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85后,最年輕的注冊中國烹飪大師、國家人社部全國技術能手……全國甚至世界范圍的烹飪比賽的大獎幾乎拿了個遍。他在數百場美食及廚藝電視節目中擔任過嘉賓。他被委派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廚藝表演和交流……
明明可以靠顏值吃飯,卻偏偏要靠才華的劉強,走在人生的星光大道上,偶爾會有質疑的聲音傳到他的耳朵里。有人質疑:他太年輕、太帥氣、太成功,又是高炳義的弟子,是不是走了很多捷徑?
本期,劉強接受紅餐網獨家采訪,盛名和光鮮背后的他,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劉強
現.中國烹飪協會名廚委員會研發部總監
現.中國烹飪協會名廚駐北大及清華大學餐飲專員
國家人社部全國技術能手
團中央全國青年崗位能手
中國大能手總冠軍
餐飲業國家一級評委
擅長魯菜、粵菜、宮廷菜、國宴菜、東北菜
曾被派往美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荷蘭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廚藝表演和交流。
“您是不是一開始就按著明星大廚的定位去發展的?您有沒有過一線操作的經驗?”紅餐網記者一開始就很尖銳。他并沒有生氣,卻耐心地配合采訪。
1985年,劉強出生在東北邊陲小鎮向陽。窮孩子早當家,他的思想特別早熟,每走一步,都經過深思熟慮。
1999年,15歲的劉強正在念初三。有一天,他沒跟任何人商量,就輟學跑到縣城里親戚的餐館,當起了雜工學徒。
那是一個叛逆的年紀,但劉強輟學從廚并不是叛逆的行為。“一個人要發展,要么有淵博的知識,要么有過硬的手藝。我家境一般,學習成績一般,那就早點學門手藝吧。”
童工學徒歲月里,他掃地、刷碗、端盤子、切菜、炒菜,什么都干,卻整整一年沒領過工資。沒地兒住,就住在餐廳里。沒有床,就在火爐旁邊擺兩條板凳,蓋一床舊被子,一住就是大半年。每天五點起床收拾爐子準備開檔。師傅們看他吃苦耐勞,都很愿意給他傳授廚藝。
▲劉強創作時心無旁騖
后來,他抓住了一個難得的機會:去市政府的接待部門任職,后來升任廚師長。在這里,他參與接待了很多重要的國家領導人,由于表現出色,兩年后,他將要被破格獲得正式編制。
此時,他聽說廣州某酒樓正缺廚師,老板是東北人,做的是他擅長的東北菜。最重要的是,還可以學到熱門的粵菜。要知道,那時候,粵菜簡直像是處于廚藝神壇之上。于是,他不顧單位領導的挽留,毅然放棄鐵飯碗,只身南下廣州。
后來,劉強重回家鄉,老領導趕緊邀請他回原單位去工作。這一次,他把自己帶回的粵菜元素,在烹調技法、擺盤、創意等方面,與當地菜進行融合,來訪的領導對這個小伙子印象深刻。
▲低溫銀鱈魚配魚子醬
2009年冬天,劉強參加一個為期兩天的烹飪培訓課程。每天早上9點鐘開講,他7點多就到教室了,搶先坐在第一排固定的位置上。中午也不去吃飯,就叫同事幫忙帶兩個饅頭。
講師是平常只在央視廚藝比賽節目《滿漢全席》里才看見的,魯菜大師高炳義。他怕來晚了,或者稍微走開一會兒,別人就占了他的座位。
兩天之后,高炳義對這個奇怪而執拗的小伙子有了很好的印象,就給他留了電話。劉強與高炳義的師徒情緣,就是這樣開始的。
▲高炳義(左2)劉強(右1)
“有時候,他做了一桌子菜叫我來看,我能給他指出一桌子的毛病。”高炳義接受紅餐網記者電話采訪時說。
有一次,高炳義教劉強做魚骨。魚骨是擁有上千年歷史的名貴菜肴,如今只出現在上萬元的宴會上。干的魚骨硬如石頭,要嚴控掌法手法和時間,才能將其腥味、臭味、異味去除,得到半透明、如同軟冰的形態,口感軟糯。
高炳義反復叮囑,冬天,魚骨要發5天5夜,泡和蒸的手法各占一半。然而,劉強偷工減料,4天4夜就發完了,并且以泡為主。因此,魚骨出品不夠好。
“你不要覺得自己很行!研究廚藝,要用心,細心,耐心。怎么能馬馬虎虎?”高炳義拍起桌子責備他。
▲金箔冰糖魚骨配玫瑰桃膠
劉強調整心態,反復練習,并且創新了很多魚骨新菜。高炳義看在眼里,卻只是淡淡地丟出兩個字:行吧。怕他架不住年輕,易驕傲啊。
如今的劉強,擅長魯菜、粵菜、宮廷菜、國宴菜、東北菜的制作。師父的教導功不可沒,然而,他卻最不愿意主動聊起師父。
“我不愿意別人說,我所獲得的一切,都是因為我師父。師父當然很重要,但也是我自己努力掙的。只是,背后的付出,很少有人看得見。”
▲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
讓很多廚界同行真正對劉強刮目相看的是,他成功主持了北京大學團餐標準化建設項目,該項目獲得了中餐科技進步一等獎。
那是2011年4月,北京大學“中餐團餐標準化探索項目”,由中國烹飪協會主導發起。高炳義帶領20多位優秀的烹飪大師進駐北京大學。團餐烹飪條件與專業廚房很不一樣,一道宮保雞丁,都能成為技術瓶頸,而劉強總能找到辦法成功解局。他每天第一個到崗,最后一個離開,擅長調節團隊工作狀態。
看到劉強的表現,高炳義全身退出,將整個項目完全交由他主導。八個多月后,他帶領團隊交出這樣一份答卷:深度挖掘北京大學百年經典菜肴,并潛心研發適合當今團餐飲食需求的品種,共計熱菜、涼菜、面點等1234個品種,最終完成投料標準化數據,制作流程分解圖片,圖文并茂,《團餐食譜1234》專著出版。
▲劉強很善于團隊協作
有一次,他在央視CCTV《養生堂》里,表演制作油爆雙脆。主持人也來秀一手,發現軟嫩的雞胗,非常難切,于是讓劉強用手摁住雞胗。劉強把整個手背虛摁下去擋住刀鋒,說:這么切是吧?全場觀眾都被他逗樂了。
劉強在鏡頭前,就是這么陽光、幽默。隨著廚藝的精進和名聲的漸起,中央電視臺、北京衛視、天津衛視、廣西衛視等多家電視臺,擔任了數百場美食欄目的嘉賓。
▲北京衛視《食全食美》錄制現場
當記者問到,錄了這么多節目,最大的感觸是什么時,他說:“有時候,外出辦事兒,會被人興奮地攔住問‘誒,你不就是劉強大廚嗎?’。”
他深感欣慰:自己參與錄制的節目,是觀眾喜聞樂見的,是有溫度的,才會讓人記住。
他還是一個美食外交大廚。至今,他已經被派往美國、法國、阿聯酋、印度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廚藝表演和交流。
“那其實是美食外交。我們是在身體力行地展示和傳播,中國烹飪文化,拉近中國與各國的關系。因為美食是無國界的,美食能將不同種族和文化背景的人聯系起來。”
▲夢幻海之螺
烹飪名師、電視明星大廚、外交大廚,他在不同的身份和角色中靈活切換。他仍然是個廚師,但是,和只關心為餐館做了多少個爆款、為老板創造了多少利潤的廚師,不一樣。
他曾經三次擔任《開講啦》嘉賓。在2017年4月15日這一期,他向歷史學博士葛劍雄提問,為何中國美食遲遲沒有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葛教授告訴他,中國美食流傳千年,但因為文化、語言的差異,真正開始推向世界起步較晚。然而,如果中國美食真的有競爭力,被世界接受只是時間的問題。
這個道理對他個人而言,同樣適用。他相信,只要認真做好自己,時間會讓一切關于“太帥、太年輕”的質疑,閉嘴。
▲做好自己,讓時間證明一切
國宴牛扒配口蘑牛油果球
<主料>
加州去骨牛肋排200克。
<輔料>
口蘑30克,牛油果50克,芒果10克,圓蔥,芹菜,胡蘿卜各15克,蔥姜各10克,金蔥1克。
<調料>
醬油20克、蠔油10克、老抽3克、紅曲米5克、黑胡椒碎1克、花雕酒10克、冰糖1克、淀粉5克、八角、香葉、陳皮各1克。
<制作方法>
1.牛肉焯水后切大塊。
2.鍋內放入雞湯、調料、部份輔料和牛肉,一起小火燜制成熟入味。
3.牛肉收汁,配上蔥燒口蘑和牛油果球裝飾即可。
<牛油果球>
牛油果切薄片,六片排好在保鮮膜上,放入芒果粒,再將保鮮膜慢慢收緊,使其成為球狀。
<烹調技法>燒 。
<特點>
醬香濃郁、酥爛入味、搭配合理考究。
翠裝碧裹南海明蝦球
<主料>
南海明蝦500克。
<輔料>
香蔥15克,蒜15克,姜15克,香菜15克,三色瑾3朵,薄荷2朵。
<調料>
勁霸撈拌汁20克,鹽5克,糖5克,菜籽油15克,勁霸辣鮮露5克。
<制作方法>
1.明蝦去殼,開背,沸水煮熟,入冰水過涼,撈出瀝干水份。
2.輔料攪拌成醬,與調料一起拌勻。
3.明蝦拌入醬料,裝盤,點入薄荷、 三色堇裝飾。
<烹調技法>拌。
<特點>
鮮蝦脆嫩,入口鮮香 ,翠綠的醬汁映出一抹春意盎然。
黃金蝦托
<主料>
海捕大蝦1只(120克)
<輔料>
雞蛋80克,切片面包15克,薄荷葉1克,金桔5克,蔥姜各5克,檸檬3克,紅泡椒5克,圓蔥10克,蛋黃糊30克、蛋清糊30克,蛋黃糕10克。
<調料>
鹽1克,淀粉15克,番茄沙司10克,泰式甜辣醬15克。
<制作方法>
1.大蝦去頭和殼,去沙線,背部開刀成蝦排,腌制入味。
2.面包片涂抹蛋黃醬,放上蝦排,再涂抹蛋清糊,放上蛋黃糕。
3.下入四成熱油鍋炸制成熟,配上自制辣醬即可。
<自制辣醬>
鍋內加底油燒熱,放入圓蔥丁炒透,放入番茄沙司和泰式甜辣醬,小火熬制濃稠即可。
<烹調技法>托炸。
<特點>
面包酥脆、蝦肉鮮嫩、甜辣適中。
九轉大腸
<主料>
熟豬大腸頭750克
<輔料>
山楂150克,青蘿卜球30克,姜末3克,香菜末,蔥末,蒜末各5克。
<調料>
白糖100克,精鹽4克,花椒油15克,料酒,醬油各10克,白米醋,陳醋各25克,胡椒粉,肉桂面,砂仁面各1克,蠔油,冰糖老抽各適量。水250克。
<制作方法>
1.將熟大腸頂刀切2.5厘米的段,焯水備用。
2.鍋中加油,下入白糖炒至雞血紅色時,倒入大腸炒至上色,放入蔥姜蒜末炒香,烹料酒和白米醋,加湯,用醬油、冰糖老抽調色,再下入鹽、白糖,移至小火煨燒。
3.待燒至湯汁稠濃時,移至旺火,急火收汁,同時放入砂仁面、肉桂面、胡椒粉,待湯汁濃郁時,淋上花椒油翻勻,出鍋裝盤。
4.山楂球和青蘿卜球擺在盤頭,大腸擺放整齊,撒上香菜末即可。
<烹調技法>燒。
<特點>
色澤紅亮,甜、酸、苦、辣、咸五味柔和,香而不膩,為魯菜傳統名菜。
功夫墨魚
<主料>
墨魚200克每個。
<輔料>
蔥姜蒜各20克,香瓜球50克。
<調料>
紅曲水100克,番茄沙司100克,冰糖50克,白醋30克,鹽8克,醬油30克,花雕酒30克,八角1克,陳皮2克,抹茶粉10克。
<制作方法>
1.將墨魚去內臟和皮,下入六成熱油鍋沖油定型。
2.鍋內加油燒熱,放入蔥姜蒜、八角爆香,再放入調料等,然后加入墨魚,小火煨制2小時。
3.打出輔料,收汁至粘稠后,起鍋裝盤、裝飾即可。
<烹調技法>?。
<特點>
色澤棗紅、甜咸適口、回味無窮。
法式鵝肝脆皮鴨
<主料>
墨魚200克每個。
<主料>
鴨脯肉300克,鵝肥肝150克。
<輔料>
蝦片6片,香菜50克,圓蔥50克,芹菜50克,姜20克,檸檬20克,黑松露碎15克
<調料>
黑胡椒碎5克,鹽6克,脆皮粉150克,蠔油20克,白蘭地20克,黃油20克,小蘇打2克,凝膠片5克。
<制作方法>
1.鴨脯去皮,切成厚片,加入小蘇打抓勻,加入黑胡椒碎拌勻,放入香菜等輔料腌制30分鐘(輔料不用打成汁)。
2.鵝肝蒸30分鐘,取出去油脂,制成泥狀。
3.鍋內加黃油燒化,放入鵝肝泥炒透,放入蠔油、白蘭地、鹽調味;凝膠片加少許水蒸化,調在鵝肝泥里,加入黑松露碎調勻冷卻。
4.脆皮粉調成糊狀,把腌制的鴨脯條(不用卷)掛糊,炸至金黃色且成熟時,撈出裝盤,上面放上鵝肝醬泥,點綴即可(鵝肝醬是用兩個不銹鋼勺刮出的橄欖形)。
<烹調技法>炸。
<特點>
外酥里嫩,中西結合,奇妙無窮。
40萬廚師都在關注這個號 你還沒有關注嗎?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2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