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永遠不缺資金,只缺信心,信心和資金是交易價值的兩大支柱,二者缺一不可,從股票市場可看出企業價值被資本認可程度。
餐飲上市難,只能“曲線救國”,今天一位投資人從香港兩家上市的餐企呷哺和味千的表現,來分析下餐飲業投資價值幾何?
鄭道投資港股組合中的個股逐一分析,寫寫自己目前的思考,留下印記。
一、生意模式缺點
1、 餐飲行業面臨的一大難題是消費者的口味永遠難以把握,現在大部分人喜歡的口味和十年前、十年以后可能大相徑庭;
2、餐飲行業做的好都是成本控制得好、效率高的才能持續生存和盈利,物價、人工、租金的上漲都體現在餐飲行業的成本中。這點我深有體會,我在大學時代承包過一家外賣店,生意不錯,但賺不到錢。
3、具體到呷哺呷哺這個企業,火鍋在北方更受歡迎,根據IPO資料,未來三年計劃新增的490家新店有367家是在京津滬之外的地區,南方地區能否復制成功有很大疑問。
二、呷哺呷哺的競爭優勢
1、定位清晰,快餐式火鍋,既保留中餐的可選口味,又有快餐的省時、省錢,全部門店均為自營,保證產品質量,“品質源自堅持”,可復制性,規模化又能降低成本。
2、標準化工廠,從菜園地到餐桌上,追求標準化,全產業鏈條控制,這種優勢體現在成本控制上。餐飲業的成本主要分三塊:原材料、員工成本、物業租金,人效、坪效分別對應員工成本、物業租金。
呷哺沒有自有物業,全部為租賃性質,物業租金成本控制是它的優勢之一,見下圖。
三、投資價值
從投資價值來說,由于呷哺呷哺上市才一年多,保守的價值投資者對上市不久企業的業績都應有懷疑精神,不過與同處于快餐連鎖行業的味千中國做對比來看,呷哺14/15年的業績水分較少,當然,未來快速擴張后各項成本是否得到控制,新店擴張是否成功還需小心驗證。
好生意并不等于好投資,好的投資必須有個好的價格。組合中呷哺呷哺的建倉成本在3港幣左右,對應2倍PB,13倍PE,半年ROE8,5%,全年17%,并且還有不錯的成長性,對比港企大家樂和大快活集團20倍PE,并且在目前恒指和國企指數創下歷史最低估值的情況下,我認為呷哺呷哺合理估值20PE以上,低估且具有成長性,值得擁有。
上面也提到味千,從生意來說,優缺點差不多,不同的是味千做的是日式拉面,可能受眾面不如火鍋廣,且味千的成長性相對沒有呷哺呷哺高,但也遠未到天花板的地步,大家樂深耕香港就可以做到120億的市值,國內企業理應有更大的市場空間。
但,我對于味千的投資價值,更多可以從煙蒂股的角度去考慮,目前該股市值33億港幣,現金存款+應收款+存貨達到23億,凈資產33億,無長期貸款,負債很少,這樣的價格買入也是具有安全墊的,符合越跌越買越劃算的標準。
從近四年的分紅情況和經營現金流情況看,經營現金流凈流入在4億左右,如果管理層找不到更好的投資標的或者新店擴張緩慢,可能加大分紅力度,從這個角度來看也有不錯的投資價值。
綜上,目前我的投資組合倉位中呷哺呷哺占10%,味千占5%。以上純屬個人投資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
—END—
來源:雪球
編輯:餐飲O2O,小貝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4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