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4日
第【447】篇原創
解決問題的方法
大多不在問題附近
–張大寬
盯著問題解決不了問題
開店的過程,就是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對于很多問題來說,其實并不是沒法解決,只是很多人都在問題附近苦苦尋找答案,可他們沒有意識到,絕大多數的問題,答案都不在問題附近。
為啥這么說呢?
比如說要打開一把鎖,如果鑰匙在鎖里面,自然是輕而易舉就打開了。
但這樣的鎖,壓根就不算鎖。那些鎖孔里沒有鑰匙的,才算是鎖。
我們每天遇到的問題,不就是這種鎖孔里沒有鑰匙的鎖子嗎?
回想一下,要開鎖的場景,兜里沒有鑰匙,咋辦?
自然是去其他地方尋找了,你沒見過誰沒有鑰匙,只盯著鎖頭看,希望看看它自己就能打開吧。
但是,但是,但是,請你回憶一下,平時你遇到問題的時候,有沒有干過“盯著鎖頭看,希望他自己就打開”的事情呢?
好像出了在電影里見過這樣的橋段,生活中沒見過吧。
所以說,盯著問題,大多解決不了問題,答案往往不在問題旁邊。
引流這把鑰匙,可能打不開流量下滑的鎖
白手起家,想開一家賺錢的飯店,像不像一場開鎖游戲?
面對一個個的鎖頭,需要你拿出相對應的鑰匙,打開一把鎖,打開一道門。
那么問題來了,開鎖的要是在哪里?
如果你玩過那種密室逃脫類的游戲,應該非常有感觸,開門的鑰匙大多藏在某個角落里面,而不會在鎖頭旁邊的,對吧。
比如說,店里最近比前陣子生意差不少,直接的表現是人流量下來了。
咋辦?
不少老板的第一反應,就是搞活動引流,覺得這么做,就能回到從前了。
但大多時候,這么干,雖然在短期會有一定的效果,可一旦活動停了,該下滑還是下滑,甚至比之前滑的更狠。。。
很明顯,引流這把鑰匙,并不是流量下降這把鎖的鑰匙。
那打開這把鎖的鑰匙,到底是啥呢?
可能讓你失望了,這里沒有標準答案。沒有萬能鑰匙。
說了半天等于白說。。。
別急,雖然沒有標準答案,但還是有參考答案的。
舉個例子
我來舉個例子,之前咨詢我的一家店,也是出現了流量下滑的情況。
我們開始分析,下滑的這段時間,都做了什么。
先從內看,廚師沒換,服務員沒換,裝修也沒動。
從外面看,競爭對手也沒有增加,也沒有出現那種“拼死打價格戰”的情況,看起來也是一切太平。
那咋回事呢?
找來找去,找到了一個大問題,以前用的那個牌子的大米,最近漲價了。為了控制成本,換成了另外一個牌子的米。
那是米的質量問題唄?
不,也不是,這個米,也是品牌米,質量也不差的。
那是咋回事?
問題就出在蒸米飯的工藝上。這個牌子的米,吃水量少,但是后廚阿姨蒸米飯的時候,還是按照之前的水量蒸,結果米飯比以前軟了,口感比原來差了。
而這家店主打的是蓋澆飯,你可以試想一下,蓋澆飯這個米如果口感不好,就會非常影響復購率。
雖然米的品質沒問題,但是口感差了,對于顧客來說,大概率會覺得“偷工減料”了。
是不是覺得挺冤的?
那也沒辦法啊,感官體驗就是這樣,顧客和你之間永遠有著巨大的信息差。
這個情況,老板雖然有印象,但并沒有太當回事,當時也自查了菜品,覺得挺好的沒沒啥問題啊。
問顧客,顧客也說挺好的。
可他沒考慮的是,他問的顧客,都是來吃的顧客,那些不來的顧客,是沒法告訴他的。
分析完了之后,就開始改。改完之后,沒過多久,效果就顯現了。
說的咋這么神乎其神呢?
其實,一點都不神,這是試出來的,當時找出這個問題,也不敢確定一定是這個問題導致的,只是覺得嫌疑最大。
既然找出來了,那就去修改,改完了看反饋再說。結果就找對了。
這些都是“事前不確定,事后才能說得清”的。
做咨詢也不是跳大神,也是客觀分析,找到問題,作出調整,再看反饋。
如果我直接告訴你,米飯少加了點水,就讓生意好了,估計你也不信。畢竟米飯和流量的距離太遠了。
但這就是開鎖的鑰匙,鑰匙不在鎖頭附近呀。
越盯著錢,越賺不到錢
賺錢也是一個道理,越盯著錢看,越賺不到錢。
你可以參照這個思路往下推
賺不到錢,可能是因為我的能力還不夠。
那么,我可以通過學習,調整,改變,讓自己的能力變得更強,讓自己的店變的更有競爭力,提高賺錢能力,從而賺到錢。
而另一種聲音是啥呢?
賺不到錢是因為:“大環境不好,平臺太坑人,經濟下滑嚴重,顧客手里都沒錢,競爭對手太缺德。。。。”
這些,是解決不賺錢的鑰匙嗎?
并不是,提高自己的賺錢能力才是呀。
你看,提升能力,和賺錢也離得很遠呀,尤其是在學習和調整的階段,難以產生直接的效益。
但所有的事實都證明了,提高能力就是打開賺不到錢這把鎖的鑰匙。
如果只盯著錢,總在焦慮自己賺不到錢,那大概率就會陷入死循環,不斷的焦慮,甚至崩潰。
想通了這個邏輯,想明白了鑰匙不在鎖頭附近,你就能更快的找到盈利的鑰匙,打開賺錢難這把鎖。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別做閱讀者,要做行動者
●分享這篇文章,與對的人共享價值
長按二維碼添加大寬私人號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