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新茶飲爆款產品層出不窮,而咖啡卻總是拿鐵、摩卡、卡布奇諾那些“經典款”?
咖門|Menson,發自上海
1
前幾天,星巴克推出的3款新品,“清椰冰搖咖啡、海鹽蜂蜜瑪奇朵、薰衣草伯爵茶拿鐵”,意外被網友吐槽“難喝”、“洗衣粉味兒”、“喝完懷疑人生”,甚至有人惡毒的用“臭腳味”來形容。
▲網友吐槽清椰冰搖咖啡
說回來,星巴克算是咖啡行業為數不多的有制造“網紅級”產品能力的品牌了。
比如,焦糖瑪奇朵、星冰樂、馥芮白等,就是星巴克幾年前推出、且賣得不錯的“新品”。
但是,如果仔細想一下,好像這幾年,整個咖啡行業確實沒有其他的新的咖啡產品,能用“爆款”來形容了。
盡管“氮氣咖啡”、“啤酒+咖啡”也侵略過你的眼球,但顯而易見的是,它們并沒有在市場上引爆,或者在消費者的心里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2
不久前,《咖門》聯合美團點評,成立了“飲品大數據中心”。在我們即將推出的第一期行業數據報告里,有這樣一個排名:
▲咖啡界最受歡迎的產品仍然是“經典款”
這是2016年,線上購買咖啡的數量排名,可以理解為人們對咖啡產品的喜愛程度排名。
——人人都愛“經典款”。可是,等等,上榜的這些,差不多都是“上了年紀”的經典款了吧……
一位咖啡館老板提供的3月份的銷售情況,也印證了“排名不分先后,你我都是經典”的事實:
阿布阿布咖啡2017年3月份賣了751杯咖啡,卡布奇諾出杯量最大且營業額最高。卡布奇諾、拿鐵、美式三款單品,銷售量上百。手沖咖啡賣了11杯,新品櫻花拿鐵咖啡賣了98杯。
不管誰更受歡迎,細數咖啡產品,總是能數得過來的這幾款,并沒有太大突破性的新品出現。
而反觀茶飲,10幾年前的珍珠奶茶火了一片,現在卻早已不見蹤影,如今正當紅的是奶蓋茶、水果茶。
▲新茶飲顯示出生機勃勃的創新能力
短短幾年,茶飲的爆款產品更新了幾輪,咖啡卻還是老掉牙的那么幾種,原因何在呢?
3
對此,《咖門》咨詢了幾位行業人的觀點:
繆欽(因味茶創始人)
在國外,咖啡+酒、+奶、+酵素,里面加其他東西也很多。但是,為什么到最后經過歷史的沉淀,咖啡還是加奶呢?
因為咖啡本身比較苦澀,加其他東西味道都出不來。茶相對比較清淡,作為基底包容性比較強。
我相信茶、飲料以及固體,因為最終做飲料要不然就是漂浮物、要不然融合物,還有一個就是固體添加的果粒、果碎的東西。
事實上,所有的飲料都是先擴品類,讓他有最合適的定位,然后再慢慢地減少產品,留下幾款經典的。
這個應該是大的茶、酒、咖啡這些大基底,最終的途徑。會有一些小眾的調飲方式在市場上一直存在,但是在大眾上會越來越歸于品類化。
羅軍(茶香書香創始人)
對于這個事情,我做過系統的分析。茶和咖啡的產品品類,是相對應的。
茶飲里的奶茶,對應的就是咖啡里拿鐵,他們都是以各自為基底,混合模型的產品;奶蓋茶(海鹽茶),對應的則是卡布奇諾,他們也是以各自為基底,分層模型的產品;水果茶呢,則相當于星冰樂這個品類,不以茶或咖啡本身為基底,研發的混合型的產品。
這樣來說,美式、手沖咖啡,就相當于手沖茶。
韓剛(逅唐茶業創始人)
當年我也開過咖啡店,也跟一些咖啡人聊過,很多人感覺咖啡加水果、加奶蓋,就不是咖啡,覺得咖啡就應該是純粹的。所以行業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產品創新的動力,很多時候沒有考慮到商業是殘酷的。
從另一個角度說,咖啡的這些經典款的產品已經很成熟了,標準化程度很高了。但新茶飲,還很年輕,還處在品類產品的探索期,相信到最后也會沉淀下一些最受市場歡迎的“基本款”。
吳建伸(知名連鎖品牌產品顧問)
這個主要受限于咖啡做為一種基底,與眾多食材原料的搭配性不好,限制了可應用的靈活性,跟水果類搭配不易。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 End —
統籌:咖sir |編輯:政雨
本文為咖門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內容轉載 | 微信:yantairan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0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