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始至終,無論奶茶產品如何升級,行業怎樣整改,總是會被找出不健康的“證據”。高糖、高脂、高熱量、色素、香精、農殘留……讓行業人防不勝防。
奶茶真的不健康嗎?良心商家如何自證清白,茶飲品牌吉滿杯用一張產品宣傳海報給了我們一些思路。
都在宣傳售賣讓孩子放心喝的奶茶
他們這樣做
“做一杯放心讓孩子喝的奶茶”這句口號對于行業人甚至消費者并不陌生。這不僅是一句宣傳廣告語,也反應出了行業人需要遵守的基本準則。
今年,一份多家茶飲品牌產品的檢測報告成為了眾多業內人士的心頭病。1杯奶茶=13塊方糖=4杯咖啡的概念,讓人們重新審視起了奶茶。
雖然該事件對于行業的波及并未像曾經的珍珠塑化劑等事件一樣影響久遠,奶茶粉們也是力挺,但如何做出健康奶茶并傳導概念引起了思考。
最近茶飲品牌吉滿杯的一張海報給了我們一些思路。
從海報及其宣傳文章中可以看到,為了減少飲品中的含糖量,其產品使用了蜂蜜代替果糖或蔗糖等糖類,并宣稱使用100%天然龍眼蜜。
而牛奶則使用純牛奶,以這樣做出的飲品被之冠以“喝不胖的奶茶”之名。
而尤其搶眼的則是多個產品屬性中的“SGS合格檢測”。
據了解,SGS是全球領先的檢驗、鑒定、測試和認證機構,而此次吉滿杯在海報中標注該認證,并曬出檢測報告,從品牌自證清白到權威機構證明,相較之下更具說服力。
2
檢測報告能否成為自證清白的利器
雖然該做法得到了許多同行的認同,但也有更多解讀。他們認為,檢測報告僅能反應送檢樣品的狀態。在實際操作中會涉及更多環節,如門店的環境、操作人員的流程等等,這些都可能影響產品品質。
檢測報告是對樣品的認可,也可以看作是品牌的“強心針”,讓品牌員工增強自信心,給消費者更有力的說法。但要做到真正的安全健康,仍需加強門店自身管理。
以前我們曾說的標注飲品營養成分說明,或許也可借鑒這一做法,如反式脂肪酸、蛋白質、熱量等成分均可進行送檢,再制成海報通過自身微信公眾號等渠道進行傳播。
這樣的方法看似有些天真,但在茶飲行業高速發展的今天,除了需要職能部門監管,也需要品牌、門店自我監測。
這樣行業或許才能從基礎的形象、口味升級到真正的品質、社會反響升級。
—————END—————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3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