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年火鍋店被查出假羊肉,生意驟降至冰點!餐飲遇到食品安全危機,7招力挽狂瀾!

    ???????

    導語

    昨天,《餐飲時報》收到一位餐飲同行的求助——

    老師您好,我是一家十四年老肥牛店的店長,最近我們企業遭遇了一件事,讓我不知所措:我們在一家特別正規的廠家購進了一批羊肉卷,所有檢疫報告、合格證、資質都齊全,檢查部門到店里來抽樣檢查,結果檢出含有鴨肉!

    當地藥監局對我們罰款,這個都認了,結果又在新聞曝光,微媒體傳播特別快,第二天全知道了,生意開始大量下滑,營業額銳減一半,入不敷出!

    我想了好多辦法,結果都不理想,對這類問題我真的缺乏經驗了,想咨詢您,有什么好的辦法嗎?

    《餐飲時報》小時將此問題發到朋友圈,上百位同行給出了“專業性建議”——

    餐飲論壇

    ——《餐飲時報》原創報道

    一、解鈴還須系鈴人,找回媒體,正面應對

    媒體、網絡是把雙刃劍,能讓一家企業起死回生,也能置于死地。此事件已經被媒體廣泛傳播,那第一當務之急就是從媒體入手,找回他們,想辦法讓他們重新幫我們找回形象。

    向媒體道清原委,拿出各種證據證明自己和顧客一樣都是受害者。這批羊肉不是有各種檢驗檢疫證明嗎?把這些全部出示給媒體,講述整個進貨過程,不能保證顧客全部相信,但總有一部分會信的。

    注:花錢和媒體搞好關系,這是必不可少的,現在的媒體也不愿意跟一家企業作對,只要用心很容易溝通,很容易成交。另外,經營企業,和媒體打交道是比不少的,平時一定注意積累一批媒體朋友,一旦有事需要媒體輿論支持,不至于無處求助。

    二、變被動為主動,有必要跟供貨商打一場轟轟烈烈的官司

    這樣做的目的,未必是真正索賠到什么補償,同樣是通過放大問題的方式強調自己也是受害者,變被動為主動,借機向公眾澄清事實。或者找仲裁機構仲裁,要求供應商公開出具書面道歉涵,以示自己非主觀故意造假,而且被坑的受害者。

    當然,這一切也是要在媒體的“鎂光燈”下進行,邀請媒體隨時跟蹤報道整個進程。

    注:和媒體打好交道,關鍵時刻非常重要!

    三、公開懸賞,承諾永遠不用假羊肉,發現立賞10

    打出巨大橫幅,公開承諾“永遠不用假羊肉”,并公開懸賞邀請顧客監督,發現立賞10萬元。

    這個做法,同樣要鋪天蓋地,能做到多夸張就多夸張,店內,餐桌、墻壁、走道、衛生間到處是“承諾、懸賞”標語,店外,顏色醒目、字體超大到可以路過的人不想看都得必須看一眼。

    這不僅是自證清白,更是表明決心!

    四、明檔現切,明白公示

    前面都是“對外策略”,對內要順勢啟動相配套的危機營銷活動:

    把切好肉片上桌改為明檔現切,真實看得見,這一招會是做好的營銷。采用明檔砧板臺,安排切臺崗位,把切臺進行布置,專業明亮整潔,切配工衣著大廚打扮;

    另外,顛覆傳統的卷式改為整塊羊肉冷凍切片。現在顧客認為羊肉卷起來就是為了摻假,整塊冷凍的可以提高信任度。吃起來口感更是不一樣。

    明檔現切,一定會成為火鍋經營的一種趨勢,早做勝過晚做,建議抓緊做!

    五、邀重點顧客組“試吃團”

    邀請部分老顧客(長期信任的老顧客)、媒體人(有傳播渠道)組成試吃團,試吃的過程中,店家安排專人講解“如何分清真假羊肉、食品安全重于天”等,把試吃變成一場現場公關活動。

    當然,還可以和這些試吃的顧客溝通,讓他們把現場活動和試吃感受拍照,通過微博微信等形式傳播出去,一點一滴挽回聲譽。

    六、公示原料自測、開放廚房,

    每天對原料進行自檢自查,并把檢查結果張貼出來。

    開放廚房,邀請客人參觀廚房,安裝廚房監控系統,讓就餐顧客現場監督。這就要求內部進行“大練兵”,嚴抓衛生,把這個事件當成提升管理的一個轉折。

    七、換供貨商,大張旗鼓去原產地考察

    換掉出問題的這家廠商,并大張旗鼓到羊肉原產地找貨源,全程拍照,通過自己的企業的微博微信進行直播。

    最后一招,有不少同行建議,可以換品牌。對于年輕品牌來講,可以這么做;對這家有14年品牌歷史并在當地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來講,不建議使用。

    (還有很多朋友的微信留言,因為篇幅所限,不一一刊發,感謝大家!)

    多餐企之前也遇到過食品安全問題,比如今年剛剛上市的呷哺呷哺遭央視曝光,以豬血冒充鴨血。呷哺呷哺隨即制定出一系列公關方案,應對招數不慌不忙卻孔武有力,效果更是出乎意料,值得廣大同行借鑒。今天,《餐飲時報》特地將此案例拿出來,我們一起回顧下這一經典危機公關案例:

    背景:

    呷哺呷哺遇大事了!

    315日,CCTV新聞頻道《共同關注》欄目重磅報道“北京鴨血9成是假的”,記者抽樣調查顯示呷哺呷哺、小肥羊等火鍋企業售出鴨血產品中檢測出豬源性成分,語驚四座;326日,北京市大興區食藥監局在呷哺呷哺總部對315當晚封存的鴨血產品進行了解封;330日,呷哺呷哺收到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抽檢鴨血的書面檢測報告,正式宣告未檢出豬源性成分;48日起,呷哺呷哺針對此起躺槍事件特別推出“安心鴨血免費試吃”,任意現金消費即送鴨血。至此,“呷哺呷哺豬血充鴨血”烏龍事件告一段落。

    這是關乎食品安全的大事,一經發生自然賺足眼球。呷哺呷哺的公關方案即被餐飲圈所廣泛關注,其面對危機有效響應的做法值得學習。

    1. 第一步

    事件一出,及時響應,下架所有可疑產品

    事件發生后,呷哺呷哺立刻啟動緊急預案,第一步包括:

    1 315當日19:21通知三個大區、九個省市的近500家門店停售鴨血,316日早7點將產品運回呷哺呷哺總部封存檢測;

    2 315當日20:40,率先發布企業聲明,表明態度;

    3 21:05發布停售以及媒體溝通渠道信息,安排專人處理媒體征詢。

    一時間,疑似產品從市面消失,媒體和群眾的疑問也有了與企業的正規溝通途徑。正是這樣積極健康、及時、處變不驚的應對,使得呷哺呷哺瞬間爭取到了整件事的主導權。同時這樣做的背后也凸顯了重要的一點——呷哺呷哺持有的是一種“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

    2. 第二步

    抓住事件根源,配合質監部門證明事實

    公關手段只是一方面,事情的根源還在“鴨血是真是假”之上。緊隨其后的,就是呷哺呷哺總部和門店均積極配合各地政府部門的檢查、取樣,同時,呷哺呷哺方面提供了全面、完善、詳實的供應商資質證明、進銷存臺賬記錄和品質檢驗報告。

    這一舉措同樣有兩個含義。第一,及時反應、抓住事件本質,請權威部門主持公義;第二,難以掩飾的自豪——呷哺呷哺是相信自己品質的,到哪里檢驗都是OK。果然,最終結果證實,呷哺呷哺鴨血沒!問!題!326日,初步檢驗結果出具,北京市大興區食藥監局前往呷哺呷哺總部解封315當晚封存鴨血產品,呷哺呷哺第一時間接受了媒體的采訪,宣告鴨血繼續售賣;330日,呷哺呷哺收到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抽檢鴨血的書面檢測報告,正式宣告未檢出豬源性成分。

    3. 第三步

    特別的澄清——推出“躺槍”特別活動

    43日,呷哺呷哺官方澄清微博與活動微博幾乎前后腳發出,澄清微博詳述事實并表明立場與態度——呷哺呷哺堅持品質,并誠懇感謝輿論監督。同時,權威媒體站臺發聲,更有視頻媒體遠赴山東呷哺呷哺上游供應商——鴨血廠一探制作全程,謠言不攻自破。

    微博原文:

    事件的一大亮點,莫過于營銷的完美借力——專門針對鴨血風波設置的“我躺槍,你樂享,安心鴨血免費送”活動:48日至414日,全國門店開展“安心鴨血免費試吃活動”,任意現金消費即送小盤鴨血。小鴨“蒙冤”不惜“放血酬賓”,以實際行動有力告知,有菜有真相,詼諧有趣。大眾會心一笑之余,快速理解和接受了——呷哺呷哺的鴨血確實沒有問題。

    臨危不亂,及時響應,抓住關鍵,活動配合,有始有終——這些正是呷哺呷哺應對鴨血危機的幾大關鍵詞。是這些要素的有機配合,推進了整個事件不斷朝向利于呷哺呷哺的方向發展,最終使得呷哺呷哺成功扳回一局。

    更多往期內容,直接點擊下面題目——

    1.一元菜促銷,餐廳出奇制勝、快速聚人氣的營銷方式!

    2.營銷手段同質化,信任營銷正當其時!14招玩轉信任營銷

    3.又一火鍋新模式出現!鍋底竟是礦泉水!

    4.很多餐飲人被忽悠了!做餐飲,千萬別信這些“至理名言”!

    5.520“人造節”,下暴雨,我的餐廳仍然爆棚!你會營銷“人造節”嗎?

    6.飲品熱賣季來了,這18款飲品,顧客一見就驚訝,將成餐飲界爆款!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2834.html

    (0)
    上一篇 2016年6月14日 13:14
    下一篇 2016年6月14日 15: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