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最狠的社會人不是說“你是什么垃圾”的垃圾分類員,也不是問你“有什么毛病”的醫生,而是: 1.拿了快遞不拆的人。 2.工資發了不用的人。 3.上廁所不帶手機的人。 4.鬧鐘響了立刻起床的人。 5.發朋友圈不用美顏的人。 6.手機膜破了半年也不換的人。 7.冰箱里有滿滿一冰箱豬肉的人。 而當下的茶飲行業中,也有5種最狠茶飲店,看著平淡無奇,但仔細想想,確實有些“可怕”。 1 不用鮮果或用極少鮮果, 但生意還不錯的奶茶店 這個月芒果,下個月葡萄,再下個月主推哈密瓜。在這個水果為王、健康為重的消費年代,有一群主打奶茶、冰淇淋,水果只用檸檬和金桔,其他都是冷凍果汁或果漿,卻把生意做得風聲水起,營業額絲毫不遜色于那些變著方用鮮果的奶茶店。 有時候,消費者不是因為你賣的飲品是他所需求或者是當下潮流的,而是因為你把一種或幾種大家都在做的產品做得更好。 2 常年做活動, 卻依然屹立不倒的店 開業買多少送多少、端午第二杯半價、中秋拍照發朋友圈買一送一、新品推出留言送3000杯免費贈飲。一年到頭,店里每天都在做活動。 奇怪的是,別人都在想這樣促銷能撐多久,但它卻奇跡的活著,活得還不錯! 用低價存活下來的唯一解釋是低成本,這種成本不只是原物料,還包括房租、人工等多種因素。 3 沒去過貿易商的門店, 靠網絡自學產品制作, X寶采購原料就開業的奶茶店 過去自創個奶茶店,大致需要通過奶茶店打工學習,或者去經銷商的門店處培訓。但現在有人通過網絡視頻、網絡采購get到原料、設備和技術,再通過周邊朋友試喝確定產品是否符合消費者。 改變行業的不一定是業內人士,有時是一個外行,比如網購平臺、直播平臺、視頻網站或者物流。 4 店員工資只有2000元, 卻打了雞血般工作的奶茶店 當你的店員上班無精打采,逐漸失去了剛來店中的激情時,有專家說你給的工資不夠,沒有激勵。當你狠下心將店員工資漲上去時,本以為他們會欣喜若狂,但聽到的卻是竊竊私語——才漲這么點。 和一位在某茶飲連鎖品牌從服務員做到市場部經理的業內人士聊過天,他說,自己能做那么久,而且很有激情。不是因為一開始就有很高的工資,而是自己的公司發展越來越好,要么與公司一起成長、改變。要么被淘汰。 如果老板告訴員工跟著他好好干,干好了年底有分紅,但每天店里營業額就只有1千多元,老板對業績提升毫無頭緒。即使給員工漲了500元工資,或許他的心里的真實想法不是感激,而是老板畫的餅挺大,趁早走人。 大多數時候,員工的流失不是因為工資的多少,而是你能讓他看到多少希望。 5 把任何同行都當成學習對象的店 在圈子里,有一個老好人,與他接觸的過程中,幾乎所有的品牌或店面他都認為做得很好。當有人在討論去冰、少冰、多糖、少糖的個性服務與堅持黃金比例誰更好時,他的回答是都好。 有人問他那他的店是怎么處理的,他想了想說,現在只有個性化服務,但回去要建議公司做個“黃金比例展示牌”,既要讓顧客知道怎樣更好喝,又要滿足他們的需求。 曾有人調侃他加盟店對面的一個奶茶店,說他的對手裝修太Low,看著都沒進店的欲望。但他告訴自己的朋友,這個店其實很厲害,老板自己帶著她媽媽做。用的水果都是去批發市場批的,質量還挺好,最關鍵是服務也不錯,一天能賣1000多元。 之前,自己加盟店的老板很少過問店內的事,店交給自己的表弟打理。督導巡店時發現自己到跟前了,店員都還在玩手機。最后總部告知老板必須一起管理門店,公司也將加大巡店力度,否則扣分處理。 這位連鎖老板表示,如果繼續之前的服務,這家店早晚得敗給那家不起眼的小店,因為沒誰愿意去一個沒有“人味兒”的店。 我們往往喜歡尋找別人的缺點,而忽略了他們的優點,以至于忘記了彌補自己的不足,最終優勢喪盡。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快報精選 | 好原料點擊下方logo去了解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9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