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餐飲O2O”關注我們
當傳統的大飯堂不再人聲鼎沸、熙熙攘攘,飯堂的“互聯網基因”究竟在哪里——畢竟在傳統思維中,大眾化的飯堂要想來個“基因突變”恐怕難度不小。
不就是吃個飯嗎?哪有那么多的講究呀,還要用到“互聯網的方式”——說對了!
當傳統的大飯堂不再人聲鼎沸、熙熙攘攘,而是只需動動手機就能完成一切訂餐送餐的流程,你會有什么新的感受呢?而如果在吃飯的時候,進到一個完全沒有服務員的餐廳,又會有什么感想呢?
在崇尚互聯網思維的廣州東風東路733號羊城晚報老報樓、如今的“羊城同創匯”里,就能夠體驗到互聯網時代下的新式“吃飯法”了。
羊城創意產業園區,傳統飯堂的O2O轉身
按照羊城同創匯的設想,所有進駐園區的企業和運營模式,都要帶有互聯網色彩。所以,當擔負著羊城同創匯“飯堂”這一角色的“食動”餐廳進駐的時候,人們真的很好奇:飯堂的“互聯網基因”究竟在哪里——畢竟在傳統思維中,大眾化的飯堂要想來個“基因突變”恐怕難度不小。
有著商業地產工作背景的食動CEO許諾,對于互聯網時代下的飯堂新模式,則顯得胸有成竹:“現有的商業地產很難滿足傳統飯堂的各種要求。傳統的飯堂需要的面積特別大,但現在的商業地產,普遍人口密度特別大,就餐的空間很小,只有幾十平方米。”
解決的方案就是互聯網中最為流行的概念:O2O(On-line to Off-line,線上到線下)模式。在整個供應鏈環節中,食動與原材料供應商從玉農業直接合作,實現集中采購;
制作則依靠“日日健”中央廚房,絕大部分菜品預先做好之后運來,并且一份份地分裝成盒;羊城同創匯里的食動只是一個加熱、補充、完善,以及分發、裝配的空間。
生活在園區里的白領們,每天在規定的時間之前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點單,創際科技提供的系統后臺在收到下單之后迅速分發。
在線互動的方式加快了需求和供給的速度,許諾介紹說,目前的分裝能力可以提供1小時800-1000份分裝速度,平均1個人可以負責100人份分裝能力,整個飯堂只有5個人在服務。從下單到取餐平均一份餐食的交易時間,縮短到20-30分鐘,減少了令人厭倦的等餐時間。
他認為,“整體效益是傳統飯堂的兩倍”,由于將供應鏈前移,實現了集中采購、統一烹飪和配送,增加了網絡互動性,減少了人工和原材料成本。目前平均每個人的餐標“兩葷一素”配一個湯,大概售價為11元左右,具有不錯的性價比。
每天食堂會接納80%的園區白領們用餐,隨著進駐人數越來越多,食動正考慮從目前的只提供中餐升級為逐步提供早餐,菜式口味也將從廣式為主,擴大到西式扒類、沙拉等。
互聯網白領們創業者多,大家會經常交流。盡管餐廳的空間并不大,但傳統飯堂的特點仍然存在。許諾說:“很多人會懷念學校飯堂的感覺,有很多人一起聊,給我們很大的啟發,就是線上社交。
”在微信群組中,大家不光是聊吃的,還可以聊聊熱門話題,食動還將記錄每一個白領吃了什么,營養需求、口味偏好等等。
沒有服務員的餐廳
其實在飯堂之外,還有一間沒有服務員的餐廳。由餐飲公司“一日三餐”打造的餐廳內部,只擺放著幾個自動便利柜,每一個便利柜分成好幾十個透明的格子,分配給用戶使用,餐桌則顯得并不顯眼了。可以說,這里完全是自助的。
負責人畢景倫先生介紹說,這是“一日三餐”正在嘗試的互聯網新餐廳模式,就是新的“叫外賣”。目前在廣州已經開了六七家類似的餐廳,羊城同創匯是其中的一家。
每天11點之前,互聯網白領們通過專門的友寶便利店手機App下單,大約半個小時左右,所預定的餐食會通過“一日三餐”專門派送到便利柜里。屆時,到便利柜中取出來就可以用餐了。
在畢先生看來,這樣的方式優勢在于“點對點”集成,“它就像一個開放平臺。如果用戶一家一家來點,那么會比較費時費力,通過平臺可以多家集成起來。”由于集成了訂單,供應商備貨更有針對性,還節省了人工成本,避免了以往盲目供貨過多而可能出現浪費的情況。
從實際效果來看,與其說這是一間餐廳,不如說它更像是一個開放空間,適合于各種商品的叫外賣。
“我們后期會考慮加上百貨等物品,目前正在調查,看消費者需要什么。”園區當中,由于互聯網公司比較多,對于時間的精確度要求比較高,與親自動身直接到便利店購物相比,這樣的外賣方式更能節省時間。
而在未來,一格格的便利柜還可能被賦予新的交易功能。畢景倫說,目前正在研究開發“以貨換貨”,就在這個格子里面。因為格子是透明的,大家都可以看到里面放了什么,由此可以實現交換。也就是說,雙方都不用見面,直接通過貨柜交易,有點像支付寶那樣,就是個交易平臺。
或許,這超越了餐廳概念的方式,又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社交活動。
– END –
作者:羊城晚報 | 作者:黃啟兵 | 整編:餐飲O2O-小貝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3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