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36氪消息,滴滴內部一個十人左右的團隊正在嘗試做一款與“美團外賣相似的產品”,團隊負責人是滴滴內部資深產品負責人,產品首先上線城市可能為南京。
對此,滴滴方面表示不予置評。
美團點評與滴滴正在出行多項重疊交叉的業務,這些業務使得兩家公司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
滴滴和美團的“相愛相殺”,由來已久。
美團今年2月份在南京上線了打車業務,和滴滴的正面對抗,由此展開。
盡管美團打車和滴滴之間的戰火,至今沒有延伸到南京以外的其他城市,但美團在南京上線的打車業務,從開始到現在一直存在。
今年7月,美團宣布在南京已經獲得網約車運營資格證,加上美團近期正式將打車業務戰略升級為事業部,這也意味著,美團可能在2018年發力打車市場。
也就是在前幾天,美團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時,王興在公開信里說過這樣一句話:“成立出行事業部,繼續探索創新,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優質的出行選擇。”
同時,美團近期在成都開始運營的分時租賃業務,也和滴滴有了交集。
而根據媒體的報道,滴滴此番試水外賣,產品首先上線的城市也可能為南京。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選擇在同一座城市相愛相殺,難免不讓人浮想聯翩。
通俗的理解是,滴滴試水外賣diss美團,是賭氣或者說是意氣用事。
但從企業發展的戰略眼光看,這樣的看法難免狹隘。
不錯,從市場占有看,比達咨詢(BDR)數據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第2季度中國主要專車用戶覆蓋率方面,滴滴出行占比86.5%,占據市場第一,是絕對的巨頭;此外,優步占比8.9%,易到占比6.2%。
但隨著網約車新政的出臺,以及滴滴對司機補貼的減少,尤其是遭遇了側面殺出的共享單車的狙擊,滴滴快車訂單增長,正在遭遇階段性市場發展的瓶頸期。
所以對當下如日中天但困境依然的滴滴來說,在后續發展中無法繞行的問題是:如果單純將所有精力放在一個業務領域,對于目前有著“平臺夢”的互聯網企業而言,幾乎很容易就被顛覆掉;為了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唯有拓展業務,發展生態。
而滴滴首先瞄準的,就是外賣市場。
試水外賣,并不簡單。
不錯,“前輩”探路,似乎有章可循。
此前,Uber已經在美國推出Uber EATS(餐飲)、Uber Rush(快遞)等業務,而且收益不錯。
今年第二季度,Uber旗下的外賣業務營業額不斷增長,占其全球交易額的近十分之一,約7億到8.7億美元。
而且,國內外賣市場,是個體量巨大、增長空間同樣巨大的市場。
數據顯示,2017年第3季度,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整體交易規模達582.7億元人民幣,環比上漲26.8%,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達79.1%。
但正如輿論一早便指出的,在國內競爭激烈的移動互聯網行業,要么做頭兩名,要么出局,第三名的結局注定不會樂觀。
有論者更是直言:當下競爭激烈的外賣行業,“最多容得下兩家”頭部競爭者。
更為重要的,在競爭格局方面,餓了么+百度外賣的市場交易份額占比達48.8%,位列市場第一,美團外賣以43.1%的占比隨其后。
也就是說,當下的市場,已沒有給后來者留下多少空間。
而此番滴滴試水外賣,“正面交鋒”的不僅有美團,還有餓了么+百度外賣。
更為重要的還是,隨著市場的日趨成熟,對后來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不錯,按照“得用戶者得天下”的思路,擁有海量用戶的滴滴,似乎不用為用戶發愁。
但用戶是否愿意遷移,也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遠的不說,支付寶也有海量用戶,但來往和微信的競爭,從一開始就決定了結局。
關鍵還是,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從目前的情況看,滴滴嚴重準備不足。
根據媒體的報道,滴滴內部一個十人左右的團隊正在嘗試做一款“和美團外賣非常相似的產品”,不客氣地說,這更多像是兒戲。
按照業內人士的說法:如果滴滴真的要做外賣業務,從做出戰略到招聘團隊,再到研發,這在滴滴內部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言下之意,如果美團在打車業務上收手,那么滴滴也可能不需要花重金去趟外賣大戰的渾水。
但問題是,如果美團堅定想在出行這個鍋里“分一杯羹”,滴滴如何收手?
滴滴會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倉促上陣嗎?
而倉促上陣又如何保證能夠做成?
點擊查看往期更多文章:百勝中國欲在中國建立外賣公司,是攪局?還是破局?
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前幾天,談到與阿里的競爭,馬化騰意味深長地說了這樣一番話:和阿里巴巴可能十幾個地方都有競爭,這種競爭前所未有地激烈,但也有好處。他認為,正常的合理的競爭實際上是促進發展,會把企業內的潛能激發出來,甚至公司團隊有時候會因此很團結、很積極。
但滴滴和美團,畢竟不是騰訊和阿里。
直白一些說,不管是滴滴還是美團,目前還不具備多線作戰、多線競爭的能力。
按照業內人士的說法:如果(滴滴)真的要讓美團分身乏術,似乎直接加碼餓了么是更明智的選擇,自己去做這件事并不高效。
根據此前媒體的披露,滴滴前一階段正在考慮以 20 億美金投資餓了么。而早在2015年11月,滴滴就已經投資過餓了么,程維至今還是餓了么的董事成員之一。
換句話說就是,不是從零開始、從頭做起,如果滴滴可以最小的代價換取對餓了么的話語權,那么這或許是更為明智的選擇。
在此方面,百度外賣,就是很好的前車之鑒。
按照業內人士的分析,百度外賣的失敗,與戰略錯誤有關,與團隊混亂有關,亦與集團的強勢干預有關。
此外,無數的經驗告訴我們,不要在生氣時做決定。
也許滴滴確實急需拓展業務,開辟市場,但綜上分析可知,近乎賭氣的試水外賣市場,不是一個明智的戰略決策。
希望滴滴及時警醒。
原創聲明:本文版權歸外賣頭條(wm88766)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更多干貨 · 點擊閱讀
|
|
· END ·
-洪七公外賣課堂 -
更多課程敬請期待~
首席助教 微信|hqgwmkt02
-加入外賣社群-
首席外賣官|an361360
統籌丨孫冰
編輯|孫冰 制作|外賣頭條
外賣領域,頭號媒體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頭條,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2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