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專訪丨新希望六和:轉型第6年,如何走向食品巨企?

    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關注公眾號

    作者:Yvonne

    編輯:Bobo

    不久前,全球食品安全倡議(GFSI)第八屆中國主題日活動在成都舉辦。全球超過450名食品安全專家和從業人士,包括可口可樂、百事、雀巢、達能等食品巨頭,共同探討了食品安全問題,FBIF也有幸受邀參加了本次活動。
    GFSI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安全非政府機構,2012年開始在中國舉辦中國主題日活動,本屆由新希望六和承辦。盡管消費者在超市貨架上不常看到“新希望六和”,但幾乎都每個人直接或間接地吃過他們家的產品,海底撈、漢堡王、周黑鴨等眾多品牌旗下都有來自新希望六和的產品。
    成立于1998年,新希望六和以飼料起家,生產規模居國內第一、世界第二。2013年起,在新希望六和掌門人劉暢的帶領下,新希望六和走上了向養殖大戶、食品巨企的轉型之路。

    新希望六和向養殖大戶、食品巨企轉型
    圖片來源:新希望六和
    在轉型的第六個年頭,新希望六和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2019年上半年的年度報告顯示,公司營收353億元,同比增長12%,歸母凈利潤15.6億元,同比增長85%。從飼料到禽產業,再到如今大力發展的豬產業和食品業務,新希望六和是如何“承包餐桌”的?未來對于食品業務的擴張,新希望六和有著哪些計劃?
    在GFSI活動現場,新希望六和董事長劉暢、總裁鄧成以及食品研究院院長王治等8位高層接受了媒體專訪,全方位地介紹了新希望六和在各個業務板塊的布局。接下來,FBIF為大家帶來深度解讀:新希望六和轉型的第6年,如何一步步走向食品巨企?

    01

    新希望六和:未來3年的5大規劃

    新希望六和是新希望集團旗下專注于食品和現代農業領域的上市公司,2013年,劉暢執掌新希望六和,開始了轉型之路,大力發展養殖與食品,目前主要業務包括飼料產業、禽產業、豬產業與食品業務。

    圖片來源:新希望六和
    2018年,新希望六和營收691億元,其中禽屠宰銷售收入186億元,生豬銷售營收超過32億元。對于未來3年,新希望六和的規劃分為五個方向:

    1、做大養豬

    在非洲豬瘟的沖擊下,全國豬市場都受到了一定的沖擊,但新希望六和認為,這正是中國豬產業升級的機會。
    截至2018年底,新希望六和已實現與儲備約2500萬頭的產能布局,是中國最大的生豬與加工企業之一。今年上半年,新希望六和銷售種仔肥豬134萬頭,同比增幅為8%,未來將通過全鏈協作防控非洲豬瘟,以一體化種養結合的現代化養豬模式,增強豬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2、做精白羽肉禽

    新希望六和每年禽屠宰量近8億只,禽肉產銷量約200萬噸,居行業第一位。新希望六和告訴我們,禽產業貢獻了企業50%以上的銷售額,計劃在2022年沖擊10億只屠宰量,成為中國市場上領先的中高端禽肉供應商。
    為此,新希望六和不斷升級養殖基地,并致力于自主研發優秀禽類品種。今年8月,新希望六和發布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新白羽肉鴨”,是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聯合培育的優秀肉鴨新品系,將成為接下來禽產業的重點業務。

    3、做優食品

    作為貫穿“肉的一生”的企業,新希望六和擁有全產業鏈的優勢,未來將重點發力食品業務,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致力于成為符合消費升級需求的肉蛋白食品企業。
    目前新希望六和肉食品年產量達234萬噸、年加工肉禽達8億只,在食品終端的業務分為生鮮肉食、調理食品、預制菜系和包裝食品,今年上半年銷售深加工肉制品和預制菜8萬噸,同比增長13%。未來對于食品業務的主要策略包括爆品研發、渠道優化、生產提效、并購擴張等。

    4、做強飼料

    2019年上半年,在全國飼料總產量同比下降1%的大環境下,新希望六和的飼料銷量876萬噸,同比增長14%。
    新希望六和表示,飼料盡管看起來離消費者較遠,但涉及了肉雞、肉鴨、生豬、水產等品類,正是動物們吃了放心的飼料才能有放心的肉,這才是實打實的全產業鏈。對于飼料這一核心業務,新希望六和計劃在2022年突破2500萬噸的銷量。

    5、做深海外

    經過20年的海外市場布局,新希望六和迄今已在亞洲、非洲等地的17個國家設立了56家企業,業務范圍從飼料延伸到了種禽與生豬養殖。未來公司還將繼續努力深化、擴大在海外的優勢,形成全產業鏈的競爭格局。
    新希望六和的食品控股總裁劉懷偉透露,今年11月,公司在越南福平的養豬項目將開工,之后還會布局屠宰、冷鮮肉和食品深加工項目。目前已成立了海外食品創新項目組,并找到了合作的加工廠,計劃年底之前在越南的胡志明市上市產品。
    接下來,我們從與消費者最為相關的食品業務出發,延伸至新希望六和的豬產業與禽產業,為大家帶來深入分析。

    02

    做優食品:計劃打造億元爆品

    新希望六和的食品業務分為生鮮肉食、調理食品、預制菜系和包裝食品。
    生鮮肉食包括禽肉品牌倍有滋、豬肉品牌千喜鶴、高端牦牛品牌雪域雅克等;調理食品有四川地區消費者比較熟悉的六和美食,分為串類、丸子類、煎炸烤類和腸類;預制菜系品牌嘉和一品,旗下有面食、湯品、粥、菜肴和健康類產品;包裝食品有休閑類的美好、高端類的O right。

    新希望六和旗下品牌
    圖片來源:新希望六和官方網站
    新希望六和正在持續推出新品,并計劃打造億元爆品。對于食品研發的方向,食品研究院院長王冶向我們分享了兩個關鍵詞——懂肉、會吃。

    1、懂肉:知道什么樣的原料安全、品質好

    “我們懂肉,知道如何把控原料的質量,也研究科學的加工烹飪方法,不需要違法添加或者超標準添加一些物質或添加劑來掩蓋原料的不好。”
    產品好,是原料好+工藝好,就可以做出安全美味的肉和菜肴。例如肉制品,由新希望自己工廠提供原料,通過安全合理的加工制作,最終產品里的微生物很少,配合著保鮮性能較好的包裝,不需要大量使用防腐劑。

    千喜鶴“知初”可溯源豬肉
    圖片來源:新希望六和
    千喜鶴今年5月推出了“知初”可溯源產品系列,采用新希望六和智能化養殖的自有優質豬種,食用的是自產的生物環保飼料,經過52項檢驗檢測,在低溫下進行分割,抑制病菌滋生。
    產品由新希望鮮生活全程冷鏈配送,分為氣調小包裝、鮮品小包裝的定量鎖鮮裝,提供較長的保質期的凍品真空小包裝系列,以及滿足高端餐飲連鎖品牌原料需求的精切系列。

    千喜鶴“知初”可溯源豬肉
    圖片來源:新希望六和
    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掃碼,很直觀地看到產品信息、屠宰信息、養殖信息、飼料信息,還可以查詢到生豬的檢測信息、免疫記錄、飼料的詳細質檢報告。

    2、會吃:知道怎么做、怎么搭配才好吃

    “我們有專業的廚師和工程師,把老百姓主觀、感性的‘好吃’,變成我們實驗室和工廠里的科學數據和技術,進而生產出美味的產品。”
    特別是現在年輕一代的消費者,希望在家能快捷簡單的做出一頓美味大餐,新希望六和的任務,就是把過去復雜的去菜市場買肉、回家復雜而耗時的烹飪過程,都變得簡單。
    新希望六和旗下的美好品牌,推出了一系列自熱產品,包括冷啖缽缽雞、辣子蜀黍小火鍋、鴨血粉絲湯、羊肉湯等。原本這些菜肴需要經過食材購買、配料搭配、烹飪等過程,但新希望六和把這些環節在工廠就完成了,同時還保證了味道好吃。消費者只需要將產品熱幾分鐘,就可以享受一頓美味的大餐了。

    美好·自熱小火鍋
    圖片來源:美好京東旗艦店
    新希望六和關注肉,也研究全套的解決方案。“我們研究的不僅僅是肉好,所有搭配的食材、調味料,都是嚴格優選的,最終才能呈現成大家喜歡的美味。”
    今年推出的美好農家小酥肉,原料選用了新希望六和自產的采用豬后腿瘦肉,加入紅薯粉、新鮮全蛋液和四川花椒進行調味,可以做成油炸小吃、涮火鍋、燉湯等。FBIF在現場品嘗了美好小酥肉,相比市場上的常規產品,不僅肉質鮮美,而且有著獨特的川菜風味。

    美好農家小酥肉
    圖片來源:新希望六和
    同時,新希望六和還關心大家對健康的追求,研發了具有健康屬性的食品。比如預制菜系的雞胸肉產品,低脂、高蛋白,分為經典原味、酷爽椒麻味和辛香黑椒味,讓健身和減肥人群也可以吃到好吃、健康的肉。

    新希望六和·雞胸肉產品
    圖片來源:新希望六和

    3、放心吃:不僅要好吃,還要安全

    “食品加工過程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通過我們嚴格的工藝控制、很好的條件,來保障從食材到食物的整個過程的食品安全。”
    新希望六和設有專門的食品安全環保部,通過儀器檢測保障指標的安全,同時通過各種科技的手段保障食品安全。
    王冶院長重點介紹了斑馬魚生物安全評價體系,是由新環科技首創的食品安全生物檢測與評價技術體系,新希望六和已采用該體系,為旗下禽產業鏈多款產品進行了斑馬魚實驗及食品品質檢測。
    斑馬魚與人類基因同源性高達87%,被美國國立衛生院列為第三大模式生物。該體系能模仿人類生物系統,檢測低毒、弱毒的有害物質,以及未知有害物質復合毒性,對供應鏈的每一個環節進行檢測與監測,具有敏感、直觀、快速、高效、高性價比等優勢[1]。
    除了對科技的關注與應用,在食品業務上,新希望六和擁有全產業鏈的優勢,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提供肉食原料的豬產業和禽產業。這兩個產業,近年來都在展開新的產業布局。

    03

    做大養豬:豬瘟是中國豬產業升級的機會

    去年8月非洲豬瘟爆發,感染此疾病的生豬的死亡率高達100%,亞洲一年有近500萬頭豬喪生,養豬業遭受嚴重經濟損失。糧農組織的數據顯示,中國目前已損失生豬總數的10%以上[2]。
    非洲豬瘟,無疑是一個災難。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它也是中國豬產業轉型升級、重新科學布局的機會。從新希望六和的豬產業布局來看,主要分為兩方面的升級:一、嚴格防控,減少損失;二、提高生產效率,實現產能增長。
    在防控層面,新希望六和在豬場內部、外部和上下游,進行了全鏈的協作。鄧成透露道,“我們自從全面嚴防死守、布控非洲豬瘟以來,基本其他豬產業的傳統疾病都沒了。”

    新希望六和·豬產業
    圖片來源:新希望六和官網
    以最關鍵的豬場管理為例,豬場內部分四級防控,設了108個監控點。所有的人員、物料、車輛,包括進出豬場的生豬,都要經過嚴格的防控,將可能的污染源阻擋在豬場之外,例如場外員工要進入生產區,需經過至少72小時的消毒隔離。
    除了物理阻隔的“防”,新希望六和還采取了生物技術的“控”——全國建有71個實驗室,通過熒光定量PCR技術實時檢測。鄧成分享道,檢測最短可做到2小時內出結果,最長的不超過4小時,能夠快速控制環境。
    在提高生產效率層面,新希望六和首創聚落式生產模式,引入了大數據管理、AI、智慧養豬等新技術,建立了自動化、智能化、標準化、信息化的養豬生產線。

    豬產業·聚落式生產模式
    圖片來源:新希望六和官網
    例如自動投料、自動飲水和自動清糞系統,溫度、濕度等環境智能控制系統,標準化的養殖作業流程,以及信息化的慧養豬2.0系統,建立了母豬檔案大數據,實現精準管理,并可接入可追溯系統。
    通過高效率的產能布局,新希望六和的全年PSY(母豬頭均年產仔數)保持在24,行業平均水平為17。公司2018年共銷售生豬255萬頭,同比增長49%,目前已投產的豬產能已達480萬頭,加上建設中、簽約或儲備的,產能將超過3000萬頭。
    鄧成表示,未來在養豬產業,新希望六和也會加大并購力度,選擇現代化、規模化、生態化的豬場,同時考慮在產業鏈上做延伸,比如食品端的業務等。

    04

    做精白羽肉禽:推出自主研發的“中新白羽鴨”

    除了豬產業將迎來升級,新希望六和認為,未來中國肉類的消費結構也會發生變化。
    鄧成表示:“現在豬肉占63%的比例,發達國家一般在35%-40%之間。”在非洲豬瘟的沖擊下,豬肉供應量不足,9月份價格同比上漲69.3%[3],消費者會逐漸轉向其他肉類的補充,包括牛肉、羊肉、水產肉和禽肉。
    其中效果最好、速度最快的是禽肉,因為禽肉的生產周期短,40天就是一個周期。“現在中國的禽肉比例占整個肉類的23%,我們希望能夠做到30%。”對于禽產業,公司正在推進基地建設、提高直供比例,并在今年8月發布了中新白羽肉鴨,也是下一階段的重點業務之一。
    鄧成在中新白羽肉鴨的發布會上提到,中國每年生產消費肉鴨30多億只,占全球肉鴨產銷量70%以上,年產值在1000億元以上,然而種源卻長期控制在外國人手中,中國企業每年卻要花費上億元引進種源。
    因此,針對我國鴨肉食品消費需求和特點,新希望六和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在2012年開啟了中新白羽肉鴨的育種之路。經過科研團隊7年多的努力,培育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肉鴨新品種,彌補了國內白羽肉鴨育種行業空白。
    中新白羽肉鴨配套系具有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率和瘦肉率高、生活力強的特點,其皮脂率低、肉質好,且營養價值高,有豐富、均衡的氨基酸與不飽和脂肪酸,更加適合中國人的消費習慣。

    中新白羽肉鴨
    圖片來源:新希望六和官網
    對商品代肉鴨的大數據對比分析結果顯示,中新鴨比國外品種多創造利潤約0.5元/只,其生產性能已經達到或超過引進的肉鴨品種。鄧成透露,中新白羽肉鴨配套系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每年可為中國企業節約數千萬元的引種費用,并提升父母代養殖、商品代養殖、屠宰加工等全產業鏈各環節的效益。
    目前新希望六和正在進行內部的全面推廣,今年7月底,中新鴨已占養父母代的50%以上,祖代也在更換,預計到明年的第一季度,將全部會換成中新鴨。從父母代推廣,到養殖普及,再到消費者端,新希望六和會將中新白羽肉鴨輻射至全國市場。

    05

    結語

    不管是做飼料、養豬、養禽,還是做食品,最根本的還是保證“吃得安全”。
    作為一家立足于農牧食品的大企業,新希望六和正致力于通過全產業鏈資源優勢,從源頭的飼料、育種等環節,再到食品的生產和銷售環節,為消費者提供全程的食品安全保障。
    劉暢表示,食品安全不僅是國家戰略,也是新希望六和一直高度重視的發展戰略。未來將會持續將食品安全融入到企業戰略中去,積極參與行業食品健康建設,為中國人的餐桌提供更多優質、美味、健康的肉食品。
    參考資料:
    [1]《四個知識點,清晰總結這屆中國肉類展上的新希望六和》,2019年9月28日,新希望食品
    [2]《非洲豬瘟爆發一周年亞洲近500萬頭豬喪生》,2019年8月9日,聯合國新聞
    [3]《2019年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0%》,2019年10月15日,國家統計局
    提示:
    *本文FBIF原創首發,歡迎無條件轉發朋友圈。轉載請在后臺回復“轉載”了解規則。
    * FBIF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Bobo(微信:fbifmedia1)
    / 更多文章/
    • 從“過嘴癮”到“養生流”,健康肉制零食能否撬動千億市場?

    • 凈利潤暴漲25%靠不務正業?“全球第一肉企”泰森邁向“全球食品集團”

    • 中國食品巨頭全球化的漫漫長路

    /FBIF食品微信群/
    讓專業的人聚在一起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1”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7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乳品、飲料、巧克力、素食、酒、咖啡、酸奶、代餐、烘焙、茶飲料、啤酒、零食、方便面、新零售、功能性食品、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營銷、研發、設計、包裝等。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1609.html

    (1)
    上一篇 2019年10月27日 23:30
    下一篇 2019年10月28日 02:5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