖啡飲品市場的70%。幾乎所有的商用阿拉比卡咖啡樹均引種自埃塞俄比亞山區的極少數咖啡植株,這使得它的基因多樣性較低,而且非常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這種咖啡樹在相對溫和的溫度環境下生長狀態最佳,它能適應的溫度區間非常小,僅在1820攝氏度間;同時,阿拉比卡咖啡樹的成長還需要溫和且規律的降雨。柏林洪堡大學的克里斯汀·布恩指出:“它對氣候的要求十分特殊,在全球范圍內,你也只能找到幾個適宜它生長的地方。”

    嬌氣的的阿拉比卡咖啡樹適應不了因全球變暖而變化莫測的氣候條件。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陸地生態研究所的埃因霍爾·邁格拉赫解釋說:“咖啡樹開花僅48小時,一旦開花期間發生意外,例如發生一場大的暴風雨,整個作物就被毀了。”

    而其它地方則面臨著干旱問題。

    去年,咖啡銹病使尼加拉瓜的農場遭受了嚴重破壞,這是一種令人感到不安的征兆。

    烏干達魯文佐里山脈地區的咖啡商抱怨說,由于干旱高溫的影響,咖啡還沒結果前花就落了。即使開花結果了,咖啡豆也是又干癟又小。咖啡樹的天敵——害蟲和疫病——在極為炎熱的天氣下生長得更加旺盛,這就造成了更大的麻煩。前者如潛葉蟲、咖啡果小蠹、粉介殼蟲,后者如葉銹病和蟲害都對咖啡產量造成了影響。在最近一次的疫病蔓延中,中美洲的咖啡樹受葉銹病的影響,2013年的收成下滑了20%。而隨著氣候變得更暖,這樣的災害事件可能會更加普遍。

    咖啡未來或成奢侈品

    一個研究團隊對坦桑尼亞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咖啡產量觀察后發現,咖啡作物的產量從當年每公頃500公斤的高峰降至今天的僅300公斤。而咖啡作物產量的減少,與當地溫度每10年上升0.3攝氏度,以及與此相關的降雨量減少的趨勢緊密相關。

    研究人員根據全球氣候變化最新數據預測,2050年,適宜種植阿拉比卡咖啡樹的土地面積可能減半。傳統的咖啡產區,例如越南、印度以及中美洲的大部分地區將受到更為嚴重的沖擊。

    隨著科技進步和生產率的不斷提高,其它農作物的價格將變得越來越便宜,咖啡價格的變化也因此變得引人注目。到2050年,咖啡或許會變成一種奢侈品,價格上漲近50%。而由于成本的提高,咖啡農戶將不太可能從咖啡種植中獲益。許多咖啡種植戶也許會選擇轉而種植收成更穩定的農作物。研究人員說:“當我們把調查結果拿給咖啡廠商看的時候,他們都告訴我們情況的確如此,例如中美洲低海拔地區的人們早已放棄咖啡生產,而轉向橡膠種植。”

    培育新品能否應對咖啡危機?

    而有些人則擔心,人類為應對這些問題而做出的努力,只會適得其反,引起更為嚴重的環境問題。

    考慮到有利可圖,其他地區的人會考慮加入到咖啡種植的隊伍中,但是這會對環境造成巨大的傷害。研究人員在地圖上標出了適宜阿拉比卡咖啡種植的區域,他們發現,為了滿足對咖啡的預計需求,將需要蠶食220萬公頃熱帶雨林,這將會加劇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或許也會有其他的解決辦法。羅布斯塔咖啡具有強耐受性,能更好地適應這些變化。但是這個前提是,消費者能逐漸愛上羅布斯塔咖啡的苦味。

    未來,研究人員建議在食物標簽上注明咖啡豆是否產自生態脆弱的地區,這樣的話,消費者能夠意識到這其中的環境成本,就能夠更文明地消費。

    其他人希望通過改善種植技術來保證咖啡的供應。咖啡與環境組織正組織來自20多個地區的咖啡生產商聚集在一起,集思廣益,試圖找出辦法來應對即將到來的挑戰。其中的一個方案是將阿拉比卡咖啡樹嫁接到羅布斯塔咖啡樹的根莖上,培育一種既保留芳香口感,又能更好地抵御旱災的雜交品種。或者,通過選擇性育種來培育出一款集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優點于一身的品種。

    “人們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但我們也不確定什么時候才能培育出新品種,”研究人員表示。

    能否盡快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關系到咖啡農戶和其他咖啡生意人的生計,根據一項調查估計,這一群體至少有2500萬人。眼下,世界各地的咖啡農戶們每天都面對著不確定性,這種滋味令人倍感煎熬。

    盡管許多咖啡農戶每天都收聽天氣預報,并盡力對即將到來的傾盆大雨做好準備,但是他們仍然感到無助,眼看著暴風雨破壞果實,他們卻無能為力。一些咖啡農戶覺得天氣幾乎成了一個忌諱的話題。一名咖啡農戶說:“我們基本上不談論氣候。我們知道天氣就是這樣了,而我們完全無能為力。”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6296.html

    (0)
    上一篇 2015年8月7日 18:32
    下一篇 2015年8月7日 21:3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