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訂閱,學會用新思維玩轉互聯網
剛入4月,小龍蝦就高調爬上了餐桌,迎來了小龍蝦的十年最早上市季。然而,一些等了幾個月的資深蝦粉們卻對此并不買賬,個頭太小、口感欠缺、斷貨頻頻……“早熟”小龍蝦存在的問題在蝦粉們的吐槽中被暴露無遺,讓早早開市的小龍蝦市場喜憂摻半。
那么,面對這個擁有2000億超大規模的“網紅夜宵”市場,到底是什么阻礙了它發展的腳步,它的未來又將走向何方呢?
三大痛點致火爆表象背后亂象叢生
1000萬畝養殖面積,100萬噸產量,近2000億人民幣產值收入,接納500萬就業人員,這是2017年國內的小龍蝦產業數據。按照小龍蝦產業的發展勢頭,這些數據還將在2018年持續看漲。
小龍蝦產業的火爆春天已經到來,然而,愈是火爆,愈是令很多餐飲老板苦不堪言,這背后是小龍蝦產業的三大痛點。
1、季節壁壘——每年總有幾個月的停擺期
對于小龍蝦的上市,比消費者更急迫的是餐飲老板們,經歷了幾個月的停擺期,他們早已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這也意味著,很多小龍蝦店老板們在開啟小龍蝦項目時也不得不考慮,在11月小龍蝦過季后,他們要如何熬過這個歷時4-5個月的寒冬!
2、物流體系不完善——死蝦成本自己承擔
餐廳進的是“貴”蝦,蝦農卻沒賺到什么錢,這是2017年小龍蝦產業的真實現狀。從蝦農到餐廳,小龍蝦的“上桌”之路往往要歷經數個環節,這不僅導致中間差價的產生、物流成本的提升,同時,不專業的物流運輸所導致的死蝦成本也在層層疊加。
3、信息不對稱——進蝦靠搶
今年,小龍蝦入市伊始就傳來搶蝦掐架的事件。其實,這種現象并不僅僅存在于蝦量較少的上市之初。對于大多數小龍蝦餐廳,特別是一些單店經營的餐廳老板來說,由于小龍蝦產業上下游信息的不通暢,他們要隨時準備加入一場搶蝦大戰。
蝦農無法直接對接餐廳,市場里的經銷商又對蝦的產量與天氣對蝦的影響無法正確判斷,導致反饋給餐廳的信息有誤,最終讓蝦農與餐廳的利益雙雙受損。
三大發展趨勢帶你預見未來的小龍蝦產業
那么,作為餐飲人,又該如何破局小龍蝦產業,成為2000億市場的獲利者呢?首先,需要看清小龍蝦市場的三大發展趨勢。
1、大鱷入局——引導健康、健全供應鏈搭建
因其季節性與其“夜宵”屬性的限制,在大多數餐飲板塊陷入供應鏈之爭的時候,小龍蝦市場的供應鏈打造卻還沒有起步,且小龍蝦市場也鮮有幾個響亮的品牌。不過,接下來,小龍蝦市場將要邁進品牌化的階段。
隨著天貓生鮮、信良記、周黑鴨等大玩家的入局,他們不僅將推動小龍蝦產業的品牌化進程,還將為小龍蝦的供應鏈搭建提供“范本”,讓小龍蝦市場從打造、優化供應鏈開始進入良性發展時期。
2、政策出手——引領地業規范化、標準化發展
4月2日,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小龍蝦產業分會在北京成立,接下來,協會或將對小龍蝦產業做出五大舉措:“推動政府對行業政策扶持;推動行業規范化良性發展;推動一二三產業標準化管控;推動行業學術、技術創新;推動國內外經貿發展規模。”以小龍蝦產業的標準化為例,未來,小龍蝦的個頭大小不再靠“商家的嘴”,而是或將有統一的標準將小龍蝦分為小、中、大、特大等類別。
另外,政府方面對小龍蝦產業的支持也在進一步加大。江西省財政廳和農業廳就將小龍蝦生產基地建設納入了現代漁業建設項目,將農田改造建設資金由每畝1500元提高至3000元,以推動小龍蝦產業的持續發展。
這些,無疑對小龍蝦產業釋放出三大信號: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
3、消費升級——B端迎來精細、精致化蛻變
未來,作為C端的消費人群將越來越大,對B 端餐廳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以往,一張露天桌子、一框啤酒、一盆小龍蝦就能吃嗨的消費者將越來越追求場景、氛圍、流程等綜合性體驗。所以,接下來,小龍蝦餐廳將迎來一波“店面升級”潮,包括空間設計、餐品擺盤、綜合服務等內容都將得到持續升級。
說到底,作為餐飲業的一員,小龍蝦產業依然跟隨的是餐飲業的大趨勢。只不過,相對于其他餐飲板塊,小龍蝦產業的起步稍晚。不過,隨著商業大鱷、政府、政策等多方力量的介入,不排除小龍蝦產業將是未來走得最快的一個餐飲板塊。而身為小龍蝦產業中的一員,要做的就是順應趨勢,順流而上!
原創聲明:本文由餐飲界(微信ID:canyinj)策劃整編,轉載請注明來源www.canyinj.com,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點擊下列關鍵詞 閱讀更多精彩
云味館|Kao鋪|蠔門九式|西尾抹茶|石客照明熊貓設計|達美樂|丸龜制面|撒椒|沙縣小吃
【活動/廣告投放】
孟小姐:13424391712
微信號:mengguimiao
【公關/營銷/推廣】
林小姐:13798211722
微信號:Rita-Lam
【加入餐飲界社群】
微信號:chohuobang
【原創轉載】
微信:DYY1211-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