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不僅僅是吃飽穿暖,而應該是勇敢的去戰勝困難,人的痛苦只能在生活和勞動中慢慢消磨掉。勞動,在某些時候不僅僅是生活的需求,而是自身的需求,沒有什么靈丹妙藥比得上勞動更能醫治人的精神創傷。淹沒,一個平凡而普通的人,時時都會感到被生活的狂濤巨浪所淹沒。你會被淹沒嗎?除非你甘心就此而沉淪。” ——路遙《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是我國著名作家路遙先生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長篇巨著,這本書描寫的是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作者在中國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中期的廣闊背景上,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圍繞著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展開。
初讀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是在高一暑假的時候,那年暑假班主任布置的暑假作業,那時候被吸引住眼球的是孫少平和田曉霞的愛情,為田曉霞對孫少平的愛和犧牲感動得稀里嘩啦。那時候的少女心對孫少平和田曉霞的愛情既羨慕不已,又覺得惋惜無比。
再讀《平凡的世界》是前些時日回家,由于在木屋習慣了熬夜,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便跑去我的書房(從小到大上學時用過的書爸爸全部都幫我收起來放在一個房間里,爸爸沒有讀過太多的書,但是他從來不允許別人動我用過的書,后來這間房子就變成我的書房啦。)翻騰之間就相中了這本書。或許隨著年齡、認知和見解等的不同再讀這本書時,雖然也有被書本中主人公們的愛情所感染,但是更多的被孫少平這樣一個有抱負,肯上進,滿腔熱血,又敢于直面困難的青年形象所感染。
書中的孫少平是一個對苦難有著深切認知,對精神世界有著深刻追求,對生活有著深刻理解的人,他面對苦難不但從不退卻,他還把苦難當成是一種人生的洗禮,且創造了他自己的“苦難學說。”
這本書的后記中有這樣一段話:“人生旅程時刻處于零公里處,那么要旨仍應該是首先戰勝自己,并將精神提升到不斷發展著的生活所要求的的那種高度,才有可能使自己重新走出困境,亦步亦趨跟著生活進入新的境界,不管結果如何,這個起碼的覺悟應當具備。”
世事無常,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
面對如此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生,如此變化莫測稍縱即逝的世事,也許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如作者說的那般,依舊心平氣靜的默默耕種,書中的孫少平是這樣做的,其他所有人其實也是這樣做的。如果苦難是每個人必須經歷的旅程,那么超越困難便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雖然都是渺小如塵埃般的平凡人,但只要努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一段不平凡的人生。愿每一個生活在這平凡世界里的你,都能擁有不平凡的人生。
最后借用書中的一句話送給看見這篇文章的寶寶們:“生活不能等著別人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斗。”即便在生活,也要做理想的臥底。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8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