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茶改名1314茶?茶顏悅色被山寨版逼著改革?飲品未來的趨勢是什么?
7月10日,茶顏悅色、益禾堂、答案茶三家品牌的老板們,在飲品快報舉辦的“華中飲品大佬面對面”現場,就飲品業的一些現象暢所欲言。
茶顏悅色
新中式風茶飲的先導者,就在別的品牌不斷向外擴張,它從創始到現在堅持直營,它是湖南人們心目中的茶飲名片——茶顏悅色。
益禾堂
2015年,店數200多家。2017年4月門店數量600家,12月底超過1100家。2018年,以每月超100家的速度開店,幾乎有大學的地方就有這個品牌——益禾堂。
答案茶
以抖音快速走紅,走紅的速度讓人措手不及。短短數月,加盟店數超過200多家,跟風品牌不計其數,有人說開店是0到1,再從1到100,它卻是0到100的典型代表——答案茶。
以下為現場錄音整理版。
華中區域和華南、華東相比品牌有什么不同?
胡繼紅
華南、華東、華中還是有所差別的。比如華南、華東消費能力強,品牌的調子很高,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賣不錯的價格,但華中就不一定能承受。消費能力強還有個好處就是開店可以更密集,比如社區也可以開,像廣州、深圳、上海一個城市一個品牌可以開好幾百家,華中就不好做到。
從輻射范圍講,華南、華東靠海,影響呈半圓形輻射,華中品牌輻射能力呈圓形,輻射能力更強,更接地氣,價位不是那么高,但華南的一些品牌過來也可以開,但不會那么密集。
呂良
我只在湖南做,其他地方沒有實踐,不好下結論。但感覺我們華中更接地氣。
王秋涵
咱華中地區消費者更包容,產品口味啊各方面容易協調,這也是與其他地區的不同。
強勢品牌圍堵、行業門檻提高,新生、中小品牌如何生存?
呂良
首先這個行業現在跨界很厲害,許多品牌不知道從哪里就冒出來。現在整個行業是百花齊放,不走常規路線,市場會有新鮮感,消費者一直追新,所以存在就有可能。老品牌的關注度或生意也會有被切割。
這個行業往后面,門檻越來越高。以前我們覺得在某一塊做好就可以了,但現在的邏輯是其中某一塊要好,其他方面也要不錯,一定要有鮮明的特點。
王秋涵
我們說中小品牌如何生存,咱們都說十年磨一劍,答案茶的成功則屬于劍走偏鋒,這個也是一個市場大環境,我們正好趕巧了,與消費者的認知碰撞上了。
未來不是說中小品牌如何生存,新品牌怎樣起來,我是感覺單店沒有連鎖這種矩陣效應,連鎖更能得到一個品牌整體的勢能。無論是直營還是加盟,都要從數量上、品牌勢能上形成一個品牌的慣性和消費者認知,這樣他們才有安全感。
胡繼紅
新茶飲相比烘焙更易細分。你看,一個城市里面烘焙的大品牌可能就2、3個,茶飲知名品牌卻很多,是因為可以細分。比如港奶、臺奶、鮮果茶,品牌里我還可以定高端、中端、低端,一家獨大很難。
你可能在一個定位里做的很大,但每個城市都有區域品牌,中國太大了,像湖北還有兩個地方就沒有益禾堂,不是我們不想進,是目前我們還沒有足夠優勢進去。所以,我覺得中小品牌一定是有生存空間和獨有的優勢的。
品牌的壁壘是什么?
呂良
壁壘越來越多,如果你是說看長久還是看基本功。
壁壘就分品牌,你在自己的那塊上是不是做的很充分,或者說一直有升級。你說茶顏悅色的形象放在四年前、五年前有優勢,但放在現在它就不能成為壁壘,除非自己一直在變,要不然容易過時。
王秋涵
答案茶的壁壘是創新的路子,技術是我們的壁壘。但之前的先導是我們的玩法、創意輸出。然后,現在產品和基本功是我們需要慢慢學習和摸索的,要沉淀下來。
胡繼紅
一個品牌的成功一定是有他獨特的地方。我們益禾堂大家覺得是我們有爆款的產品,要成就一個品牌,活一兩年相對比較容易,但要長遠,除了品牌要有獨特的價值以外,還要看綜合實力,綜合實力不強也走不遠。
還要有持續創新的能力,就像我們益禾堂的形象與兩年前風格就不一樣,其實也是在不斷的升級。產品也好、店面形象也好,包括我們的體系建設也好,就是要不斷進步。
直營與加盟誰更好?
呂良
首先我覺得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以前對加盟有誤解,是因為看到很多加盟沒有持續性,但這幾年看到一些加盟品牌在體量和存活率都達到了高水準,這種看法改變了。
誰的持續性更好,誰就更好,誰就更有價值。不要妖魔化加盟,也不要光輝化直營,直營做不好,失去價值,也就失去了意義。
王 秋 涵
我們既做直營,也有做加盟,但兩者都剛起步,所以這個問題我們話語權沒那么重,還是向茶顏悅色、益禾堂先學習。
胡繼紅
選擇做加盟、選擇做直營本身無對錯之分,選擇連鎖與直營是與創始人的過往經歷有關。
但無論哪種形式,價值觀一定要對。直營是對自己和消費者負責,加盟要先對加盟商負責,加盟商才能對消費者負責,加盟店的生存狀況決定了品牌的存活周期。
如何看待山寨這個現象?
呂良
以前我內心有一千種理由安慰自己山寨沒什么事、沒什么事,但創業來說是個繞不過去的坎。只有自我安慰,希望自己能活的長一點,很惱火。
山寨其實也有很強的創造能力,但沒用對地方。山寨對于原創品牌有一個倒逼作用,當自己做不好時,可能自己就成為山寨,別人成了原創。
王秋涵
如果說被山寨中槍的話,我們答案茶渾身都是槍眼。這個責任我們也要反思一下自己。起初的時候,答案茶爆火的那段時間全國各地的加盟商要加盟,我們的態度是答案茶在沒有能力扶持這么多加盟商時,許多加盟商被拒絕,但這個時候讓山寨有了可乘之機。
“正品答案茶加盟,我們這里來多少都歡迎!”這種無底線的做法讓加盟商深受其害。后續我們開始呵護既有的加盟商,我們每個城市都設有飽和量,但許多加盟商還是想開,又去了山寨的答案茶,也想通過渠道去勸他們理智一些。
甚至在答案茶被山寨巔峰時被傳言改名1314茶,但其實我們并沒改名,現在我們的態度就是對未來有信心,對當下有耐心。
胡繼紅
其實對山寨這種現象我還是蠻有抵抗力的,但我有兩個限度,一個底線是法律來管,一個高壓線是道德來管。沒有突破這兩個限度我都能忍受,但突破了我不能忍受,太多這種案例了。
我很少看到山寨存活能力很強,因為我覺得山寨品牌終究會死掉的,只要他們沒有突破我的底線,我也懶得理他,他總會死何必推他一把,專心做自己的事更重要。
飲品行業未來3-5年,茶飲行業的方向?
胡繼紅
最近這幾年水果茶很火,再過幾年這個品類會遇到問題,什么問題呢,供應鏈問題。水果是農產品,由于受產區、季節、品種、產能限制,甚至出現某區域的水果只供應某個或幾個品牌。未來一定會出現新的品類,去改善這種現狀。
今天我們就看到有選手在咖啡上做創新,也許是一個方向,但具體是什么,這個結論我不敢亂下。還有一個我覺得中國的新式茶飲會走向全世界,因為現在東南亞、歐美的國家,有許多臺灣和大陸的品牌已經過去了。會改變這些國家攝取水分的方式,水果、茶葉是很健康的,而這些國家對這種品類也是有巨大的需求,所以一定會走向全世界。
王 秋 涵
品牌不僅被山寨、同行倒逼,也在被消費者倒逼。
消費者對于飲品的感知是好喝,但對于好喝的定義又有所不同,以前是濃郁、香甜、醇叫好喝。而往后走,可能口味偏淡,更注重原料本身,添加物越來越自然,這叫好喝。
呂良
許多新茶飲品牌將行業的天花板捅破,行業可變性就很大了,可塑性越來越強。
倒退十年,中國連鎖餐飲是叫不出號的,那時都羨慕麥當勞、肯德基。現在中國這幾年在包裝、品類、營銷上的創新像開了掛一樣,而且不同定位的飲品品牌越來越多。我們不用再去羨慕他們,中國自有品牌的這種自豪的感覺在消費者心目中越來越強。
所以,不同的品牌都有生存空間,我們需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新生品牌,以及消費者的消費意識和習慣。有可能我們現在覺得一些品牌的“虛火”比較旺,但卻容易形成一種消費習慣,三、五年后可能就是一種趨勢。
—————END—————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找原料,請點擊下方LOGO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1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