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晚風、朝氣的側臉、籃球場邊的冰汽水、人間的點滴溫暖”。
能想到的一切關于青春的詞語都在他的身上,一個98年出生的小伙兒,他叫楊澤偉。
很難在二十出頭的少年身上看到的責任感,在他身上卻能體現的淋漓盡致,他拖著一瘸一拐的雙腳向我們走過來的時候,我們讓他趕緊坐下,注意休息。
越敢于擔當大任
他就越是意氣風發
在朋友圈小火了一把的楊澤偉,提起這件事情總是靦腆的低下頭,然后笑一笑,臉紅的速度就像后廚出品的速度一樣快,然后會緊跟著說出一句: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5月12日那天的凌晨,他像往常一樣下班打卡回宿舍,可是由于一夜的勞累,反應速度下降,一腳踩空在樓梯縫隙,導致右腳骨裂。
緊急去附近的醫院處理之后,大夫要求他回家靜養千萬不要亂動,否則會對日后的康復有嚴重影響,他一瘸一拐的回到宿舍的路上,腦海里全都是接下來的工作可怎么辦才好。
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但是面對著店經理去北京出差不在家的境況,想到店里的伙伴大都是經驗匱乏,如果這個時候自己也要回家休息,那豈不是整個店里連個主心骨都沒有了嗎?
于是乎,在他那里休息百日的俗語就變成了另外一句話:店經理只要一天不在家,店里的事我就一天也不能放下。
緊接著,他一如往常的來到店里工作,由于右腳的嚴重骨裂,他暫時不再能進入廚房工作,他就選擇到前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幫忙看店、招呼客人……
他選擇繼續站在了一線的瞭望崗上。
怕遠在北京的店經理擔心,他選擇不告訴店長自己的情況,瞞著店長在店里繼續上班,忙起來的時候,身上的汗水和藥水味道都混到了一起,也分不清是疼還是累。
也就是這樣,還是咬著牙挺到了最后。
被鎖住的5年
和3次才叩響的命運之門
起初,在工廠一干就是五年的他,從沒想過去外面看看,就是日復一日的流水線工作,好像讓這個最該有理想的年紀變得一眼望到了終點,也許是靈光一閃,也許是早就想走出去看看,楊澤偉很快做出了決定,他要去深圳看看。
通過朋友得知,朋友的姐姐在木屋燒烤工作了很久,并且已經小有成績,向朋友取經以后,幾經輾轉他也來到木屋面試。
第一次來面試,當時的面試經理并不看好這個小伙子,用理由將他搪塞過去。不死心的楊澤偉又第二次來木屋面試,可上次的失敗還沒走出陰霾卻又雪上加霜。他又沒能成功應聘。
古有劉備三顧茅廬,今有楊澤偉三顧木屋,當他第三次叩響木屋的大門時,他成功了,用堅持打動了面試經理,得到了工作機會。
也許自己都沒想到,這一干,就是三年。當問到他是什么讓他堅持了三年的時候,他說是木屋讓他看到了希望,我們繼續追問他希望是什么的時候,他又笑了笑,然后抬了抬頭,給我們講述了他的另一段經歷。
剛入職的時候,自己年紀還小,只想著隨便拿拿工資過過生活就好,在這個環境待了一陣之后,他猛然間發現自己身邊的木屋伙伴都好上進,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力量在推動他們向上。
就在疑惑的時候,生命中的貴人出現了,就是他跟了兩年的現任店經理蔣小平,蔣小平把店里的伙伴叫到一起開了個大會,對他們說了很多知心話,蔣小平說自己不會放棄任何人,他希望所有人都能夠一起努力。
楊澤偉說蔣小平非常的看重自己,給了自己自信,也給了自己工作下去的希望。
談到這的時候,我們問到楊澤偉將來有一天你要獨當一面升級成店經理,就要離開蔣小平了你會難過嗎。楊澤偉卻對我們說,他相信蔣小平是金子總會發光,他們可以頂峰相見。
當我們找到蔣小平的時候,一提到楊澤偉,蔣店長都是滿臉的自豪,他認為這個工作上的好伙伴在工作上給了店里無限的動力,團隊意識強是店里所有人給楊澤偉的統一評價,重情義也是所有人給他的共評。
臨走時,楊澤偉讓我們一定要囑咐大家一聲,伙伴們要注意安全,上下樓梯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太陽落下山頭,店里的客人開始多了起來,楊澤偉又要去工作了,拖著不太方便的右腳,留下了忙碌的背影和剛才沒喝完的半杯熱水。
他是我們筆尖下的少年,
是上河坊的廚師長,更是木屋堅持價值觀的代表,
他是他自己,他是楊澤偉。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6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