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今年最新的萃茶機,用于散茶沖泡,水溫正負差僅2度……先別報道哦!
抱歉,我們展會不索樣,麻煩留下你的聯系方式。我們到時候登門拜訪。
相較于往年的原料、設備展會,現在的展商無論是在產品亮點的宣傳,或是在觀眾索樣的配合度上都格外謹慎。
而另一邊,部分經銷商對于新品的關注度也在減弱。在他們看來創造趨勢成本太大,不如跟隨市場。
本該被大力推廣、廣泛接納的新品,為何各方如此保守?
行業新品現狀——
今天是風口、明天變沼澤
“同類產品太多了!原來是新產品有大利潤,現在是賣新品等于高風險!”一位貿易商朋友直言不諱的指出他不愿推新品的根本所在。
去年,水果切片機火,看準商機后,他從日本進口了20臺,進價達到1100多元。但就在一個月后,類似的切片機蜂擁而至,價格從900多元一路跌至180元。
▲ 進口切片機裝箱
▲ 國產與進口切片機對比視頻
“還好賣得快,否則就陷進去了!”該經銷商對于此事至今心有余悸,似乎經歷了一場劫難。
他說,第一代高仿的產品僅僅是品牌和使用時發出的聲音有區別。但到了第二代,不貼標簽完全看不出區別,關鍵兩種機器的元件還能互換。
▲ 國產切片機切出的水果片
除了封口機,原料也會出現此類問題。
一位貿易商曾采購過一批新口味果汁,訂購了數量不少的貨準備大干。可就在一個月后,該產品也大面積爆發,多個工廠生產,價格也比一個月前低了不少,原本從他手里買過該原料的老客戶抱怨買的太貴。
最讓他感慨的是一位已經在使用該原料的連鎖,讓他幫忙找一款價格低的進行對比。對比后,該連鎖認為差異不大,但價格便宜近30%,希望該貿易商能夠提供貨源,以替換老款原料。
如今的新品,對于貿易商來說,今天是風口,明天就是沼澤。
囤積的設備、原料稍有不慎就因類似的低價產品滯銷,深陷其中。而部分連鎖則不愿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雖然內心渴望創新,但也期望市場出現苗頭后再隨風而進。
推廣成本高、模仿速度快
阻礙創新的兩座大山
“創新會被模仿、不創新會被拋棄!”一位設備廠商表示,一款新品的設計、開模、生產線都會投入大量前期成本。
再說銷售,設備不像原料,可以全線更換。一些連鎖會前期測試,再部分門店更換,等到一個有影響力的連鎖將該設備推廣開來后,其他廠家早已摩拳擦掌,快速攻占其他連鎖品牌。
想想開發新品的難度,再想想市場被搶占,心里不是滋味。
再說說原料,某黑糖廠商銷售人員介紹,今年黑糖珍珠很火,但作為一直生產該原料的他們并未獲利太多。
一是他們自身價格高,另一方面則是投入生產或貼牌的廠家太多。從品質來說,他家算是優質,但客戶一看價格往往會繞道。
他與一位飲品店老板講純度、講原料產地、講工藝,卻被人家一句“東西是不錯,但賣不起,別人比你便宜”為理由拒絕。
▲ 一款珍珠鍋
但當他們的產品做進某知名連鎖體系后,打聽他們家原料的變得多起來,該業務員的業績才慢慢好轉。甚至他所管的區域還出現斷貨現象。
“我們真不敢輕易給別人原料,稍不注意就被模仿了!”一位原料廠家說,以前開展會對于觀眾索樣幾乎有求必應。但現在很謹慎,一是擔心他們使用不正確,導致對品質的誤判。更重要的是,沒準兒遇到同行,拿著你的樣本進行破解,然后低價攻占市場,防不勝防。
品質是企業生存的根本,創新是企業長存的基礎。但在中國生產技術、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似乎任何新品都如同“皇帝的新衣”,被周邊的人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絞盡腦汁、日夜煎熬研發出的新品或許還未進入盈利期就被大面積模仿,甚至別人還會打上首創、原創的標簽,讓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變為山寨。
競爭激烈、模仿速度超快、推廣成本增高的茶飲市場,還有什么理由讓創新變為企業的動力,難道僅僅是“我是原創者”這一榮譽標簽嗎?
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因為當創新者無法實現應有的價值,失去了創造的熱情,茶飲的活力或許也將倒退。
中國飲品快報推出
“奶茶店老板實戰交流群”
想開奶茶店的,
先向成功的奶茶店老板學學,
可以大幅降低開店風險。
奶茶店老板,
你經營中遇到的問題,
別的奶茶店老板可能早已遇到了,
你正在傷腦筋尋找的解決辦法,
別的奶茶店老板可能早就找到了,
加入中國飲品快報“奶茶店老板實戰交流群”
和同行交流,事半功倍。
入群,請加小編老黃,掃下面二維碼
老黃
—————END—————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找原料,請點擊下方LOGO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0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