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控的“中杯”,星巴克們到底錯在哪?

    點 擊 上 面 藍 字 關 注 我 們

    1117

    星巴克“中杯門”事件持續發酵,已經演變成全民娛樂。

    其實事情并不復雜。

    星巴克作為一個商業主體,盈利是它的天職,適度推銷沒什么不對;

    而對星巴克充滿體驗期待的顧客,挑剔一點,也是基本的權利。

    那么,到底是什么出了問題?

    餐飲老板內參|內參軍閆太然 發于上海

    1

    “愚蠢”的標準化

    上大學的時候,我的一個同學應聘到500強外企肯德基工作。但沒過兩天就回來跟我們抱怨:我好歹也是高知分子,他們卻把我當傻X!

    一問才知道,他是對后廚操作的繁瑣規定感到不耐煩:

    比如吮指原味雞的裹面操作,他本以為裹均勻就可以。但經理要求必須按照插入、挑起、插入、翻起……的動作次序和數量來進行。甚至連雞肉蘸完醬汁后,在醬桶邊沿怎么磕、磕幾次,也有具體的規定。

    標準化是生命,但“聰明”的員工會覺得有點傻

    同學覺得,這些規定侮辱了他的智商。

    當然,后來我們都明白了:這種可視的、可量化的標準流程,是麥當勞、肯德基等品牌的生命線,也是他們能夠在世界各地攻城略地的根本。

    也正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在各地的肯德基門店吃到口感一致的吮指原味雞,在星巴克喝到出品穩定的咖啡。

    2

    頂級品牌

    為什么常常“不貼心”?

    但是慢慢的,顧客不再滿足于喝到一杯出品穩定的咖啡。

    比如那位叫林國童的杭州顧客,他在寫給星巴克CEO的公開信里,對店員每一次的“中杯問題”感到厭煩。信件引發了消費者的情緒共鳴,關于星巴克“中杯、大杯”的老梗再次浮出水面。

    羅老師,別這樣

    其實不止星巴克。有一次跟生意場上的朋友約在王品吃飯談事情,服務員在一邊不停介紹菜品,當時體驗其實是很不好的。

    我并不認為星巴克的適度推銷有什么不妥當。有好事媒體推算出,店員的這個動作可以讓星巴克在中國每年增加6000多萬收入。盈利是企業的天職,店員按照規定作了他應該做的;

    同時我也認同,對知名品牌充滿體驗期待的顧客,對高品質服務挑剔一點,也是基本的權利。

    那么,問題出在哪兒?

    3

    標準化服務

    已不再能滿足顧客

    一些行業人士給我的答案是:個性化服務沒做好。比如星巴克可以更加用心的記住熟客的喜好,王品的服務生可以學著察言觀色。

    答案很簡單,但實現起來不容易。

    這要從“科學管理”說起。企業從低效的“經驗管理”進入到“科學管理”的快車道,大都基于西方的“泰羅制”。這是一種推崇標準化、科學性、嚴密性的管理方法,歷經了近百年的驗證,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等品牌把它做到了近乎極致。

    但它的局限性則在于:把人設定為一種工具,并推崇高度精細化。所以面對肯德基“傻瓜式”的操作方法,我那個年輕的朋友才會產生“被侮辱”的感覺。

    像王品、肯德基等企業的服務培訓,都是高度精細化和標準化的,比如鞠躬要保持多少度,微笑要露出幾顆牙齒,在離顧客幾米遠的時候喊歡迎光臨……我相信這些品牌是將心注入、挖肝掏肺的想做好服務的。

    但在體驗消費時代,這種細致入微但又略帶機械感的“套路式服務”,已經不足以應對那些追求體驗的消費者。尤其像咖啡館、茶飲店等等講求調性和體驗的業態。

    畢竟人是主觀的動物,消費者的個性體驗需求是無法去量化的。也許他今天想跟你聊聊咖啡的技巧,也許今天他滿腹心事只想一個人靜靜。你的服務標準,沒辦法去設計一切。

    我甚至覺得,消費者與“套路式服務”帶來的愚蠢感覺的對抗,將成為體驗消費時代的一種主要矛盾。

    4

    失控:自組織的“軟連接”服務

    但并不是說這個矛盾是無解的。

    在國內,追求極致消費體驗的品牌有很多。比如海底撈,以滿足顧客五花八門的需求為樂。

    擦鞋、做指甲、帶小孩… 海底撈頗能滿足各種個性化要求

    顯然,標準化的培訓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施永宏是海底撈的聯合創始人,他曾這樣概括海底撈的員工培訓

    培訓是我的事,怎么做是你的事,我只考核結果。

    在員工服務標準化的問題上,這個火鍋企業選擇了“失控”,給了服務終端更大的發揮空間和自由度。

    所以,通常它的員工不會在顧客談事的時候突兀地介紹菜品,也不會每一次都告訴你毛肚應該怎么涮著吃才正確,甚至普通的員工都有給顧客贈送菜品的權利。

    這種自組織狀態,是KK“失控”理論的一種應用。它看上去像一種糅雜了科學、哲學和美學的“西方科學+東方內驅”的組織。

    不止海底撈。烤串品牌“很久以前”創始人也曾感慨:自己花很多精力研究微笑、服務流程,但發現一點沒用,“還不如服務員自己發揮的好”。

    他認為,流程和標準是硬的、是不舒服的,服務員自己發揮則是與顧客建立“軟連接”,很自然。

    這段“軟連接”空間雖然是失控的,但結果是可考核和預期的,這樣員工才會想辦法達成。

    5

    Tips

    那么,在星巴克到底應該怎么準確的點中杯、大杯?除了給CEO寫信外,方法還有很多——

    比如用手指著說,我要這個。

    ·END·

    統籌丨關雪菁

    主編|溫馨 段明珠 黃文瀟 視覺總監|阿部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2125.html

    (0)
    上一篇 2016年11月21日 00:14
    下一篇 2016年11月21日 07:5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