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位很想開店的老板幾乎絕望的吐槽:
沒事我喜歡坐公交車在上海各個地方亂跑,主要是靠近我的附近到處看看,每星期都看。
我不知道我看的對不對,人多的地方,熱鬧的地方門面也是幾個月一換,基本是一年半年,那里的百分八九十的店就換了一撥。
我看的是上海莘莊地鐵站出口那一排,人不可謂不多,可為啥還會這樣呢?房租肯定是最大原因。還有個地方是上海顓橋地鐵站顓興路,也是一條人流量不多不少的主街道,可我觀察下來,除了幾個老牌子餐飲還活著,一些新的餐飲也是死傷一大半,經常換。什么蛋糕房,熟食店也很難生存下來。
我現在就感覺人流量大的地方,房租貴的嚇人,死的多;人不多的地方,房租便宜一點,但同品類店也多,還是死的多。這不是死循環了嘛?我見著他們開張,看著他們轉讓,新的店再開張。唉,我心都涼了。
感覺整個社會處在供大于求的階段,房租卻還在原來的頂端沒下來,好多人開個店也就只能掙個工資錢。是我的思維和眼睛看到的不是真實的嘛?我現在是困惑了,求各位老板,大神能說說嘛?
本來是想找個項目,去學習去做,可現在好像啥都不缺,好像只能去新區新開發的地方慢慢守還有點機會。但我奇怪的是那些地方怎么房租怎么也不低,還蠻高的,真是搞不懂了,是今天這社會已經不適合在做這些門檻低的小項目了嘛?可高的我們也做不起啊!頭疼絕望,我本來是來求指教的,但更像是來吐槽的。
這種吐槽估計很多老板都有,尤其是沒有開過店的老板,因為不明白現狀,感嘆就會變成焦慮,所以我說說我的看法。
記得有年我妹妹想開服裝店,我知道她開店肯定虧本,問了她一堆問題,回答不上來。我不期望她能回答到正確答案,主要是看看她平時有沒有做功課,有沒有想過開店做生意的一些事情,更想探探她有沒有信心。結果是讓我失望的。
我又帶她到一個一條商業街和一個商場里去逛逛,告訴她這間鋪子要多少錢,一個月成本要多少,保本要多少;什么樣的店鋪是好店鋪,為什么位置好的店鋪,顧客也不進店;不進店,老板應該做什么;顧客進店后不買,應該怎么辦?。。。一天下來,她說不開了。
她說不開了,就是真的不能開了,至少那個階段肯定不能開,因為沒有準備好。這個過程有點像面試里的壓力測試,就是面試官會故意說一些不尊重你、挑釁你、說傷害你的話,甚至涉及人格攻擊、人格侮辱,然后觀察面試者的反應,如果是面試官想要的,面試就順利通過。我拷問我妹,帶她去看街上的店鋪也是想看看她的反應。如果反應是不開了,那這個“面試”就是不及格。
上面老板的做法挺好的,在自己開店前知道創業的困難,競爭的殘酷,目睹了別人的成功和失敗,這就是自己給自己的一次壓力此時。
即然如此,這里的關鍵是看面試者的反應:你可以把這些經歷當作對自己信心一次次無情的打擊,給自己的前途抹上一層陰影,覺得是社會的問題,然后放棄想法;你也可以把這些觀察當作一次次學習的經歷,分析一個店鋪為什么倒閉,品類是否合適,價格是否合適,店鋪門頭是否顯眼,老板有沒有做什么努力;甚至跟店鋪老板深聊,討教生意不好的原因。。。
兩種不同的反應,我相信老板獲得的東西是完全不一樣的,也會決定以后的一次次選擇。
。。。。。。。。。。。。。。。。。。
關于開店筆記社群(點擊鏈接:加入開店社群,提高開店成功率)
1,我開第二個店時的全過程分享,頂層設計開店理念的詳細闡述,有近500頁的經驗總結。
2,每天社群成員的案例分析,經驗分享,回答社群成員的各種疑問,這3年已經有兩百萬字的沉淀,涉及到開店的方方面面,是一個開店人的巨大寶庫。
3,認識同行和非同行的開店創業者,提供靈感,找到商機。
4,讓你找到組織的感覺。這是一個接地氣的社群,大家分享開店創業心得和故事,不作。在這里相互激勵和鼓勵,找到草根開店人的前進力量。
5,社群有專門的社群平臺,所有人在里面,也有各自的微信群,方便成員們自由交流。
詳細情況和進入方法點擊:加入開店社群,提高開店成功率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3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