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伙伴分享】什么樣的人留在了北京 — 我眼中的木屋粉絲

    有人問:“北京有什么好的?車牌搖不上,房子買不起,租房還那么貴,我們都說不清它哪里好,可就是誰都代替不了。”

    北京是一個人來人往的城市,不斷有人來,不斷有人離開,北京是一個閃閃發光的城市,遍地是黃金。在北京,每天都會遇到機遇和挑戰,它是公平的,包容的。

    在老家你高談闊論自己的理想,會有無數人告訴你現實的殘酷,而在北京你的理想可能就是別人的現實。他可以,你也能行。在老家辦事總要有點關系,在北京相對來說公平了太多。北京足夠開放,公司白領30歲單身不結婚,你還是女神,不會有人對你指指點點,在老家總有人急吼吼的催你結婚生娃。

    不論是幾點,北京的接頭都有來往的身影,仿佛像一個不夜城,2200萬人口分工明確才能支撐這個龐大的城市正常運轉,晝夜不息。就這么有著全國最好的教育、醫療、交通條件的城市,有一幫人永遠留在了這里奮斗,這里留下了他們最拼的時光,今天就聊聊他們的故事!

    王哥,80后,北京有車有房,985院校畢業,由于在學校表現優異,在校期間一直擔任學生會主席,畢業后順利的拿到了搜狐的offer,在服務端做了一位研發工程師,在工作上順風順水的他也感覺到了中年危機,很害怕電視劇里演的那樣,奔40了還在拿著簡歷到處面試。

    他毅然辭掉工作下海經商,恰好那年京東內部裁員鬧得沸沸揚揚,年薪百萬的高管也難逃一劫。王哥懂外貿,便做起了進出口啤酒的生意,跟著展會各個城市的跑,就這樣一個賣酒的跟一個烤串的認識了。

    那天,我上直落班,他到店里打包,在出菜口我們簡單的聊了會兒,說他是做公司團建策劃的,經常有大量人用餐,想用我們的半成品,就這樣我們加了微信,把公司戶外的一個經理的電話告訴了他,一來二去,慢慢就熟了,經常微信告訴我幫他烤倆份鴨腸,說你嫂子就愛吃你家鴨腸。 

    有一天王哥邀約我去他的精釀啤酒屋做客,他的店開在一個商場的4F,這層有好多知名的餐飲企業,包括海底撈,提及這里生意如何時,王哥笑了笑說,這里都不如路邊賣烤冷面的,他早已把這里當成自己的俱樂部了,沒事和朋友在這里喝喝酒聊聊天。

    那天,我才知道喝啤酒原來也是可以喝的這么健康,后來我們聊到了很晚,聊創業,聊北漂聊他自己上學的一些事情。

    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提及吃苦的時候,我說我之前都是全年無休,早出晚歸,他說:能吃苦不是你這樣的,而是指一個人為了干成一件事所具備的自控力、思考力、堅持力等等,在做這件事情中放棄短暫的歡愉,放棄懶散的舒適,從不懈怠,享受孤獨,逆風前行。吃這樣的苦才算苦。看著他嘴角洋溢著的笑容,殊不知他這些年經歷了什么樣的磨難!

    主人公二,勇哥,木屋鐵粉,把燒烤當飯吃的主兒,店里伙伴大多都認識他,一個羊排一扎酒,一臺電腦坐好久。勇哥在上地那邊有一家科技公司,公司就他一人,他既是老板也是員工。

    我去過他公司,一寫字樓里不到20平的辦公室,剛好放一個辦公桌和一個茶桌。可就這樣一個小公司單年業績能達千萬。

    勇哥是神州數碼的代理,賣服務器的。有一天,我問他為啥這么優秀,在北京有車有房有京牌?他笑笑說,其實我們是趕上了一個好年代,那時候的北京只要每天別只待在家里,就能過上個好日子。

    在北京像他們這樣的人很多很多,北京的人際關系相對簡單,換工作的成本比較低,只要你肯努力,肯拼,腳踏實地,善于學習,這個城市就會給你相應的回報。

    為什么很多人對北京依依不舍,前赴后繼,因為它的繁華永不落幕!而木屋也是這些北漂人的一個聚集地,在這里,大家暫時忘卻煩惱,喝酒擼串。干杯,每一天都值得慶祝!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6148.html

    (0)
    上一篇 2021年6月1日 02:47
    下一篇 2021年6月1日 02:4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