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飲品“轉讓店”的消息也是鋪天蓋地。當你野心勃勃的想在飲品行業有所作為的時候,結果發現卻掉進個大坑里,是不是罵娘的心都有!小編收集整理了值得你注意的十大“坑”,提醒那些雄心勃勃的創業者們。
接手“轉讓店”,應把以下幾個問題搞清楚:
如果是房東出租場地,那么,要請房東拿出有效的產權證,根據產權證,對房屋的建筑面積、結構等情況進行檢查,避免張冠李戴,以假亂真。如果是租賃者轉讓餐飲,必須請房東出面共同商議,分清楚哪些東西是房東的,哪些東西是租賃者的,三方當面清點,出具文字憑據,簽字畫押,方可深談。
不要單方面只信聽轉讓者的話,有條件的話,應該到房產、消防、公安、環保、街道等部門了解一番。比如,這個房屋近期有否動遷計劃?如果有,就不要再浪費精力談下去了,除了你自己,沒有人愿意為你的幾十萬元裝修費買單。這個地方有沒有飲品店的消費者?消費準顧客是否會接納?多了解,盡可能多方面的考慮總是不會錯的。
要親自到自來水公司、電業局、環保局、煤氣公司、供熱公司等單位了解水費、電費、環保費、煤氣費、供熱費的繳納情況,如果未交清,請轉手者將剩余部分繳納完畢,并將交費發票出示,看清確認后復印留存,妥善保管。停水停電停氣,無論停哪一樣,都無法營業。
親自到工商管理部門、稅務部門了解工商管理費、應繳納稅款是否繳納完畢,有否罰款,如果有的話,請轉讓方到相關部門繳納完畢,并將相關票據復印留存,妥善保管。工商管理費、應繳稅款屬國家強制征收的項目,如未交齊,有可能面臨營業執照作廢、停辦營業執照、罰款等相應處罰。
要將以往與之有關的單位、人員聯系到,通報租售情況,盡可能查清之前的經濟糾紛情況,分清責任,避免在以后的經營中發生糾紛。因為在轉讓時,有可能很多員工跟著一起“轉讓”。所以一定要分清賬。不要僅僅憑房主或轉讓人的一面之詞作結論,如果他們之間相互配合打馬虎眼,糊弄門外漢綽綽有余。
即:合同是和房東簽約還是和轉讓人簽約;合同類別是承包合同還是租賃合同。這是非常重要的兩個選擇,選擇不同,后果截然不同。從分清責任的角度說,建議主張合同的法律主體應選擇房東,合同的類別是租賃合同。有些老板往往嫌辦理開業手續麻煩,浪費時間,增大開業經費,在簽訂轉讓合同的時候,能湊合就湊合,延續使用原來的營業執照,以承包形式接手。孰不知,一念之差,可能帶來后患無窮。
與權利人簽訂相關合同,其他任何人代簽均屬無效。經營火爆之后,因房東反悔發生經濟糾紛的事情數不勝數,最為常見的是從合同里尋找破綻。如果權利人老謀深算,在簽訂合同時即留下伏筆,那以后的經營就危機重重了。
簽合同時可以咨詢專業律師,或找幾本關于《合同法》內容的書籍了解清楚。在這些地方多花一點錢,以后的經營就少了許多麻煩。
應在合同簽訂完畢、所有鑰匙交接清楚之后再支付轉讓費。轉讓費支付宜晚不宜早,給自己多留一點時間,以免后悔。錢在自己手里,主動權就在自己這里,這間房子不滿意,還可以到別處看看。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延伸閱讀
一個餐廳老板說,大多數創業型飲品店老板都不會控制成本
轉讓費,你該注意什么?——做生意避不開的話題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6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