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6】張大寬 | 別再微信上問“你好在嗎”,直接說事有那么難嗎?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餐謀張大寬

    2018年

    12月17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每天一篇原創文章,這是第【216】

    在,還是不在,主要看誰問。

    ——張大寬

    1
    你好,在嗎?

    無論是微信還是頭條,我經常會收到讀者發來的消息,上來就是標準的四個字“你好,在嗎”。我猜你可能也經常會收到這樣的消息吧。

    這四個字,雖然簡單,但回答起來,就比較麻煩了。

    你看啊,比如說,我給你發了條消息,“你好,在嗎?”。你這時候,正在和別人用微信溝通,很明顯,你拿著手機,看著微信,但此時此刻你沒法停下來去回復我。

    如果你抽空回復了“在”,又繼續前面的工作,沒法繼續回復,我又發了一句無關緊要的話,等了半天又不見你恢復了。

    我可能就會想,這人咋回事,消息過去半天也不會一句。

    若是你回復個“不在”,我更琢磨了,這人咋這樣,消息都回復了,卻偏偏說不在,幾個意思。

    如果這是個熟人問,那你可能會直接說,“有事說事”。那如果是個陌生人呢?

    自然會去琢磨,他是誰,他找我有什么事情,他問我在不在,是想干啥?萬一是找你借錢的,怎么辦?你要說不在,萬一,他是請你吃飯的,怎么辦?是不是兩難啊?

    看到這四個字,就總覺得一陣陣殺氣飄來,卻又不知道殺的是誰。

    所以,很多時候,我看到這樣的消息,一般就不回復了。我也觀察了一下,絕大多數的消息,都沒了下文。

    那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樣的提問,也不重要。如果重要,他會繼續發來消息。

    如果沒了下文,也正說明了不重要,你的回復大概率也是浪費時間。

    2
    咋這么矯情

    咋這么矯情的,人家就問你在不在,你還整出來這么多場景,是不是入戲太深了。

    如果你這么想,我建議還是打住,要么別想,要么就別往下看了。因為下面的文章,可能會引起你更加不適。

    說矯情也好,說事多也罷,回不回復,是我的權利,也是所有收到消息人的權利。

    你發出的消息,肯定是希望得到回復的,而對方回復你,就一定要占用時間,哪怕是幾秒鐘,也是時間。

    所以這樣“你好在嗎”式的提問,說明你壓根就沒尊重對方的時間。

    于此類似的,還有發語音,微信的語音,脫胎于對講機。

    不知道你店里有沒有,用過的都知道,對講機這玩意屬于單工,也就是說,同一時間只能一個人說,其他人聽。這個人說完了,松開話咪,才能輪到下個人回復。

    所以,可能你會發現,對講機里面倆人吵不起來。因為一旦倆人同時說話,誰也聽不見誰。

    所以,要是你和媳婦鬧矛盾了,可以試著用對講機來溝通,用不了十分鐘,你家就沒氣了。

    和討厭“你好在嗎”一樣,我也討厭收到語音。

    文字和語音有個最大的區別,就是文字可以往回看,語音只能前進。而且文字的閱讀速度很快,而語音,你說多久,對方就要聽多久,然后再回復你。

    尤其是一連串語音過來,腦子都炸了。

    可能看到這,你更覺得我矯情了,事多了。

    3
    這不是矯情,這是職業化的基本功

    其實,這事情并不是矯情不矯情的問題,而是一個和人溝通交流的態度,還映射了做事的態度和思維。

    先說這個溝通的邏輯。

    一般來說,溝通最有效的方式是面對面,從眼神,到聲音,再到肢體表情,雙方都能夠明確的了解對方,溝通起來效率最高。同時,面對面的溝通,意味著同一時間只能做一件事情,這部分時間是被完全占用的。

    其次,是電話,一方說,另一方還需要時不時的對上幾句,這就是雙工收發,能夠及時的對對方的表述做出反饋。所以,這也是僅次于面對面的交流方式。電話與面對面的性質相同,都是需要獨占這部分時間。

    再次,是微信/QQ這類即時聊天工具。而此類工具,都和對講機的邏輯相似,你發出去之后,等待對方的回應。你看在QQ聊天的時候,如果對方沒有及時回復,你可能就會使用“抖屏”的功能,催促對方回復。若是在電話里,就會問“能聽到嗎”。

    最后,是郵件/信件/留言。此類溝通,對時效性要求不那么高,發出去之后,只需呀耐心等待即可。

    后面兩類的溝通,是你發出了消息,等待對方回復,所以你只有權力控制你發送消息這個動作,而對方是否回復,怎么回復,則取決于你發出的內容,以及對方現在的狀態。

    看明白了這幾種工具的邏輯,那么就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去選擇。

    事情很緊急,要么見面,要么電話。不那么著急的事情,后面幾種隨你挑。正確選擇溝通方式,就是基本功。

    4
    連溝通都費勁,又怎么領人打仗?

    你也看出來了,上面的排序,就是根據溝通時效性要求的高低進行排序的。

    如果你選不對,用不好工具,就說明溝通能力不足。如果溝通能力不足,又如何帶兵打仗,打勝仗呢?

    無論你看國內還是國外戰爭題材的電影,在戰場上,即便是用對講機來溝通,也是簡明扼要的說。

    A:老鷹老鷹,這里是禿鷲

    B:老鷹抄收了,禿鷲請講

    A:距離5000米,方向3點種發現敵軍30人,有重武器,請求火炮支援。

    B:確認,距離5000米,三點鐘方向,火炮支援,OVER。

    那要是換成“你好在嗎”體

    A:老鷹,你好,在嗎?

    B:糾結中。。。。(不知道是敵是友,不知道要干啥)

    A:老鷹,你好,在嗎?

    B:繼續糾結中。。。。(怕回復暴露位置)

    A:我方陣。。。陣亡了

    你說這兩回事,打仗和微信不能相提并論。沒錯,我不反駁你,那如果你用簡明扼要的方式溝通,或者說用軍隊的方式去溝通,豈不是效率更高嗎?更加節省時間嗎?

    5
    尊重時間,就是尊重生命

    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這話估計你聽過無數次了。

    無論是戰場上,還是你的經營中,還是你和別人溝通的時候。可能最需要重視的,就是時間了。尊重彼此的時間,就是尊重彼此的生命。

    你和巴菲特擁有唯一相同的東西,就是時間。

    所以,能不能一開口就說重點,說明你是誰,你要干什么,需要對方為你做什么,你能付出什么,一條龍說明白,是不是效率更高?

    我之前在朋友圈里提到過微信禮儀,而微信發消息的時候,上來直接說正事,就是微信禮儀最基礎的一條。

    能做到尊重別人時間,直接說明情況,既是對雙方時間的尊重,也是你個人職業素養的體現。

    所以,如果你希望更快的解決問題,就別再用“你好在嗎”這四個字了。

    尊重時間,就是尊重生命。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精明的老板懂得用最短的時間解決問題

    猶豫和拖延才是一個老板最錯誤的決定

    ●別做閱讀者,要做行動者

    ●分享這篇文章,與對的人共享價值

    長按掃碼,和大寬聊聊

    著作權歸張大寬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轉載請注明:

    作者:張大寬;微信號:BG9FBG ;微信公眾號:dkxy029

    已委托維權騎士(rightknights.com)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下方依舊廣告,隨緣帶走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9296.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2月17日 21:45
    下一篇 2018年12月17日 22:0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